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97章 已经不错啦!

第597章 已经不错啦!

第597章 已经不错啦! (第1/2页)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人——尤其是成年男性,在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中,是必须要‘有所追求’的。
  
  比如这个时代,农民得春夏秋三季忙着种地,冬天则躲在家里猫冬;
  
  商人得一年到头,甚至一走好几年,就为了游商赚取利润。
  
  工匠也得敲敲打打,主动揽活,才能勉强维持一家老小的生计。
  
  以至于千百年后,某一个离离原上谱的政权,甚至玩儿出了‘三十三两白银’这种人神共愤的体系。
  
  这个体系的存在逻辑,便是在彼时,寻常农户家庭每年都需要三十六两白银,才能负担起最基本的生活支出、维持收支平衡的前提下,动用统治阶级的权力,人为创造每户每年三两白银的财政赤字。
  
  每年要三十六两白银才能活下去,但哪怕是大丰收,农户家庭的收入,却总是会诡异的维持在三十三两白银上下。
  
  ——今天这个衙役,明天那个官差,张口伸手就是要钱,就仿佛是有什么任务一般,非要把农户家庭的年收入,压到三十三两以下。
  
  然后,统治阶级的目的就达到了。
  
  三两白银的家庭财政赤字,迫使彼时的底层农户们,不得不将自己种地剩下的、仅存的些许精力,全部用于赚取那三两白银的家庭财务缺口。
  
  而在封建时代,对于农民而言,在农耕以外的范畴赚钱,无疑是十分艰难的。
  
  道理很简单。
  
  但凡能靠别的方式赚钱,谁又愿意面朝黄土背朝天,世世代代在土里刨食?
  
  一年四季,春夏秋耕作,冬天猫冬,非要说可以用来赚钱的农闲时节,也就是秋收后那个把月的时间。
  
  一个农人,如果有本事在那个时代,在个把月的时间里赚取三两白银,那又何必继续做农民呢?
  
  个把月三两,一年也有个三十多两,完全养得活一家老小!
  
  所以,这显然是一个陷阱。
  
  通过强硬且隐晦的手段,来人为造成底层民众入不敷出;
  
  而在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天然不具备抗风险能力,且即没有还款能力,也十分排斥负债的民众,自然会想尽办法舔着个窟窿。
  
  三两,是一个恰到好处的线。
  
  窟窿大于三两,那老百姓可能就要望而却步,直接放弃填补窟窿,转而去举债,甚至是变卖田产。
  
  小于三两,又可能导致绝大多数农民,不会被这点缺口给难住。
  
  三两,刚好能让老百姓看到希望——看到只要拼尽全力,就能勉勉强强填补窟窿的希望,同时又无法轻易达成目标。
  
  这,便是华夏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三十三两白银政策。
  
  为什么说这个政策臭名昭著?
  
  因为这个政策,是在用最不合理、对底层民众最不友好,最折磨底层民众的方式,让统治阶级只付出极小——近乎于零的成本,便达成‘让民间民壮有事儿干’的政治诉求。
  
  只不过,对于这个臭名昭著的制度,刘荣却有一些别样的看法。
  
  这个做法对不对?
  
  当然不对。
  
  任何折磨、剥削底层民众的政策,都是不对的,都是无法长久的,也都是不健康的。
  
  但在成为皇帝后,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尤其还是当今汉室最高的统治者,刘荣却不得不说一句:三十三两白银政策,错的是手段,而非目的。
  
  让青壮年有事儿干、有追求、有羁绊,确实是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
  
  但达成这个目标的手段有很多。
  
  比如当今汉室,把农民困在田间,把工匠困在作坊,对商人进行系统性鄙视,为贵族制定战时kpi;
  
  又或是后世新时代,成年前都要读书,毕业后都要工作,而后就是娶妻生子,养家糊口,为了车房贷款而奔波劳碌。
  
  虽然后世常有戏谈,说有家室的男性员工,总是更好拿捏、更容易低头,更容易操控,但从本质上来讲,让绝大多数壮年男性‘忙起来’,却是社会和谐安稳的重要前提。
  
  因为壮年男性这个东西,他真的很难评。
  
  就像后世那句玩笑话所说的那般——三个男人凑一起,就随机刷新一个点子王。
  
  十个八个男人凑到一起,那就是刘邦和沛县的伙计们、朱重八和淮西的发小们。
  
  百十来号人凑一块儿,不眨眼的功夫便是水泊梁山。
  
  即便是在后世,高校男生宿舍的夜晚,热血儿郎们的夜谈,也是以色欲作为开端,国际局势作为高潮,并最终得出一句:这个世界不该是这样。
  
  所以,当今汉室也好,后来的封建时代也罢,每一个朝代、每一届统治阶级,其实都在想尽办法,让绝大多数男性产生羁绊。
  
  比如土地、耕作,比如作坊、匠艺;
  
  再比如妻儿、老小——乃至于孝敬长辈、养育子嗣的社会责任,本质上,都是在给男性‘找事儿干’。
  
  因为你不给她搞事儿干,那他就要给你搞事儿了。
  
  当然了;
  
  像这种‘给男性找事儿干’的措施,在当今汉室还没有太大的必要。
  
  因为在这个时代,物资还十分贫瘠,人口也还不够多。
  
  说当今汉室一句‘地广人稀’,那是一点毛病都没有。
  
  大片大片的土地还没有开垦,大片大片的土地还没有利用,两湖两广都还没有开发,岭南大地更是遍地沼池湿瘴。
  
  说白了,这个时代的男性,不需要统治阶级给他们找事儿干,就已经被生存二字给压得抬不起头、闲不下来了。
  
  唯一例外的,便是贵族。
  
  不同于农民需要耕作,匠人需要制造,商人需要行商,官员需要工作——贵族,是真正无所事事,且毫无追求的一个群体。
  
  尤其当今汉室的贵族,要钱,封国租税世袭罔替,还有一堆捞偏门的手段;
  
  要权,他们本身就作为国家统治阶级的一份子,能参加每月两次的朔望朝,甚至在有关国家政策的问题上表达看法,并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话语权。
  
  有钱有权,又都是世袭的,就使得这些贵族,似乎只有坐吃山空这一种生活方式可以选。
  
  都封侯了,都与国同休了,还拼什么命啊?
  
  先祖出生入死,才给子孙后代捞回来几千户食邑,你就算豁出命去,又能怎么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黄昏分界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夏若雪 傅廷修孟宁 李辰安钟离若水 陆长生叶秋白 长夜君主 天人图谱 末日乐园 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李辰安钟离若水 柯南里的捡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