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百废待兴 (第1/2页)
新制度推行的第二天,安合县开始重新运转起来。
城西,废弃的机械维修厂。
“他娘的,这老伙计比我年纪都大!”
一个满手油污的老工人,几乎是整个人扑在一台刚清理出来的老式车床上,冲身边几个年轻人唾沫横飞的吹嘘。
“想当年,老子就是用这玩意儿,给拖拉机车配件的!”
“误差不超过一根头发丝!”
工农业部长张伟则穿着一身油腻的工作服,手里拿着个大扳手,吼得嗓子都哑了。
“都他妈别跟老子忆苦思甜!三号柴油发电机组!接上线了没有?”
“还有!跟后勤部说,柴油再给老子匀一点过来!”
“老孙!你他妈给老子轻点!那轴承是咱们最后的备件,弄坏了老子把你吊房梁上!”
张伟的吼声在空旷的厂房里回荡。
“老子要在一周之内,看到第一批制式开山刀和长矛从这里运出去!”
弹药金贵,能省则省。
在能自己造枪造子弹之前,这些闪着寒光的冷兵器,就是战士们最可靠的伙伴。
另一头,后勤部长沈芸在各个安置点的后勤中心里来回穿梭。
那些被纳入后勤保障组的妇女和老人,正将搜集来的帆布、棉布裁剪、缝合。
制作成一个个简易的背包、战术背心,甚至是填充了木屑和棉花的护甲。
与此同时,治安部长钱坤也没闲着。
他亲自从各个安置点的战斗预备役里,挑出了一百名体格最壮、眼神最悍的年轻人。
他们换上了统一的蓝色执勤服,在治安部老队员的带领下,开始负责小区内部的巡逻和纪律维护。
“都给老子精神点!”
一名老治安员,对着面前这群菜鸟吼道,“你们的任务,就是维护好自己小区的秩序!谁敢偷东西,谁敢打架闹事,谁敢不服从管理,第一时间给老子拿下!”
“别他妈觉得这是个小差事!你们的眼睛,就是指挥部的眼睛!你们的腿,就是指挥部的腿!”
“干得好的,有机会加入我们治安部,成为真正的战士!干不好,给老子惹是生非的……”
他冷笑一声,下巴朝着中学的方向点了点。
“操场上那颗枪子儿,就是你们的下场!”
“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了!”
一百个年轻人,挺直了胸膛,齐声怒吼。
他们的脸上,没有恐惧,只有一种被赋予了责任和荣耀的向往。
上午九点整。
数支由军用卡车和武装士兵组成的物资搜集队,缓缓驶出安置点。
他们的目标,是城区内那些尚未被彻底搜刮的仓库和商铺。
王建军就在其中一辆卡车上。
他握着一根撬棍,手心全是汗,紧张的盯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道。
“三队!目标,前方三百米,城北五金仓库!重复,城北五金仓库!”
对讲机里传来带队军官冷静的声音。
卡车一个急刹,停在了一座巨大的仓库前。
“一组警戒!二组破门!”
随着一声巨响,仓库的卷帘门被破门锤硬生生砸开一个缺口。
士兵们鱼贯而入,迅速确认安全。
“安全!”
王建军和几十名志愿者,跟着冲了进去。
当仓库内的景象出现在众人眼前时,所有人都停下了脚步。
一排排货架,高耸入顶。
上面堆满了崭新的电缆、成箱的螺丝钉、一捆捆的铁丝、还有数不清的扳手、锤子、切割片……
甚至还有几台小型的柴油发电机。
这些在和平年代最不起眼的东西,在末日里,却是重建文明最宝贵的基石。
短暂的寂静后。
一秒,两秒……
“我操!”
不知是谁,发出了一声饱含惊喜的怒吼。
“发了!我们发了!”
巨大的欢呼声在空旷的仓库里猛然炸响,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难以抑制的喜色。
王建军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物资,看着同伴们欣喜若狂的脸,一股滚烫的热流猛的冲上头顶。
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自己是这个集体的一份子。
他不再是那个只为自己一家三口活命的男人。
他在为所有人的明天,添砖加瓦。
安合县第一中学。
随着大部分幸存者被安置到新的居民点,这里再次恢复了学校的职能。
课间。
王建军的女儿趴在三楼教室的窗户上,好奇的看着下方巨大的操场。
操场上,黑压压的一片。
超过一千名身穿各色服装的男人,正站得笔直,汇成一个方阵。
他们之中,有经历了血火考验的应急武装部队老兵,有从各个安置点精心挑选出来的战斗预备役,还有几十个眼神格外明亮的免疫者。
在确认自己拥有远超常人的体质后,几乎所有的免疫者,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加入军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