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在三国当键盘侠 > 唇舌隐风雷

唇舌隐风雷

唇舌隐风雷 (第2/2页)
  
  然而,就在此时,周瑜突然长身而起,白袍猎猎,目光如炬,声音清越而激昂,瞬间压过了堂内的窃窃私语:“子翼之言谬矣!”
  
  蒋干一愣,看向周瑜,只见这位江东大都督神色凛然,正气凛然:“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屠戮群雄,篡汉之心,昭然若揭!我主孙将军继承父兄基业,据有江东六郡,兵精粮足,百姓归心,正当为国除残去秽,匡扶汉室,岂可屈身事贼,遗臭万年?”
  
  他话锋一转,看向孙权,语气诚恳:“况刘豫州乃中山靖王之后,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如今虽暂避江东,却有龙虎之姿,日后必成大业。我等与刘豫州联盟,共抗曹操,乃顺天应人之举。若事之不济,此乃天命,安能复为之下乎!”
  
  这番话,掷地有声,既驳斥了蒋干的谬论,又坚定了江东抗曹的立场,更巧妙地拔高了刘备的地位,稳固了孙刘联盟,引得堂下武将们齐声附和,士气大振。
  
  蒋干被周瑜的气势所慑,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反驳。
  
  周瑜见状,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趁热打铁:“子翼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今日天色已晚,且先歇息。明日,我带你参观我江东水军营寨,让你见识一下我江东水师的实力,再论其他不迟。”
  
  蒋干心中虽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只能点头应允。
  
  次日,周瑜亲自陪同蒋干前往江边水寨。只见江面上,艨艟斗舰排列如山,旌旗蔽日,迎风招展;战船之上,士兵们身着铠甲,手持兵器,操练有序,号令严明;弓箭手拉满弓弦,箭如流星;水手们划动船桨,战船如飞,气势如虹。
  
  蒋干站在岸边,看得心惊肉跳,心中暗道:江东水师如此强盛,难怪曹操会有所忌惮,自己想要说动孙权归降,恐怕难如登天。
  
  当晚,周瑜在营中设宴款待蒋干。席间,周瑜频频劝酒,言语间尽是同乡情谊,仿佛早已将昨日朝堂上的争执抛诸脑后。蒋干本就不胜酒力,又被周瑜的“热情”所惑,不多时便已酩酊大醉。
  
  宴罢,周瑜故作亲昵,拉着蒋干的手,要与他同榻而眠。蒋干推辞不过,只能勉强应允。夜半时分,蒋干辗转难眠,只听身旁的周瑜“梦呓”不断,时而喊着“曹操老贼”,时而低语“破曹之策”,似涉及诸多军机要务。
  
  蒋干心中一动,好奇心被彻底勾起。他悄悄起身,借着帐外透进来的微光,瞥见案头摆放着一封书信,信封上赫然写着“蔡瑁、张允谨封”的字样。
  
  蔡瑁、张允!这二人原是荆州水师统领,归降曹操后,一直负责训练曹军水师,乃是曹操倚重的水军将领(蒋干不知二人已被曹操处死)。他们怎么会与周瑜有书信往来?
  
  蒋干心中巨震,小心翼翼地拿起书信,偷偷拆开。信中内容更是让他惊出一身冷汗——竟是蔡瑁、张允与周瑜的密谋,言称“曹军水师虽众,却不善水战,我二人愿为内应,待时机成熟,献出水寨,助周都督破曹,共图大业”,落款处还有二人的签名与印信,仿造得极为逼真。
  
  “天助我也!”蒋干心中狂喜,以为抓住了周瑜的致命把柄,也找到了向曹操交差的资本。他不敢耽搁,将书信小心翼翼地藏入怀中,天刚蒙蒙亮,便寻了个“思乡心切”的借口,匆匆辞别周瑜,带着随从星夜兼程返回江北,直奔曹操的襄阳行辕。
  
  蒋干带回的“密信”,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滚油之中,在曹营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
  
  曹操端坐于中军大帐的主位上,接过蒋干呈上来的书信,展开细看。信中熟悉的蔡瑁、张允笔迹(周瑜仿造得惟妙惟肖),详尽的“投降计划”,以及对曹军水师弱点的精准描述,无一不让他怒火中烧!
  
