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清梦大帝 > 第七篇 西川征伐 碧血丹心 第一百九十二章 蜀道之难

第七篇 西川征伐 碧血丹心 第一百九十二章 蜀道之难

第七篇 西川征伐 碧血丹心 第一百九十二章 蜀道之难 (第1/2页)
  
  却说太子张君尘驻跸汉中,稳定军心后,征西大都督穆明锐依此前的安排下令,三路大军一并开拔。而主军路以苑航为先锋,十三万大军离开汉中,沿金牛道行进。
  
  “都督,此处沿沮水、濂水而下,行百余六十里乃为五丁关,据探马来报,此关守将乃是李凉门生,名唤梁叙,据此关守兵不足五千人。”尹天良乘马同穆明锐并肩而言。
  
  穆明锐思虑少许,随即答到:“李凉之兵仅十万余众,捉襟见肘,此番见五丁关如此布置,想必是欲我等消耗,据剑阁以抗王师。”
  
  “纵然如此……”尹天良有些犹豫,但依旧说出:“蜀道艰险,易守难攻,我十三万之众就是到达剑阁,想也未必能与李凉长久对峙下去。”
  
  穆明锐沉默了,他掂了掂手上的那柄盘龙金枪,深邃的目光看向眼前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以及那更远的——蜀道。
  
  他命赵福里抽调军中工匠、役夫,配有大量步兵掩护,以作先遣部队,唯一的任务便是于大军前修复、拓宽道路。自开战以来,李凉破坏了相当数量的军路、栈桥,令郑军行动极其艰辛。
  
  行军至五丁关前,郑军早已被一路上防不胜防的伏兵、关寨打的不胜其扰,锐气消耗。见此情况,穆明锐令苑航于关口处驻扎以备五丁关,自己率主军后撤至五丁关北十里处一相对开阔平坦处安营扎寨。
  
  半月后,穆明锐亲自书信一封,希望梁叙能献关投降,却遭其严词拒绝——这当然是意料之中的事,随即他毫不犹豫向全军下令:强攻五丁关!
  
  秋雨淅沥,将秦巴山脉笼罩在一片肃杀的灰蒙之中。五丁关如同一条沉睡的巨蟒,盘踞在陡峭的山脊上,关墙由巨大的山石垒成,被岁月和战火熏得黝黑。关下,唯一蜿蜒而上的山道,险峻又令人恐惧。
  
  郑军十三万之众,并未全部展开,那是不可能的。山势决定了他们空有雷霆万钧之力,却只能化作一记记沉重的铁锤,反复砸向同一个狭窄的关口。
  
  中军大纛之下,穆明锐面无表情,只是偶尔抬手,便有新的营队取代久战疲乏的前队,如潮水般涌上,永无止息。
  
  关上,守将梁叙按剑而立,甲胄上溅满了泥点和早已凝固发黑的血渍。他身后,五千余蜀军将士人人面带倦容,眼神却如饿狼般狠厉。他们知道身后——已无路可退。
  
  “放!”
  
  随着梁叙一声嘶哑的怒吼,关墙上仅存的几架床弩和无数弓弩手再次探身,箭矢如同飞蝗般泼洒而下。正在攀爬陡坡的郑军盾牌手立刻组成龟甲阵,箭簇密集地钉在包铁的蒙皮大盾上,发出令人牙酸的“哆哆”声。
  
  不时有箭矢从缝隙中钻入,或是沉重的弩箭轰开盾阵,带起一蓬血雨和惨叫。中箭的军士滚落下去,立刻被后面涌上的同袍淹没,尸体很快被无数双脚踩进泥泞之中。
  
  郑军的反击同样凶猛。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弓弩手在山下组成数个抛射阵列,号令声中,一片片黑云般的箭雨越过前沿,覆盖了整个关墙。蜀军士兵不得不举起藤牌躲避,但总有人慢了一步,被从天而降的死亡钉倒在地。关墙之上,插满了摇曳的箭羽。
  
  “轰!”一声巨响压过了战场的所有喧嚣。郑军花费巨大代价运送上来的攻城锤,在数十面巨盾的掩护下,终于冲到了包铁的木制关门下,开始了沉闷而有力的撞击。每一声巨响,都让整个关墙微微颤动,也让关上守军的心随之抽搐。
  
  “滚油!擂石!”
  
