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 章 测量湿地收拾窑洞 (第1/2页)
傍晚的暑热稍稍褪去,桃源村的宅基地上燃起一小堆一小堆驱蚊的篝火,烟雾袅袅,带着淡淡的草木焚烧过后的香气,谢秋芝很喜欢这个味道,让她有一种安宁的感觉。
可惜她和谢文现在待在空间里,没能看到这么烟火气的场景,不然她的速写本又要多一幅桃源篝火图了。
谢广福和谢锋坐在火堆旁,就着最后的天光,尝试着用白天剩下来的竹子学习编筐。
两人的动作笨拙而小心翼翼,锋利的竹篾并不听话,常常扎手或者编得歪歪扭扭。
“唉,这看着容易,做起来真难。”谢锋看着手里那个勉强成形的“半成品”,叹了口气,手指上已经被划了几道细小的口子。
谢广福也揉着发酸的手腕:“是啊,老手艺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我小时候也是看我爷爷摆弄的,我只知道个方法,自己亲自动手也是头一回,做出来的东西先将就用吧,能装点东西就行。”
他心里想的却是,还是让女儿儿子从空间买吧,这玩意折腾起来真要命。
而在他们看不见的空间里,谢秋芝和谢文已经舒舒服服地洗过了热水澡,穿着干净的棉质睡衣,享受着空调送来的清凉。
谢文盘腿坐在客厅地毯上,抱着笔记本电脑浏览着淘宝页面,谢秋芝则坐在书房的台式电脑前,屏幕同样亮着淘宝的界面。
两人隔空对话。
“小文,你看这个竹编收纳筐怎么样?仿藤条的,看起来挺结实,评论说没什么毛刺。”谢秋芝给谢文截图了一款现代工艺的竹制品发过去。
谢文凑点开微信查看图片,撇撇嘴:“太‘现代’了,一看就不是手工编的,拿出来太扎眼,咱们得选那种看起来古朴一点的,最好有点使用痕迹的。”
空间规则虽然让他们无法和外界沟通交流,甚至和淘宝店主也没法交流,发出去的信息直接现实“无法送达”。但是两人的微信又可以互相收发信息,这让他们也很想不明白。
“有道理。”谢秋芝滑动鼠标,“那这个呢?老式竹提篮,简介说边缘都用火燎过处理毛刺了,颜色也旧旧的。”
“这个还行,就是小了点,买个大的,能装野菜、装工具那种。”
“再买几个这种扁平的竹簸箕吧,晒东西能用上。”
兄妹俩一边讨论一边下单,精心挑选了几样既实用又不太突兀的竹制品。
接着,谢文点开了生鲜水果页面:“天太热了,买点西瓜吧?给爹娘和大哥解解渴。”
“买!”谢秋芝立刻响应,“这八月的天,中午都快热爆炸了,真想买几个随身小风扇挂脖子上。”
谢文笑了:“那你得解释这东西从哪儿来?还是现实点吧。”
他手指点动,下单了一箱大西瓜,又顺手加购了好几把老式的蒲扇,“这个实在,多买几把,外面用得上。”
“对对对!”谢秋芝补充道,“还有驱蚊的艾草条,多买点!晚上睡觉点在窝棚里面,能赶蚊子。哦对了!最最重要的,硫磺粉!多买几包!”
“买硫磺干嘛?”
“我怕辣条啊!”谢秋芝一脸惊恐:
“咱们家离竹林那么近,还是小心点比较好!把硫磺粉洒在咱们宅基地周围,辣条就不敢过来了!”
谢文觉得有理,立刻将硫磺粉加入购物车。
网购完毕,两人钻进厨房,谢文将冰镇的西瓜一切为二,一半用保鲜膜包好放进冰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