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一十五节 童娅,独占鳌头(第500票加更!) (第1/2页)
回到所里,胡姐递给他一封信。
一看笔迹和寄信地址,张建川心中微微一抖。
昔日魂牵梦绕的倩影,已经多久没在梦中出现过了。
过去还不到一年,自己竟然就有点儿忘在脑后的感觉了,完全被其他几个人取代了。
信是童娅寄来的。
距离自己给她最后一封信已经多久了,四个月了吧?
现在才给自己姗姗来迟给自己回一封信。
拿到信,回到办公室,张建川竟然没有马上拆开,只是静静地看着信封上一笔遒劲犀利的字,似乎往日的激情都随着时间推移和消磨而渐渐销蚀掉了。
他和童娅就结缘于书法。
张建川在去部队之前写得一手毛笔书法,但钢笔字只能是差强人意,在部队时候慢慢练出来的,而童娅却写得一笔相当好的行楷。
当文书时,与当报务员的童娅因为都喜欢练书法认识,但那时候只是关系较为亲近,互有感觉。
一直到要退伍之后要离开那几天,感情才突然爆发而一发不可收拾。
在你侬我侬时其实两人就知道大概率这辈子不可能在一起。
一个湘南一个汉川,远隔数千里不说,童娅是城市兵,而且家境优越,虽然在县城,但父母都是部门单位的中干,回去便能有很好的工作岗位。
张建川是农村兵,回去工作无着落,户口也解决不了,可以说前途无亮。
巨大的差距让两个人根本没有半点可能。
但感情这个东西说来就来,谁也无法预料,而童娅本来就是一个有些任性的女孩子,而张建川也是一个不怕事儿的性格,所以在部队里还能克制,一旦退伍之后没了约束,就这么不管不顾在一起了,一直到彻底分别那一刻。
可到了分别之时,两个人才深刻意识到可能这一别就是永不复相见,现实的残酷性让两人又都才稍稍冷静一些。
而真正到了分手后,数千里之遥的距离,一封信要走一个星期才到,而长途电话费也让人吃不消,这种生理心理上的距离让两个人最初还十分炽热的心都慢慢冷了下来。
从最初的每周一封甚至两封信,到后来的每月一两封,再到每月一封,两三个月一封,而上一封信,张建川回忆了一下,应该是六月间了吧?
信中写了些什么呢?
最初是思念,是回去后的不适应,然后慢慢是面对现实,工作,生活,昔日的同学朋友,再然后,就越来越疏淡,更多的流于一种形式了。
但张建川还是能感觉到童娅回去之后不太顺利,四五月间中断了一下来信,似乎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情,但后来六月份那封信里却语焉不详,只感觉到她的心情不佳。
一直到这封信。
目注良久,张建川终于还是拆开了信。
“建川:
近来可好?我不好,一点都不好。
……,工作拖到现在才安排,因为我爸出事了,……”
看完信,张建川心中惘然且迷茫,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童娅在信里没说其他,就只说了她和她家现在的情形。
她父亲因为贪污受贿被纪委和检察院在年初突然带走调查,而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她的工作安排。
原本家里据说已经替她安排好了去邮电局上班,但现在黄了。
一直拖到现在,才算是有了一个说法,要安排到县供销社百货大楼去站柜台,而且还得要等到明年初才能去。
到现在她也不知道她爸会怎么处理,母亲开始成日以泪洗面,弟弟今年高中毕业,原本也想去当兵的,但现在化为泡影,成了待业青年。
在信中张建川能感受到童娅的哀怨、不甘和无奈。
张建川听童娅提及过,她爸在县供电局工作,而她妈则在县粮食局上班,但她爸一出事,原本非常圆满的家庭架构就出问题了。
这个年头,家庭顶梁柱一下子成了罪犯,对其家庭打击可想而知,尤其是像县城里这种情形,那立马就是尽人皆知。
如果是自己退伍回来时能分到县供销社上班,只怕都要喜出望外了,但是对于骄傲惯了的童娅来说,一直以为自己会进邮电局坐办公室,现在却沦为售货员,这种反差之大,就难以接受了。
还有父亲坐牢给整个家庭社会地位带来了崩塌,原本也可以当兵的弟弟再无机会,沦为待业青年,母亲变得疑神疑鬼,在单位上总觉得人人都在背后指指戳戳,这一切都让童娅觉得万念俱灰了。
童娅是骄傲的,之所以这几个月都没有给自己回信。
大概也就是不愿意让当初感情犹温的时候自己知晓这些,有点儿像乞求可怜的样子。
一直到现在尘埃落定,她自己现在也已经意冷心灰了,所以才坦然和盘托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