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你小子早就惦记着我这边的人了? (第1/2页)
材料研究所,许青舟正在和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李刚院士喝茶。
“动作还挺多,米国这是慌了。”
李刚轻轻笑着。
最近米国发布的一系列措施,都是在告诉公众一个信号:我们米国不落后,你看看,我们甚至已经考虑到未来的火星殖民了。
“米国的底蕴还是有的,但想要赶上来,还是得费些力气。”
许青舟笑了笑,在这一年的实验里边,他可是用上了不少黑科技。
也就是说,米国的对手不仅仅是大脑开了挂的他,还是未来十几年叠加的科学技术。
那边目前也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以大量人力和资金砸,通过一次次迭代,提高聚变装置的研发速度。
“别说米国人,就是我们,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吓了一跳。”
李刚苦笑了一下,直接从秒级干到了小时级,这谁顶得住啊。
“我们也是运气好。”
许青舟谦虚地说。
李刚他们之所以在这里,是来商量后续的实验合作,EAST实验数据涵盖劳森判据临界范围,可以和乾坤一号交叉验证示范堆1.18×10keV·s/m三重积目标值的工程可实现性,还能帮着预判电磁干扰风险。
最重要的是,许青舟有点馋那边的研究人员。
李刚望着面前的青年,不由感慨起来,“你这下,恐怕是把张院士的脸打疼喽,他现在估计看到你都头疼。”
“我们就是按部就班的实验,倒是没想要打谁的脸。”
许青舟耸耸肩。
当然,如果有人主动把脸伸过来,那就没办法了。
李刚喝了口茶,还是说道:“你这边要人的话,直接说一声。”
EAST距离实现净能量增益不知道还有多少路要走。
他们除了有遗憾,但更多的是兴奋,搞了几十年聚变,现在有机会看着可控核聚变成为现实。
“嘿嘿,我正想跟您说这事情,现在又是示范堆的工程建设,又是装置设计,我这点人还真有点捉襟见肘。”
“好啊,感情你小子早就惦记着我这边的人了。”
11月15日。
对于许青舟他们而言,乾坤一号的1小时维持只是开始。
示范堆可不仅仅是放大版的实验堆。
实验堆随时可以停下,但示范堆则是要求在极端条件下维持数月稳定运行。
“这是同位素替代实验的四份数据。”
郑旭递上来一叠报告。
同位素替代实验,是为了解决氢同位素滞留问题。
粒子滞留会导致杂质积累,降低等离子体的纯度和性能,进而降低示范堆运行的稳定性,并且对第一壁材料也有影响。
实验堆的1小时验证,算是解决氢同位素滞留的“从0到1”突破,但示范堆需验证“从1到100”的工程成熟度。
至于为什么要做同位素替代,示范堆需使用放射性氚(H)燃料,但氚具有强辐射性,直接实验需严格防护且审批复杂。
因此,实验中一般用氘(H)代替氚(H),氘无放射性但化学性质相似,可安全验证氢同位素滞留行为。
【氘渗透率——1.2×10mol/(m·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