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田里种出百万雄兵 > 第151章 :太原定

第151章 :太原定

第151章 :太原定 (第2/2页)
  
  前有王氏,后有张氏,豪强氏族何其似也!
  
  清点工作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
  
  赵石几乎不眠不休,亲自坐镇监督。
  
  司法曹的吏员、临时调来的书吏、甚至一些识字的兵卒,都被发动起来,点着油灯和蜡烛,在堆积如山的财物、契书、账册中埋头苦干。
  
  一份份清单被飞快地整理出来,送到赵石案头。
  
  “掾史!主库房初步清点完毕!计有金饼九百四十七饼,银锭千余斤,成色上好的五铢钱……初步估算折合铜钱约六百八十万贯!各类金银器皿、珠宝玉器……估价难以估量,至少……至少再值四百万贯以上!”
  
  一个吏员的声音激动得发颤。
  
  “掾史!田亩汇总:隐匿、侵占、非法所得田产,总计两万三千六百七十四亩!山林、水塘、宅基另计!”
  
  “掾史!各处粮仓汇总存粮:粟米一万一千石,小麦四千三百石,杂粮两千石,总计一万七千三百石!”
  
  “掾史!各商铺查封浮财及货物,初步估价约五十万贯!另有借贷抵押的地契、房契无数,尚在清理……”
  
  一个个天文数字被报出来,赵石却是格外的冷静。
  
  多吗?
  
  多!
  
  但比起当日在晋阳查封王氏家财,这阳曲张氏不过是小猫小狗而已。
  
  他的脑海又一次的念其自己的主公,显哥私下跟他们这些村里的伙伴时常念起的事。
  
  百姓羸弱罪不在懒惰,而在豪强地主。
  
  以往他可能并不理解的足够清晰,但经过这几次的抄家以后,他彻底明白了。
  
  豪强都是趴在百姓身上敲骨吸髓的巨蠹!
  
  不论是在中原,还是在边地!
  
  当最后一份主要清单汇总到赵石手中时,他深吸一口气,提笔蘸墨,在一份早已准备好的、送往晋阳郡守府的汇报文书上,郑重地写下了触目惊心的数字和罪证摘要。
  
  他特意在末尾加了一句:“张氏之富,逾州郡府库,其罪之深罄竹难书!阳曲百姓苦张氏久矣!今赖使君天威,荀县令运筹司法曹上下用命,方破此百年坚冰!此役所获,钱粮军械田产如数记录尽数封存,恭候使君、县令钧裁!”
  
  晋阳,郡守府书房。
  
  烛光柔和。
  
  荀彧并未休息,他正与刚刚安顿下来的王烈、陈纪商议着太原郡开春后劝课农桑、兴修水利以及整顿县学的具体章程。
  
  谷雨无声无息地闪入,将一份密封的、带有阳曲县司法曹火漆印的厚厚文卷,轻轻放在荀彧的案头。
  
  荀彧停下与王烈的交谈,拿起文卷,拆开火漆。
  
  他看得很快,目光在那些惊人的数字和简洁却字字千钧的罪状摘要上迅速扫过。当看到“金九百饼,钱粮田产估值千万贯……”等字样时,他温润如玉的脸上,神色依旧平静,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眸中,掠过一丝早已预料、却依旧复杂的光芒。
  
  王烈和陈纪注意到荀彧神色的细微变化,都停下了话语,投来询问的目光。
  
  荀彧没有立刻解释,而是将文卷轻轻递给王烈。
  
  王烈接过,只看了一眼,那清癯的脸上便露出了难以掩饰的震惊和痛心,他长长叹息一声:“触目惊心……民脂民膏,竟至于斯!”
  
  他将文卷又递给陈纪。
  
  陈纪快速浏览,眉头紧锁,眼中既有对豪强罪恶的愤怒,也有对如此巨额财富的震动,最终化作一声冷笑:“硕鼠巨蠹!死有余辜!赵掾史,干得利落!”
  
  荀彧端起手边微温的茶盏,指腹在细腻的瓷壁上轻轻摩挲,目光投向窗外晋阳城宁静的夜空,仿佛穿透了数百里的距离,看到了阳曲县衙那灯火通明、清算罪恶的场景。
  
  他嘴角微微上扬轻声说道、
  
  “阳曲破,则太原人心定矣。
  
  此獠伏诛当为出头鸟予并州一众豪强警醒,其财归公,其田归民,正可解新政之急,亦为后来者戒。
  
  赵石赵掾史.”
  
