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狱中会楚王,齐政诛心 (第1/2页)
花二娘这场舍身忘己的亡命冲锋,有如她所愿的地方,比如将这群穷凶极恶,血债累累的真正悍匪,一起带进了地府;
但也有不如她所愿的地方,那就是经此一战,他们不仅没有给青龙寨增加投降筹码,反倒让官军顺势倒卷,在龙头洪天云的暗中配合下,直接攻上了青龙寨。
原本山上的士卒还多,凭借着工事和军械,不说将官军全部赶下去,但让官军付出惨痛的代价,问题是不大的。
但是青龙寨的头领们早已没了战意,相反还在比拼谁投降得早,谁带路更精准,以至于官军几乎兵不血刃地便将整个青龙寨拿了下来。
站在青龙寨的山头上,一帮官军将校都不由有些后怕。
这陡峭的山势,这森严的工事,这充足的军械,还有这么多训练有素的贼寇.
他们试着想了一下如果强攻下来,自己这边要死多少人,光是想想便觉得肉疼了。
不愧是凌将军啊,这仗打得果然是利害。
凌岳也在发楞,他这才后知后觉地明白,齐政到底是给他送了多么大一个功劳。
这个功劳又是多么容易拾取。
离开京城这么久了,如今的一切,还是都在按照齐政的预期进行着。
他知道这个时候说不喜欢似乎有些太过矫情,但真的感觉没有什么挑战,也没什么趣味。
不过想归想,事情还是要好好做下去的。
希望下次能给自己派一个有挑战一些的任务,至不济,也要如当初在苏州练兵那个档次吧。
感应到众人望过来的目光,他神色平静而孤傲,“诸位将军觉得此间如何?”
众人以为凌岳是在求夸奖,纷纷开口。
“此间险绝,实乃十八寨之冠,能如此拿下,皆是大帅之功啊!”
“大帅神机妙算,不过才这么些时日,便已连下七寨,如今更是将十八寨的龙头寨都剿灭了,战功赫赫,让人佩服!”
“不仅战功不俗,关键是这一共的战损也不过数百,大帅不愧是出身军旅世家,用兵与我等仿若云泥,末将佩服!”
“从未想过军功可以如此容易,但跟着大帅竟真的能如此轻易地挣到,大帅的恩情一辈子还不完啊!”
凌岳嘴角扯了扯,“本帅是问你们觉得此地如何?”
众人这才明白,大帅是真的想在问问题。
不过想想也是,人家是中京城人尽皆知的小公爷,从小受到的吹吹捧捧还少了吗?哪儿用得着刻意找人来吹捧?
“回大帅,此地险峻,工事齐备,而且粮草和器械都很齐全,端的是易守难攻。”
“是啊,没想到在太行山中,还能有这样的地方,还能营造成如此规模,这帮贼寇也算是有些本事了。”
凌岳默默听着,不发一言,不置可否。
一直跟着大军默默刷着军功的宋辉祖因为职务的关系,没有和另外两个兄弟去收编俘虏,他站在众人队伍最边缘的,老实地听着凌岳的话,心中转着念头,琢磨着凌岳为何要这么问。
忽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犹豫一下之后,果断迈出一步,朗声开口道:“大帅,末将以为,此地地势险要,工事齐备,同时位于太行山深山之中,南北皆可控,不如上奏朝廷,将其利用起来,在此地建一个卫所或者兵寨,如嵌入太行山的钉子,便能控制周边,一有情况,及时清剿。若能如此,太行山匪患不绝,死灰复燃之态,有望断根!”
凌岳看着开口的宋辉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缓缓点头,“是个好主意。本帅会和山西巡抚商议,并且上奏朝廷,若得准许,记你一功。”
宋辉祖当即大喜过望,连连道谢。
凌岳默默地看了众人一眼,叹了口气,摇着头转身离去。
那意思就好似在说:本帅把功劳都捧在手上送到你们面前了,你们都接不住,真是废物!
