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以身殉国 (第2/2页)
他就这样戴着面具生活,不管是什么骂名,他都不在乎,后来有了皇后,没几年又有了嫡长子。
如果没有后面的事情的话,他应该能够挽回一些局势。
但可惜世上没有如果。
兴统十八年(1911年),豺狼们的联军从大沽口登陆,直逼京师。
前线不断传来的败报让京师上下人心惶惶。
这个时候,年轻的兴统皇帝站了出来,他的身边出现了一批精锐大军,仿佛是从天而降。
他以雷霆手段快速处理了朝中的汉奸和求和派,稳定了京师的局势。
这个时候,人们才后知后觉,原来这个年轻的皇帝才是隐藏的最深的那一个。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秘密练出了一支精锐,以血性未灭的宗室子弟和从民间搜罗的孤儿为主。
兴统皇帝进行了战前动员,表示大明绝不投降,随后率领大军出征。
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之后,他们终于将敌人从大沽口赶了下去。
但敌人源源不断,倭岛的小鬼子在被联军从大明手中“解救”出来之后,收编成了他们的炮灰。
小鬼子和大明之间的仇恨实在是太久远了,如果没有联军出现,他们还在岛上给大明挖矿呢!
双方之间,可以说是血海深仇!
联军将小鬼子训练武装了起来,以他们为炮灰,撕毁和平条约,再次发动了侵略。
联军们发现,这些小矮子还真是好用,在战场上,悍不畏死,大大减少了他们的伤亡。
大明和联军就这样在大沽口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但因为前面的战斗,兴统皇帝练出来的精锐损失不小,现在的防守战,他们又在敌人舰炮的火力打击范围之内。
损失越来越大,照这样下去,他们这些人连敌人的面都没有见到就会死光。
兴统皇帝下令退出敌军舰炮的火力打击范围之外,进行坚守。
敌军火力强大,还有悍不畏死的炮灰,明军越打越少,后勤也跟不上。
这场战争一直持续了将近三个月,明军全军覆没,兴统皇帝战死沙场。
消息传到京师,一片哗然,随即天下震动。
绝望的气息弥漫在每一个人人的心头。
这个时候,朝中又拥立了兴统皇帝的叔叔朱猷樾为帝,因为兴统皇帝的儿子还是个三岁小孩儿。
朱猷樾即位后,向百官和嫂子,侄媳妇儿等人承诺,他会把兴统皇帝的遗体抢回来。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兴统皇帝的遗体被一个神秘的年轻人送了回来,对方离开前留下了一句话:“他没有丢国家的脸。”
朱猷樾还想问什么,但这个神秘的年轻人转眼就消失了。
随后,朝中便开始举办兴统皇帝的丧事。
上庙号敬宗,谥号宪天立道英毅刚烈愍孝节皇帝,葬于天寿山悼陵。
半年后,联军补给完毕,再次发动了战争。
朱猷樾披甲上阵,他知道,京师可能守不住了,但他现在是大明的皇帝,不能走。
所以派人将侄孙和嫂子侄媳妇儿等人送出京师。
侄孙是大侄子的嫡子,是所有人的希望。
没有了后顾之忧的朱猷樾带领着匆忙组建的残兵败将迎敌。
1912年年初,朱猷樾战死,以身殉国,京师沦陷,举国哀痛,上下一片绝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