  他顿了顿,脸上浮出一抹认可的微笑。
  
  “刚毅果决,可堪大用,主公麾下,又多了一员良吏。”
  
  他抿了一口清茶,茶香氤氲中,声音带着尘埃落定的从容:“并州,大局已定。”
  
  书房内,烛火安静地燃烧着。
  
  王烈和陈纪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震撼和对这位“荀氏麒麟子”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由衷叹服。
  
  阳曲这颗毒瘤被连根拔起,不仅意味着海量的财富和土地注入新政,更意味着张显的权威和对地方豪强的铁腕。
  
  动兵你们动不过我,动规则你们同样动不过我!
  
  两刀其下,精准要害。
  
  荀彧轻描淡写的一句“大局已定”,背后是环环相扣的谋算、对人心的精准把握以及对时机的完美拿捏。
  
  太原郡,乃至整个并州的风向,从阳曲张氏轰然倒塌的这一刻起,已然彻底改变。
  
  荀彧将那份记录着阳曲惊人收获与张裕滔天罪行的文卷轻轻置于案上,烛光在素绢上跳跃,映着他沉静的面容。
  
  他转向王烈与陈纪,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
  
  “王公,元方兄。
  
  阳曲尘埃落定张裕伏法,其不义之财尽入府库,其盘剥之田亩重归公册,此役所获加之主公交代的王氏之财,实为新政之甘霖。
  
  然,破旧之后,立新为要,秋收即在眼前,农闲将至时不我待。”
  
  他手指轻点案上并州舆图、
  
  “其一,劝课农桑,为当务之急。
  
  王公德高望重,掌教化之责,当速拟《劝农令》。
  
  以张氏、王氏抄没之田产中,划出部分上等良田,优先租赁于无地、少地之赤贫佃户。
  
  仿虑虒旧例:郡府无偿提供耕牛、铁制农具及部分良种,所产粮食,头年郡府摈弃所有苛捐杂税只取五成作为租赋,次年视年景再定。
  
  此为主公特意叮嘱的‘授田于民,轻赋养民’之策。
  
  告示需言明,此田非赐,乃租,意在助其安身立命,重燃生机。
  
  此令需由王公领衔,遣得力吏员分赴各乡宣讲,务必使妇孺皆知。”
  
  王烈闻言,捋须颔首,眼中精光闪动:“善!此乃固本培元之基,老夫当亲拟文告,以‘民生为本’之训导为引,令乡民知使君仁政,非止杀伐。”
  
  “其二,”荀彧目光转向陈纪,锐利如剑。
  
  “吏治澄清,刻不容缓,元方兄掌功曹,主吏员选举、考课,此乃政之筋骨。
  
  阳曲一案,牵连甚广,县衙胥吏大半与张氏有染,此时正是取出尾大不掉之良机!”
  
  他语气转冷:“当趁此雷霆之势,以阳曲为范,行‘三清’之策、
  
  一清冗员,凡涉张案、怠政无能、风评恶劣者,无论背景,一律革除!
  
  二清积弊,以阳曲抄没之行贿账册为据,彻查太原郡内各县长吏、胥吏,凡收受张氏、王氏贿赂、徇私枉法者,严惩不贷!
  
  三清选任,司法曹既立,需大量通晓律令、秉公无私之吏。
  
  元方兄当广开才路,不拘门第自寒门士子、良家子乃至军中识文断字之有功士卒中,公开考选,择优录用!”
  
  陈纪精神一振,挺直腰背:“纪,正有此意!”
  
  “只是,此举恐触动郡内其余豪强在县乡之根基阻力必大。”
  
  荀彧淡然一笑,那笑容里蕴含着掌控全局的自信与一丝冷冽:“阻力?阳曲张氏晋阳王氏都是前车之鉴,新政施行正需此等顽石砥砺锋芒。
  
  赵石在阳曲,便是悬在所有心怀叵测者头顶的利剑。
  
  元方兄放手施为,凡有阻挠新政、阳奉阴违、甚至串联对抗者,司法曹之铡刀正虚位以待!主公之意势必要荡平整个并州的腌臜之气!”
  
  陈纪眼中燃起锐意之火,他起身郑重拱手:“纪明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黄昏分界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夏若雪 傅廷修孟宁 李辰安钟离若水 陆长生叶秋白 长夜君主 天人图谱 末日乐园 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李辰安钟离若水 柯南里的捡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