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归真 (第2/2页)
就是那一点嫩绿,像一道光芒劈开了他心中的迷雾。他恍然大悟,自己一直执着于“境界”二字,却忘了修炼的要义是顺应本心,与天地浑然天成。正如这颗种子,不需要刻意催熟,只要有阳光、雨露和忍耐,它就会自然而然地生根发芽。
从那一天开始,墨尘真正沉下了心。他跟着勤杂人员学、学学做饭。清晨天不亮就去挑山泉水,中午顶着烈日为菜苗除草,傍晚坐在茅屋前劈柴,听松涛阵阵,看飞鸟归林。刚开始的时候,师兄弟们经常来劝他:“大师兄,你可是个天才啊,这些粗活怎么能干?”“师父对你的期望是如此之高,你会让他失望的。””
墨尘只是笑眯眯地摇头,还是做自己的事。渐渐地,大家发现他变了——曾经那个目光犀利、浑身带着锋芒的少年,变得越来越越来越沉稳。他不再轻易动怒,说话时总是慢条斯理,眼神清澈得可以把人的影子反映出来。一次宗门大比,有弟子故意挑衅,说他是“浪费才华的废物”,墨尘也只是笑眯眯地递给他一根刚刚采摘的黄瓜:“味道很好,尝尝味道。””那弟子反倒闹了个大红脸,悻悻地走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墨尘的修为看似停滞不前,可他的心却越来越通透。直到3个月前的山洪,让所有人都见识到了他的变化。
当天下午,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雷声滚滚。后山的山谷地势较低,很快就被雨水覆盖。负责看守菜地的阿竹慌张地跑来报信:“师兄!”这可不好!山谷里的水都快漫上来了,菜地都要被水淹啦!”
墨尘正在劈柴,闻讯后立即放下斧头奔向山谷。远远望去,浑浊的洪水裹挟着泥沙,正顺着山谷往下冲,眼看着就要漫过菜地的堤坝了。周围已经围了十几个弟子,有的急得直跺脚,有的想冲上去堵水却被洪水逼了回去。
“大家别慌!”墨尘的声音沉稳有力,瞬间让混乱的人群安静下来,“阿竹,你带两个人去东边挖沟,引洪水往山涧流;其他人跟我来,用石头加固堤坝内侧!”
他一边一边用手托起一块半人高的石块,在大堤上垒了起来。洪水越猛,溅得他浑身湿透,但他的行动却始终井然有序。有弟子力气小,搬不动大石头,墨尘就教他们把小石头用藤蔓捆,再往堤坝缝隙里塞。“洪水是顺着地势流下来的,我们只要把引流沟挖深,再对内侧堤坝进行加固,就可以把它引到山涧里去。””他一边干活一边解释,语气里没有丝毫慌乱。
所有人都跟着他的节奏忙碌起来,原本杂乱的场面变得有条不紊。一个小时后,引流沟终于被挖通,洪水顺着沟渠流到山涧,堤坝也被加固,菜地总算保住了。看着青翠欲滴的菜苗安然无恙,众弟子松了口气,纷纷围向墨尘道谢。
阿竹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好奇地问:“师兄,刚才这么危险,怎么一点也不慌啊!”我都快吓死了。”
墨尘蹲下身子,轻轻拂去菜叶上的泥沙,水珠从叶片上滚落,折射出点点光亮。他笑:“因为再猛的洪水都有它的规律。”正如修行,看似高深莫测,其实只要返璞归真,顺应自然,就可以找到前进的方向。”
那天晚上,墨尘照例在茅屋前打坐。月光透过松枝,洒在他的身上,映照出斑驳的光影。他没有刻意地运转功法,只是静静地感受着周围的一切——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远处山涧的流水声,甚至是泥土里虫虫爬行发出的细微声响。突然,他感到身体里的灵气开始自发地运转起来,原本寂静的丹田像是被唤醒了一般,温热的气流在经脉上游荡,所到之处都是畅通无阻。
这种感觉很奇妙,没有突破时那种痛苦的挣扎,反而像春雨滋润了大地一样水到渠成。当第一缕晨光透过窗子照进茅屋,墨尘缓缓睁开双眼,指尖轻轻一一缕纯净的灵气便跃然而出——他竟然浑然不觉,突破到了金丹时期。
没有没有兴奋,墨尘只是起身走到院子里,望着挂在自己中的的清晨甘露,嘴角泛起一抹恬淡的笑意。他终于明白,师父所说的“大帝之姿”,并不是指逆天修行,也不是指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这种返璞归真、顺应自然的精神状态。
玄真道长得知这一消息后,专门赶到后山。当时,墨尘在浇地,瓢里的水均匀地洒在菜苗上,一株株浇得刚刚好。“你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条路。”玄真道长站在栅栏外,笑眯眯地说。
墨尘抬起头,阳光洒在他的脸上,暖暖的,明媚的。他放下水瓢,擦额角的汗:“师傅,对。”我之道,不在高不可攀的境界,就在这一饭,一草一木之间。”
此刻,前殿的沉香已燃尽,茶水泛着寒意。墨尘捧着空茶杯,眼睛望向窗外的那里的柴胡苗应该长高了。玄真道长看他的侧脸,眼睛里全是清晰的。每个人的道不同,有的人追求大道飞升,有的人执著于恩怨情仇,而墨尘之道,就是守住本心,在平凡的生活中回归本真。
“快走,你的菜该浇了。”玄真道长大手一挥。
墨尘起身行礼,转身从前殿走出。阳光穿过树梢,落在他的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格外修长。他沿着石阶一步往上走,脚步踏实而坚定,每一步都像踩在坚实的土地上。路过药田时,他停下脚步,俯身将几棵杂草拔掉。风吹过,菜叶轻轻摇晃,好像在跟他问好。
茅屋里的铁斧还嵌在松木中,栅栏上的麻衣随风轻摆,阳光下菜地里的秧苗舒展着叶子。墨尘端起舀起山泉水,慢慢地浇在泥土里。一颗颗水滴渗透进泥土,滋养着每一寸土地,也滋养着他回归本真的心灵。他知道,只要守住这份踏实与安详,他的道,就会一直延伸下去,直到与天地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