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海量汽车抵达 (第1/2页)
几天后。
满洲里,一座巨大的仓库内。
赵山河摸着自己锃亮的光头,眼睛瞪得像铜铃,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一切。
满仓库的堆土机、铲运机、装载机和压路机,全都是苏联制造的大吨位工程机械!
而这些本应威风凛凛的大家伙,此刻却显得有些“狼狈”,许多关键部位被拆卸开来,零散地堆放在一旁,身上还沾着油污和运输途中的灰尘。
“这……这些都是……”赵山河的声音都有些发颤,他看向身边负责押运和交接的刘长河,“京爷.秦老板给我弄来的?”
他简直不敢相信,秦远竟然真的用“进口废钢”的配额,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这么多他梦寐以求的工程机械从苏联给运了回来!
这操作,太骚了!
刘长河,如今已是远东贸易和远东食品在满洲里及整个东北地区的总负责人。
他笑道:“赵老板,如假包换。秦总答应的事,从来没有食言过。如果你还想要更多,我们都能搞到。”
赵山河激动地搓着手,绕着这些钢铁巨兽转了一圈,忽然想起什么,问道:“刘经理,秦老板给我运回来的就这些吗?”
“还有没有……更大个的?比如吊车,挖掘机,还有……那个……”
他做了个开炮的手势,压低声音,“坦克?”
他还是念念不忘他的“坦克”梦。
刘长河闻言笑了笑,解释道:“赵老板您放心,秦总都记着呢。”
“更大吨位的吊车、挖掘机,以及一些更特殊的设备,体积和敏感度都太高,铁路运输风险大,秦总安排了走黑海的海运路线,预计会在天津港登陆。那批货要晚一些才能到。”
“天津港?!”赵山河一听,心中对秦远的佩服更是达到了顶点。
货轮运输,那量就大了。
不愧是能从苏联搞回飞机的京爷啊!
这能量,他服了。
虽然这需要极大一笔钱,但他早有准备。
他这些年垄断华北地区的沙石料和土方工程,产业越做越大,现金流极其充沛。
支付这批工程车的款项对他而言只是小意思。
他现在急需这些重型装备来扩大公司规模,提升资质等级,以便能参与到接下来燕京乃至全国更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那个他梦寐以求的项目中去。
他已经通过特殊渠道得到了准确消息:下个月,也就是1991年2月,燕京将正式向奥委会提出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申请!
如果申办成功,随之而来的将是天文数字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奥运场馆、奥运村、配套道路……
只要能拿下其中一部分工程,所带来的利润和声望,足以让他一飞冲天!
甚至可能触发系统认可的又一个“史诗级成就”!
因此,他对这批工程机械看得比什么都重。
哪怕秦远是低价从苏联购入、高价转卖给他,他也心甘情愿,甚至求之不得!
“刘经理,这趟真是太感谢你了!替我转告秦总,这份情,我赵山河记下了!”
赵山河用力拍了拍刘长河的肩膀。
他的目光扫过仓库,忽然注意到在另一片区域,还整齐地停放着几十辆崭新的拉达轿车。
这不是工程车。
“刘经理,那边那些轿车……是谁订的?”
赵山河心思活络起来,“如果方便的话,我也想买几辆。”
刘长河摇摇头道:“抱歉,赵老板,客户的信息我们不能透露。”
“不过您如果想订购汽车,可以直接联系秦总,货源方面,我们这边很充足。”
“货源充足?”赵山河听到这话,双眼猛地一眯,心中瞬间掀起了惊涛骇浪!
京爷这刚完成“罐头换飞机”的壮举,转头就要把苏联汽车大规模卖到国内来了?
相比于飞机那种一时之需,汽车在国内可是有着持续而巨大的市场需求啊!
赵山河自己就是做工程的,常年和各类包工头、开发商打交道,太清楚这些人对车的渴求了。
有辆好车,那就是实力的象征,是拿下项目的敲门金砖!
而现在国内汽车市场,“老三样”桑塔纳、奥拓、夏达价格高昂,供不应求。
苏联车如果价格合适,绝对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他看到仓库里停着的这么多拉达,立刻心动不已,琢磨着是不是也该趁机屯一批。
然而,当他看到下一批前来接车的人时,目光幽幽闪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