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极限施压 (第1/2页)
天色渐渐的亮了起来,太阳也缓缓东升而起,照在大宋皇城当中。
这座被赵佶嫌弃的皇城,确实不如历代都门皇城宏伟。
当初汴梁只是一座军镇,不似长安洛阳,有宫阙万间的底子在。
文德殿内,早早聚集了当今官家倚重的亲信,正在聚谋国事。
内侍省押班邵成章,站在他身边,这是赵桓的亲信太监,算是太监中比较带种的,以前就经常屡劾蔡京、童贯,谓其‘误国误民’;
最后赵桓还是只处理了个童贯,反正是内宦,天家家奴,谁也说不得什么!
还有个梁师成,也是内宦,但是赵桓暂时不敢动他。这人在汴梁的底子太深厚,赵桓他们也怕把他逼急了,弄出宫变来。
尚书右丞何粟、门下侍郎吴敏、刚刚战败回到东京的李纲、智囊宇文虚中.
此时赵桓身边,全是清一色的主战派。
原本他身边的帝师、主和的耿南仲,此时到定难军发光发热去了,前不久还刚把蔡京的小儿子群殴了。
赵桓原本就蔫儿吧唧的,此时更是神色憔悴。
看得出来,他是真没想当皇帝,至少是没想这么早当。
听说他父皇昨日,还新纳了个才人,让赵桓更加难受。
你倒是清闲了,此时把自己推出来当皇帝,劳心劳力,每天有无数的奏章和军报送上。
每日都要思考怎么调度粮草、怎么防御京城;
而且一不小心,还要背上亡国之君的名声。
“完颜宗望急于求和,定然是怕后路被切断!”李纲虽然刚刚战败,但是脸上依然斗志昂扬,丝毫不见颓丧,“他这般孤军深入,有宗泽、张所断其后,如今蔚州也开打了。”
何粟叹了口气,说道:“可惜陈绍不听朝廷调度,要去打什么蔚州,他若是出兵真定府,完颜宗望就成瓮中之鳖也!”
在场众人都深以为然,尽管他们心底,大多清楚陈绍不东进的原因。
没错,我们是想把你也弄死,但是弄死你是正义的,你不听朝廷调度是非正义的。
你怎么就不能来成全我们的功绩呢。
死的只是你一个,荣光属于所有宋人。
要是能同时打掉你和女真,大宋可就从濒临灭国,一跃变为开疆拓土。
而且疆域囊括夏辽,这是何等的千载伟业
宇文虚中是见过陈绍的,还不止一次,听到他们在这讨论这些,觉得毫无意义。
就好比一虎一狼,将你围了起来,你不想着怎么抵抗,还在想驱虎吞狼,最后坐收渔翁之利。
不是说不行,只是咱们没有这个条件啊。
“不行就再打一仗!”李纲突然说道。
赵桓吓得混身一哆嗦,还要打?
你们哪怕打赢一场,朕也不至于如此惶恐,自从女真鞑子来到京畿附近,还没有一场小败。
西军中的精锐,姚古的秦凤军都战败了,而且战损比相当难看。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大家都知道,如今唯有定难军能和女真一战。
“把周围兵马集中起来,再打一仗!”何粟也说道。
他和李纲不但私交甚好,而且也都是一样的脾气秉性。
赵桓赶紧摆手道:“不可不可,若是再败,鞑子将兵临汴梁城下矣!”
李纲何粟一起瞪眼,吴敏的态度倒是很暧昧,虽然不好意思开口,但是看样子是支持皇帝的。
李纲有些失望,他们这些人,在和平时候希望君王无为而治,将国家大事都交给他们来处理,君王越平庸越好;但是在这种危难时候,又希望君王能支棱起来,带着他们绝地反击。
只能说屁股决定脑袋,不管你是主战还是主和,不管你是新党还是旧党,官僚就是官僚
宇文虚中突然说道:“耿希道,政和二年开始做太子右庶子,试太子詹事,今官家登基,他等于做了十四年帝师。如今既然在定难军中,有一定的威望,不如官家亲自手书一封,叫他劝谏陈绍东进。”
“我听说耿希道刚去西平府,就被打了出来,他能说动陈绍?”
宇文虚中看了吴敏一眼,道:“我们并非要他用什么家国大义的道理,去劝说陈绍东进。而是通过他,与那陈绍牵线,增添一些彼此的信任。我观陈绍并非完全是奸佞叛臣,虽有据地自雄之意,但也颇有些担当。”
“否则他不会在鞑子刚宣战时候,就立刻出兵,而是会观望一段时间,再根据局势或是胁迫朝廷,或是趁机反叛入侵。”
赵桓点头道:“如今他兵强马壮,但每次上书、来信,言辞都甚是得体,并未骄横跋扈,多少还是有些顾忌皇家体面的。”
何粟冷笑道:“叔通,你能保证他不反么?”
