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有神兽,春江水暖好种田 > 第34章 我以为你想搬皇帝

第34章 我以为你想搬皇帝

第34章 我以为你想搬皇帝 (第2/2页)
  
  好在,大景朝的粮食未来还有希望。
  
  在庄子的一角,有一片特别圈出来的稻田。
  
  这片田里的稻子,稻穗足有这时代普通稻穗的两倍还长,结的谷子又密又多。
  
  (在南方的水稻主产区,人们通常把稻谷称作谷子,而北方的谷子就是小米。
  
  归根结底不过是地域性的习惯称呼,所以宝子们不用纠结稻子究竟是不是谷子的问题。)
  
  当江暖把吕喻带到这片田里,看到这片堪称“神仙种”的稻子时,这货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一想到这样的神仙粮种差点毁于几个小混蛋之手,吕喻只恨不能穿越回两个多月前,将他们斩立决。
  
  “他娘的,只是流放西北真的太便宜他们了,当千刀万剐!幸好苍天保佑,苍天保佑。”
  
  县令大人激动得围着这小片稻子,一连转了好圈。时不时的蹲下身去爱怜的摸摸谷穗,嗅嗅谷香。
  
  那狂热陶醉的神情,仿佛面对的是什么绝世美人,就跟中了邪似的。
  
  冷不防脚下一滑,扑通一声摔进一旁的水沟子里,扑了满身湿,总算是清醒了些。
  
  这货抹了把脸上的水,胡乱的拧了把衣袖,激动的抓住江暖的手腕子叮嘱她。
  
  “暖暖啊,这片稻子可是我大景朝未来的希望,你可一定要保护好了它。千万千万要别让人糟蹋了。
  
  有什么事,务必第一时间来找我,切记,切记!”
  
  “您就放心吧,吕大人。等收了谷子,我就把产量给您报过去。”
  
  如此一再保证,总算给他劝回去换衣服去了。
  
  江暖亲自带人将这小片稻子收割了,单独晒干。
  
  吹去秕谷“毛衣”,一过称,不过巴掌大的三厘多田竟然收了将近二十三斤稻谷。
  
  算下来,一亩就是七百五十斤左右。
  
  得出这个数字后,在场的所有人都有些不敢置信:“我的老天爷,七百多斤一亩,这怕不是神仙粮种。
  
  这么好的谷子若是大面积种植,别说是一年种两季,就是一年种一季也饿不死了。”
  
  “可不是。我算是知道,东家小姐为什么这么宝贝这一小块稻子了,原来如此!”
  
  “只可惜,这二十多斤谷种今年是没办法再种第二季了。”
  
  江暖笑眯眯的安慰大家:“今年种不成二季,不还有明年吗,明年再种不成,还有后年,怕什么?”
  
  “东家小姐说的是。”于是乎,今年还没过完呢,大家又开始期待明年了。
  
  江暖一再的叮嘱佃户们:“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我还没有主动公布此事之前,你们万勿对外宣扬,免得招来贼惦记,可记住了?”
  
  佃户们唯唯:“记住了,我们晓得的,请东家小姐放心。”
  
  稻子收了,江暖派人给吕县令送了信,如实的汇报了这片稻种的产量。
  
  吕县令接到信后,又是好一阵激动,随即秘信一封即刻着人送往京城。
  
  江暖将这二十多斤谷种带回家后,先是收到了地窖里,后来觉得不安全,于是又藏到了卧室里。
  
  还专门打了口箱子锁上。
  
  为此,白泽很是不爽的吐槽她:“几粒种子而已,至于吗。那些金银珠宝也没见你这么宝贝。”
  
  江暖笑眯眯的揉了揉它漂亮的小脑袋瓜:“你不懂,这可比金银珠宝宝贝多了。”
  
  白泽摇了摇头:“算了,随便你吧!”人类的世界太复杂,兽兽不想懂。
  
  双抢结束后,冯乘这边的葡萄也熟了,开始大量上市。
  
  江暖从一位靠种果树为生的山民手里,一次性买下了上万斤高品质的鲜葡萄。
  
  这种葡萄个大皮薄肉厚,汁水饱满而且糖份高,口感类似于她前世的巨峰葡萄品种,非常适合酿酒。
  
  酿制葡萄酒的工艺与杨梅原浆酒类似,并不算难。
  
  发酵的容器江暖则选择了陶缸。陶缸透气性好,发酵出来的葡萄酒口感会更丰富。
  
  听说江暖买这么多葡萄是用来酿酒的,耿大儒十分期待。
  
  葡萄酒他喝过,风味很是独特。几年前在御宴上有幸得陛下赏赐了一小盏。
  
  据说是西域进贡来的,很是珍贵,没想到江暖也会酿。
  
  只是不知道她酿出来的味道,与进贡的葡萄酒相比会如何。
  
  不过有先前的杨梅酒打底,耿大儒对江暖还是很有信心的。
  
  这段时日他已经被江家的伙食和杨梅酒养刁了嘴,一般的酒还真入不了他的眼了。
  
  不仅如此,就连吕县令也打着看望老师的名义,三五不时的往江家村跑,每次走的时候都会带走一坛。
  
  当然,他每次来也不会空着手就是了。
  
  只不过,吕喻这次带的“伴手礼”似乎有点特别。
  
  来人笑着同江暖打招呼:“小丫头,我们又见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黄昏分界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夏若雪 傅廷修孟宁 李辰安钟离若水 陆长生叶秋白 长夜君主 天人图谱 末日乐园 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李辰安钟离若水 柯南里的捡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