  梁叙咆哮着,亲自冲到垛口。
  
  烧得滚烫的金汁和油料倾泻而下,山下立刻传来非人的凄厉惨叫。沉重的擂石顺着云梯和山道砸落,将正在攀爬的郑军连人带梯砸得粉碎。
  
  然而,更多的云梯又架了上来,钩锁抛上墙头,杀红了眼的郑军甲士口衔利刃,不顾一切地向上攀爬。
  
  战斗进入了最残酷的绞肉阶段。不断有郑军士兵冒死翻上关墙,立刻陷入蜀军的长枪和刀斧包围中,往往用性命换来对方一两人的伤亡,便被乱刀分尸。
  
  但缺口一旦打开,便极难弥补。蜀军的人数在飞速消耗,每一个士兵的倒下,都意味着防线出现一个微小的漏洞。
  
  梁叙早已弃了指挥,化身为一员悍卒,长剑翻飞,哪里危急便冲向哪里,浑身浴血,也不知是自己的还是敌人的。他身边的亲卫一个接一个地倒下。
  
  雨越下越大,混合着血水,在关墙上流淌,脚下的砖石滑腻不堪。郑军的攻势仿佛没有尽头,一浪高过一浪。
  
  终于,在一阵尤其猛烈的撞击声中,那扇饱经摧残的关门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呻吟,轰然碎裂!
  
  “门破了!!”
  
  关外震天的欢呼声如同海啸般传来,无数郑军士兵如同决堤的洪水,向着门洞涌来。
  
  梁叙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他环顾四周,身边只剩寥寥数百人,人人带伤,精疲力尽。他仰面阖眼,心中一沉。
  
  一切都结束了吗……
  
  他举起卷刃的长剑,血红双眼怒视前方,用尽最后的力气,指向那汹涌而来的敌潮。
  
  残存的蜀军发出了野兽般的咆哮,他逆着洪流,决绝地冲入了那道破碎的城门洞中,用血肉之躯做着最后的、无望的阻滞。
  
  战斗又持续了半个时辰。当最后一名坚决抵抗的蜀军士兵倒在尸山血海之中,剩余守军投降之后,五丁关彻底沉寂下来。只有雨声和郑军士兵打扫战场时偶尔发出的吆喝声。
  
  梁叙的尸体被发现在关门甬道的最深处,他身中数十箭矢,倚墙而立,怒目圆睁,手中死死攥着那柄断剑,竟无一名郑军士兵敢上前触碰。
  
  郑军的旗帜缓缓升上残破的关楼,标志着这条通往蜀地心脏的道路,被艰难地撬开了第一道缝隙。然而,每一个站在关上的郑军将领,望着前方更加幽深险峻的群山和泥泞中望不到尽头的己方士兵尸体,心中都毫无喜悦,唯有沉重的寒意。
  
  这才只是开始。剑阁,还在远方。
  
  五丁关的陷落,并未带来畅快的通途,反而像是揭开了蜀地真正面目的第一层残酷面纱。关后的世界,不再是相对和缓的丘陵,而是秦岭与大巴山脉交织出的、怒涛般咆哮的群山。
  
  郑军十三万大军,在这天地造就的巨大迷宫前,显得如此渺小和笨拙。他们无法展开,无法疾行,只能化作一条细长的、痛苦蠕动的铁链,在这名为“金牛道”的险绝缝隙里艰难前行。
  
  雨,成了他们永恒的敌人。秋雨连绵,将本就狭窄的山道泡成了深可及膝的泥潭。士兵们的靴子陷进去,再拔出来时往往只剩赤脚。驮运粮草和攻城器械的骡马不断失足,凄厉的嘶鸣声和坠落崖底的巨响日日不绝。一旦失足,便是尸骨无存。后勤车队彻底瘫痪,所有物资只能靠人力背负,行军速度慢如蚁爬。
  
  蜀军的伏击,如同山中毒蛇,无声而致命。他们从不与郑军主力正面交锋,而是利用对地形的熟悉,神出鬼没。
  
  有时,是在队伍拉得最长、最为疲惫时,头顶数百米的悬崖上突然滚下无数擂木滚石,轰隆隆如雷鸣般砸入行军队列,瞬间便能将一段队伍砸得血肉模糊,断路塞道。
  
  有时,是在夜晚宿营于相对平坦的河谷时,密林中突然射出阵阵冷箭,或是小股敢死队摸掉外围哨兵,冲入营帐纵火,引起一片惊惶后便遁入黑暗。
  
  有时,他们甚至不用现身。郑军的斥候经常发现前方必经的木桥已被烧毁,或栈道的关键段落被拆得只剩光秃秃的椽孔。
  
  每一天,郑军都在非战斗减员。疾病、失足、还有那无休无止、防不胜防的冷箭和偷袭,像钝刀子割肉般消耗着他们的士气和兵力。曾经高昂的斗志,渐渐被这无尽的山峦和雨水磨成了麻木与恐惧。
  
  而真正的噩梦,在一处名为“虎口岩”的地方降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黄昏分界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夏若雪 傅廷修孟宁 李辰安钟离若水 陆长生叶秋白 长夜君主 天人图谱 末日乐园 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李辰安钟离若水 柯南里的捡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