宇文虚中微微皱眉,这叫什么话?
他耐着性子,说道:“正因为他有造反的可能,更要将他招来都门。否则陈绍长期与那群手下在一起,他自己就是不想反,也会被推着走到那一步。”
“要开出足够的条件,让他来此御敌,最好是让他名利双收,重演郭子仪旧事。”
吴敏此时点头道:“此言甚是,必要时候,封王亦非不可!”
李纲和何粟也知道,以陈绍如今的实力,他要是愿意来汴梁附近退敌,最多是做个郭子仪。
要是不来至少也是个安禄山。
想到完颜宗望占据了燕山府,而陈绍占据了云中府。
燕云十六州,分别握在这两个手里,大宋君臣在汴梁能睡得着觉才怪。
就算这次他们退了,以后还可以随时南下。
论危险程度,他们可比契丹大多了。
李纲沉吟片刻,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他试探性地问道:“上皇手里那支兵马,能不能要来出战?”
高俅为赵佶练的兵,实际上还真比较靠谱,吸收了很多西军的锐意进取的年轻武将。
都是高俅派人去陕西五路,走访问询,然后从各个将门中讨要来的。
这些年轻武将,也有出战的勇气,数次到枢密院请战了。
不过他们的调动权,一直牢牢握在上皇手里。
赵桓摇了摇头,说道:“那支兵马,上皇视若性命一般,等闲不会让出来。”
李纲看着这个什么都不想干,什么都干不成的皇帝,莫名的有些恼火,“官家不去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如今到了国家危亡的时候,正该拼尽所有,一致对外!”
赵桓被他说的有些害怕,点头道:“那朕去问问”
殿内众人看着木塑一般毫无主见的官家,都有些失望,这官家什么都好,而且从立为太子之后,就和旧党是天然盟友。
但是他没生对时候啊。
要是他和当今太上皇父子关系翻过来,刚过去的那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十五年,是如今这个官家在位多好。
自己这些人大展抱负,怎么会把国家治理成如今的样子。
——
李唐臣遇刺之后,陈绍已经是第三次来看望他了。
千金买马骨。
来这几趟有没有用不说,至少要让河东的人,看到自己的心。
我陈绍对主动来投的人,绝对没得说,大家放心大胆地来投奔。
他一来,李府上下就忙碌起来,尽管陈绍本人不太在意,但李家不敢怠慢。
谁知道你不在意是真的,还是说说而已。
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连道路都格外用心洒扫了几遍。
此时李唐臣已经能站起来,陪着陈绍坐在花厅内,虽然说话不多,但看得出来心情不错。
这次遇刺自己死里逃生,倒是因祸得福,和节帅的关系更加亲厚了。
节帅亲自来府上三次,将来这可是不得了的履历。
陪同他一起来的还有许进。
李唐臣很羡慕许进这些人,他们与节帅相处时候,真的很放松。
而且,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自己有时候根本插不上嘴。
没一会,听到消息的刘继祖也来了,说是来探望老友,其实大家都知道来意。
见陈绍在内,他还佯装诧异地做了个表情,这才上前拜见。
陈绍笑呵呵地挥了挥手,让他入座就是。
他继续和许进聊着蔚州的战事,两边在蔚州的山地中,僵持了起来。
互有胜负,但是没有决战的契机,也都没有一下把对方打死的把握。
这时候,大虎从外面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份书信。
陈绍展开之后,很快读完,然后沉默了一小会。
整个花厅也都落针可闻。
如今大家都是一条战线的同路人,生死荣辱,富贵前程,全系于定难军的战绩。
见到有人来报信,难免就以为是前线战况。
许进抬起头,问道:“节帅?”
陈绍笑道:“是朝廷的宇文虚中来信,说是官家已经下旨,要斩杀童贯。”
童贯有罪,罪该万死。
杀他一点都不冤枉。
尤其是他第二次挂帅,宣抚河东河北,这人躲在太原不敢去燕山府就算了。
听到女真金国的恫吓,直接吓得逃跑了,没有了他,边境就没有足够威望的人,可以调度各路兵马了。
这种情况,换成哪个朝代,哪个皇帝,都容不下他。
也就是赵佶,装着没看见,生怕杀了童贯之后,他收复燕京的功绩就不算数了。
许进见他沉默,还以为他是顾念旧情,毕竟所有人都知道,节帅当年在童贯手下做过事。
其实陈绍想的是,此时杀了童贯,他的那些财产会落到谁的手里。
作为抚边十几年的权臣,童贯贪墨的财产是惊人的。
陈绍在胜捷军内干过,而且还和童贯的亲卫们关系一度很好,他太知道童贯有多少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