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一十六节 连环大案,咄咄逼人(第1000票加更!) (第1/2页)
“又出事了?”朱炳松骂骂咧咧地开始套秋裤,一边打着寒颤从被窝里钻出来,“日你妈,这都是第几起了?”
张建川早已经穿好了衣衫,一边穿鞋系鞋带,“第四起了吧?看样子今年这个年咱们是过不清泰了,所长肯定要毛了。”
“来快点儿,把电筒和手铐带好!”院坝里刘文忠粗声粗气地吼着:“张二娃,朱四娃,唐德兵,谢小虎,你们几个婆娘家一样喃,摸求得很!”
张建川和唐德兵几乎是同时出门,两人寝室紧挨着,都是三步并做两步冲了出去。
之前所里铁签子门打开的时候,他们就已经预感到又出事儿了。
不出所料,值班的罗金保在问了跑进来报案人几句之后,就立即开始喊人。
同时通知了值正班的民警刘文忠和副班民警范猛。
另外一名联防队员赵云波已经去街上孙德芳家中去喊孙德芳了,本周是指导员孙德芳带班。
还在床上就听到那个上气不接下气的报案人陕西口音,在灵官庙一带被抢了。
因为从一过灵官庙就开始进山了,所以一些外地大货车驾驶员就喜欢在上山前休息。
选择的就是灵官庙那一带大概四五公里的平坦国道。
从十一月开始,短短三个星期内,已经连发了四起抢劫,全部都是陕西、河南、山东那边的外地货车。
这几年国道上的车匪路霸不算少,但东坝境内一直还算相对平安,偶尔发的也是过路客车上那种盗转抢的。
像这种直接冲着在路边上休息的大货车司机来的,还是第一次。
而且一发就是几起,这无疑有些太嚣张了。
灵官庙是小地名,又叫灵官渡。
因为据说是清末的一个小庙坐落在这里,铁沟河从上游下来在这里汇入青江,原来是一个老渡口,所以香火旺盛。
不过七十年代就湮灭了,只剩下遗址,不过小地名却流传下来了。
灵官渡算是尖山乡和东坝镇交界的地盘,国道正好成为尖山乡和东坝镇的分界线。
没等孙德芳到来,派出所值班人员就全体出动,212吉普加上边三轮,装得满满当当,直奔发案地而去。
十多分钟就到了发案路段,刘文忠与范猛四下打量。
这是凌晨四点过,路上车辆不多,偶尔一辆大货车轰隆隆而过,隆冬的寒风掠过面颊让张建川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
事实上大家都很清楚这一趟来纯粹就是走形式。
没有那个蟊贼会会蠢到作案之后还留在原地等警察赶来的。
这名陕西货车司机和同伴在这一路段休息睡觉,然后被人敲开车窗玻璃,抢走现金一千余元。
在被抢了之后,两个人因为人生地不熟,根本不知道派出所在哪里,又向前开了一段路,才找到一家临路的住家户问到派出所在什么地方。
这才又倒回来到了东坝镇上,最后才找到派出所来。
这一来一往折腾起码都是一个小时时间了。
这一段是东坝区与隆庆区的交界地带,再往前走不到三百米就是隆庆区金牛乡的辖区了,五百米后就进入山道。
罪犯不太可能是太远的人,要么是东坝,要么是隆庆,最起码罪犯里边也有隆庆或者东坝这一带对这一段路和周边地形地势十分熟悉的人。
在发案地点向前向后搜索了大概一两百米,大家就放弃了这种徒劳。
这也是一个姿态,给受害者一个心理安慰,表明派出所没有不闻不问,开展了工作的,但大家都明白,要破案不可能靠这个。
大家重新回到派出所开始做笔录时,天色已经麻麻亮了。
孙德芳早就赶到了派出所,坐镇等候大家回来。
范猛和刘文忠在问笔录,而没值班但在所里的李钢也早就起床,一道参与对案情的讨论。
“第四起了,上一起是八天前,我有印象,也是凌晨三点过,受害者是山东的,车上三人,……”
“罪犯有五人,持有火药枪,匕首,听今天受害者的反映,大体差不多,口音他们没法分辨,觉得大概和我们所说的差不多,都是汉川口音,……”
李钢在介绍上一起案件情况。
“开始那两起都还不觉得,因为有一起是在隆庆境内,距离咱们辖区只有一百米不到,恰恰属于隆庆那边,是所长到局里开会才得知的,也是半个月前的案子,……”
“也就是说,算上隆庆的那一起,这是第四起了,……”孙德芳沉吟着道:“这还是咱们加强了巡逻的情况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