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蓝星不爆炸,学生不放假 (第1/2页)
操场上的幸存者,以家庭为单位,被重新编成了十几个队列。
在一名干部的引导下,第一批队列开始移动,缓缓走出了安合县第一中学的校门。
王建军搀着妻子,女儿的小手则死死攥着他的衣角,一家人汇入人流,眼神里带着对未知的忐忑与一丝微弱的期盼。
最终队伍停在了一个气派的小区门口。
锦绣华府。
王建军看着大理石门柱上那几个烫金大字,一时间有些恍惚。
他记得这个楼盘。
末日之前,这地方的广告打得铺天盖地,号称是安合县最高档的几个小区之一。
他每天骑着电动车上班路过,都能看到巨幅广告牌上,妆容精致的模特笑得像个假人,旁边配着一行让他感觉无比遥远的广告语。
“城央府邸,传世尊邸。”
“给成功人士一个五星级的家。”
他那时候还跟老婆开玩笑,说等自己哪天彩票中了五百万,就来这儿买个顶层复式。
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竟真的以这种方式,站到了这里。
不是作为仰望者,而是作为入住者。
“各位同胞,这里就是指挥部为大家安排的3号安置点。”
带队的干部拍了拍手,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大家放心,指挥部在每个安置点都安排了一个排的兵力驻守。小区四周的街道,都已经被清理部队反复清扫过。”
他指了指小区那高达三米的围墙,以及墙头闪着寒光的铁丝网。
“这墙,别说零散的感染体,就是猴子都爬不进来。”
“等大家安顿好了,治安部还会从各位青壮年里,挑选志愿者,组成巡逻队,负责小区内部的巡防。自己的家,自己守护,这个道理没错吧?”
一番话,说得在场所有人心里都踏实了不少。
安全。
在这个该死的世界,再没有比这两个字更奢侈的东西了。
队伍穿过大门,最终在小区的八号楼前停下。
干部拿出人员名单,开始分配住房。
“指挥部统一安排,原则上,按户型大小,两到三个家庭为一户。楼层只安排到十二楼,再高没电梯,每天上下楼就是个大麻烦。”
“有老人小孩的,或者单身的,会根据具体情况再做调整。”
“大部分房间都是毛坯房,大家得自己动手收拾一下,互相帮衬着点。”
人群中没有骚动,所有人都安静的听着。
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屋顶,已经是不敢想的幸福,没人会挑三拣四。
“第一组,张卫国家、李大海家,8栋201室。”
“第二组,赵国栋家、孙一峰家,8栋202室。”
……
“第五组,马东家,陈德家,8栋301室。”
被念到名字的家庭,脸上都露出了明显的喜色。
他们都是参与了火炬计划的志愿者。
不仅被分在了采光最好的低楼层,而且分的还是两户一家。
更重要的是,有人眼尖的发现,分给他们的那几户,窗明几净,不像是毛坯房。
“领导同志,”有人忍不住小声问,“他们……他们住的房子……”
干部似乎早料到会有人问,他没有丝毫不耐,反而特意提高了音量,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没错,分给参与行动志愿者的,都是开发商已经做好的简装样板房。”
“各位,指挥部不搞虚的。他们拿命去为全城幸存者拼出一条活路,让他们住得好一点,这是他们应得的。”
“谁要是不服气,下次再有这种玩命的活儿,你第一个报名。只要你有这个胆子,别说简装房,这小区里剩下的精装修大平层,你随便挑一间,总指挥亲自给你批条子!”
一番话说得敞亮又实在。
人群中,再无一丝杂音。
如果不是这些人冒着生命危险,跟着部队去搭建那个焚城的陷阱,他们现在,恐怕还被困在各自的囚笼里,等待着被怪物撕碎。
这份优待,他们受之无愧。
至于小区里剩下的那些精装房和简装房,干部也明确说了,将作为最高等级的奖励,只有通过工分才能兑换。
等所有家庭都领到了自己的房号,干部清了清嗓子,郑重的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盖着红色印章的文件。
“马东同志,在吗?”
“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