众将脸一垮,面露后悔,谁他娘的知道点子在这地方啊!
但凌岳的确给了他们机会,就算他们觉得宋辉祖没那个本事,怀疑他早得了宋溪山的暗授机宜,但确实也不能说凌岳搞暗箱操作,只能怪自己这死脑子怎么就想不出来。
足足一个昼夜,众人才完成青龙寨帮众的甄别、整编。
主要是需通过多人互证,确定每个帮众的情况,从而按照制定好的规矩,进行针对性的处置。
好在花二娘来了一手,将青龙寨最罪大恶极的那帮人,都埋葬进了凌岳提前命人布置好的陷阱之中,以至于后面的事情都好办了许多。
一个山寨,哪怕到了青龙寨这个层级,真正穷凶极恶,血债累累的其实也就那么几百人而已。
更多的,都是活不下去走投无路的苦命人,这也是齐政和卫王自来此便一直没有大开杀戒的原因。
凌岳如今,自然也贯彻了这个宗旨。
当整编完毕,凌岳便直接升帐,开始发号施令。
“十八寨剩下的两寨,传令围困的将士们,喝令其投降,如果冥顽不灵,只需守住山口,无需攻山,但不得放跑一人。”
“剩余人手,三百人一队,分二十队,带足各部所需粮草,本帅给你们十日时间,深入太行山,务必清剿所有贼寇,若有需要可据情况,联合行动!乔将军,你来主持安排此事!”
“为了方便地方粮草补给,本帅率部徐行,在太原城外营房等候,半月之后,与诸位一道班师凯旋!”
当官军大部按照凌岳的吩咐离开之后的第二日,山西巡抚宋溪山便亲自率太原卫所官兵,赶来了大营所在。
见面之后的一番吹捧自不用提,凌岳也顺势将这规模庞大的俘虏,移交给了地方。
“宋大人,这些人我就交给你了,卫王殿下在来之前说过,你乃能臣干吏,想来必能妥善安置。”
宋溪山拱手道:“凌将军放心,本官已派人传令周遭府县主官赶来此间,必不让这些俘虏,再度为恶。”
凌岳点了点头,“来之前,齐政与我说过,剿只是手段,安置才是杜绝匪患的根源,这些失去了土地的流民若不能得到妥善安置,便是将来的祸乱之源。他们的力量薄弱,一无所有,还需要官府牵头组织分田、垦荒、配发器械、兴修水利等,还望宋大人多费心。”
宋溪山连忙道:“多谢凌将军赐教。”
凌岳摆了摆手,“这话就客套了,我哪有那个本事,都是齐政说的。此番令郎与他的两位好友,在军中多有辛劳,屡立功勋,昨日更是献上妙计,我自会如实奏明朝廷,为他们请功。”
前面的话,宋溪山都是客套应付,听了凌岳这一句,他是真的惊讶了,“犬子献计?”
等凌岳向他解释了宋辉祖献上的计谋之后,宋辉祖更是惊讶到难以置信了。
旋即他反应了过来,这应该是凌岳在向他示好。
对此,他自然是欣然接受。
没有人可以拒绝一位顶级勋贵和新帝好友主动送来的善意。
至于说真的是宋辉祖自己的能力这种可能
知子莫若父,没这个可能。
宋辉祖:???
“多谢凌将军,犬子承蒙关爱,此情本官定当铭记。”
凌岳一听就知道宋溪山多半会错意了,但他也没心思解释,今后他们父子自己盘账去吧。
“哦对了,还有一件事,需要宋大人配合一下。”
“请将军吩咐。”
半日之后,十余支传令队伍,从朝廷大营方向,奔向各方。
他们的目的地除开山西境内各府县城池,还有各条要道。
一张张的告示被他们贴在了墙上、树上、甚至是官道旁歇脚的茶肆、凉亭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