  虽然蔡、张二人早已因“训练水师不力”被他下令处死,但这封信却像一根淬毒的尖刺,深深扎入他的心中。他本就对荆州降将心存疑虑,如今见这二人竟早有反心,甚至暗中勾结周瑜,心中的猜忌瞬间被无限放大,连带着对正在江夏浴血奋战的文聘,也多了几分提防与不信任。
  
  “好个周瑜!好个蔡瑁、张允!竟敢欺瞒孤到如此地步!”曹操猛地将书信拍在案上,怒不可遏,胸膛剧烈起伏,“孤待他们不薄,他们却暗中通敌,意图谋反!若不是子翼识破,孤险些酿成大错!”盛怒之下,他几乎要下令彻查所有荆州籍将领,肃清内部隐患。
  
  帐下众谋士噤若寒蝉,无人敢上前劝阻。唯有司马懿站在一旁,低眉顺眼,嘴角却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蒋干中计,本就在他的预料之中,甚至可以说,是他暗中推动的结果——他深知蒋干性情浮躁,极易被利用,而周瑜善用反间计,必然会对蒋干下手。
  
  此计一石二鸟,堪称绝妙:既借周瑜之手,打击了荆州系将领,进一步孤立了与文聘交好的林凡;又让曹操对江东的恨意更深,彻底断绝了和谈的可能,坚定了他大举南征的决心,而自己“主战派”的形象也愈发鲜明,更得曹操信任。
  
  然而,曹操毕竟是一代枭雄,盛怒之下,很快便冷静下来。他盯着案上的书信,眼神深邃,心中渐渐起了疑:蔡瑁、张允已死,死无对证,这封信来得太过蹊跷,会不会是周瑜的反间计?
  
  他转头看向司马懿,沉声道:“仲达,你以为此信是真是假?”
  
  司马懿心中早已想好说辞,连忙躬身行礼,恭声道:“丞相明鉴,蔡瑁、张允已死,此信真伪确实难辨。然,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周瑜此举,无论是真是假,其意图都极为明显——便是想扰乱我军军心,离间我君臣关系。当此之际,丞相更应稳住阵脚,明察内部,清除潜在隐患;对外则需展示雷霆手段,让江东知晓我军的决心,方可破其奸计,震慑宵小。”
  
  他这番话,看似客观公正,实则巧妙地将“明察内部”的钉子又敲深了一分,进一步加剧了曹操对荆州降将的猜忌。
  
  曹操沉吟良久,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最终做出决断:“传孤旨意!蒋干识人不明,险些被周瑜蒙蔽,扰乱军心,着即斥责一番,遣回许都,闭门思过!”
  
  “另外,令心腹将领暗中监视江夏文聘部的动向,若有异动,即刻禀报!”
  
  “至于江东……”曹操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周瑜小儿,竟敢用此奸计欺辱孤!南征之事,刻不容缓!令各部加紧备战,待时机成熟,便挥师南下,踏平江东,生擒孙权、周瑜,以雪今日之辱!”
  
  旨意一下,曹营上下立刻行动起来,备战的气氛愈发浓烈。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很快便传回了江夏。
  
  文聘听闻曹操因一封来历不明的密信,竟对自己产生猜忌,还派心腹暗中监视,心中悲愤莫名。他披甲执锐,在江夏浴血奋战,忠心耿耿,却始终难以得到完全信任,这份委屈与不甘,几乎要将他压垮。但他深知此刻处境艰难,只能将悲愤压在心底,更加谨言慎行,事事小心,生怕落下把柄。
  
  林凡得知这一切后,独自站在水寨的箭楼上,望着江北曹军大营的方向,心中寒意更甚。
  
  他终于明白了司马懿的真正图谋。周瑜的反间计成功了,却只是表面;司马懿才是那个隐藏在幕后,借刀杀人、隔山打牛的真正赢家。他不仅借周瑜之手离间了曹操与荆州降将的关系,孤立了自己和文聘,还坚定了曹操南征的决心,让江夏彻底陷入了必战之地的绝境。
  
  “好一招驱狼吞虎,隔山打牛……司马懿,你这‘冢虎’,果然名不虚传。”林凡喃喃自语,指尖冰凉。
  
  蒋干的使命结束了,这场由司马懿掀起的“和谈”风波,看似毫无结果,实则暗流汹涌。它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如同惊雷般在曹、孙、刘三方之间震荡,彻底改变了局势的走向。
  
  江夏的天空,阴云愈发浓重,压得人喘不过气。一场决定荆州命运、关乎天下走势的旷世大战,已然迫在眉睫,再也无法避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黄昏分界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夏若雪 傅廷修孟宁 李辰安钟离若水 陆长生叶秋白 长夜君主 天人图谱 末日乐园 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李辰安钟离若水 柯南里的捡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