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田里种出百万雄兵 > 第141章 :见闻

第141章 :见闻

第141章 :见闻 (第1/2页)
  
  张显摆摆手:“二位先生谬赞,虑虒草创一切皆在摸索,某深知一人之力有限,故求贤若渴,志才助我良多,今二位大才莅临,若能稍作盘桓指点一二,某感激不尽。”
  
  郭嘉稍显意动,他看向荀彧,却见后者仍是淡然自若的喝着茶水。
  
  他恍然,心中升起一抹苦涩,也对,颍川荀氏名望深厚,任何机会对荀氏子弟而言几乎都是触手可得。
  
  反而,对他跟志才兄长这样人来说,机会,才是难能可贵的。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他拱手郑重一礼。
  
  荀彧没有明确什么,只是微笑道:“那就叨扰张中郎几日了。”
  
  “何来叨扰!!”张显显得很高兴。
  
  一个就一个吧,荀彧他眼馋,但留不下就留不下他也不强求,况且即使留下,荀彧的君子之风从始至终。
  
  原本的历史里,他不死,曹操称王都很是艰难,忠君报国他没有做到,但直到死,他也一直都是汉臣。
  
  这样的人,他钦佩,但想走到一起很难。
  
  而郭嘉.
  
  是个人才,就是得好好调教调教才行。
  
  他嘴角带笑,稍显热情。
  
  “公至,你且先安排文若与奉孝住下,好生歇息,下午若无他事,可带二位随意在城内走走看看,不必拘束。”
  
  “诺!”韩暨笑着应下。
  
  二人也皆是点头没有拒绝。
  
  午后的阳光依旧炽烈,虑虒城内的喧嚣却带着一种蓬勃的生命力。
  
  韩暨身着素色文士袍,举止温雅,亲自陪同荀彧与郭嘉二人,谢绝了车马仪仗,选择了最接地气的方式,步行,去触摸这座边城最真实的点点滴滴。
  
  “文若兄,奉孝,请随我来。”
  
  韩暨引路,笑容和煦:“虑虒城小,胜在规整,主公初来时便重新规划了坊市街道,力求便利整洁。”
  
  他们拐入了一条相对宽阔的主街,并非商肆最集中的地方,但两旁店铺林立,行人络绎不绝。
  
  “韩长史!”
  
  “韩长史。”
  
  “哟,韩长史,吃了吗?”
  
  一路所过,虑虒县的百姓商户多是对这位时常抛头露面的韩长史熟络,招呼声中也都多是真挚。
  
  “公至兄名声甚好啊。”
  
  荀彧一旁浅笑,调侃着轻声道。
  
  韩暨一边点头回应,一边也是解释:“自古民众皆是如此,你真心待其,其便真心待你,你是没见过我家主公出巡,他若是出来,这条街都会被挤的满当。”
  
  “怪不得我见张中郎是想亲自来的,但出门临了又退了回去处理公务,原来如此。”
  
  郭嘉哈哈大笑了起来。
  
  几人步履,不快不慢,如踏春一般缓步着行进。
  
  走到一处,韩暨伸手前指前方一片排着二三十人队伍的地方说道:“那边就是这条街坊的工分兑换处。”
  
  几人近前,站在街道对面看去,只见如同寻常粮店的店内整齐堆放着麻袋装的粟米、麦子,还有成筐的豆类。
  
  柜台上,伙计正用木斗给人量取粮食。
  
  一个穿着粗布短褐、像是矿工的汉子,将工分牌交给柜台后的账房。账房接过,仔细核对木牌上的刻痕与手中厚厚的账册记录,确认无误后。
  
  便问向那汉子:“记工分三百二十,可换粟米一斛三斗半,你要多少?”
  
  一斛就是一石,这汉子攒了三百多的工分能换一石多的粮食,比起粟米价格一石快四百多钱了,这工分的价值明显更大。
  
  那汉子挠了挠头笑道:“某全换了带回去给爹娘乐呵乐呵。”
  
  “得嘞~”
  
  一旁伙计闻言麻利地量好米,倒入汉子自带的布袋中。
  
  郭嘉饶有兴致地凑近观察那工分牌和账册。
  
  那账房显然也是认识韩暨,见其没有意见便也大方的将纸质的账簿给那郭嘉看了。
  
  看过一阵后郭嘉回返问道:“韩长史,这工分记录,又如何确保不被伪造?”
  
  韩暨耐心解释:“工分牌本身只是凭证,核心记录在工曹的‘工分总册’上。
  
  每个记工每日下工后,都需将当日所辖工人所得工分汇总报至工曹,由专人录入总册。
  
  工人凭牌兑换时,账房需核对总册记录,确认无误方能兑换,至于伪造.”
  
  他微微一笑拿起旁边一块空白的木牌,指着边缘一处不起眼的刻痕。
  
  “每块工分牌发放时,都由工曹吏员用特制工具留下暗记,且编号与总册对应,极难仿制,再者,伪造工分,形同盗窃官粮,处罚以死罪起。”
  
  荀彧在一旁默默点头,这制度设计,虽显繁琐,却能在钱币不足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障公平和秩序。
  
  几人又是看了一阵,荀彧跟郭嘉也没想到,看人拿米装米背米原来也能让人看得津津有味,若不是韩暨出声提醒,他俩肯定还能再看一会。
  
  转过街角,一股淡淡的草药香飘来,一间挂着“仁心堂”匾额的药铺前,也排着队伍。
  
  铺内坐堂的是几位年纪不算太大的郎中。
  
  柜台后,伙计忙着抓药、捣药。
  
  “这是虑虒最大的药铺,也是县衙指定的能用工分的药铺。”韩暨介绍。
  
  “坐堂的主医唐医师,医术精湛,是跟主公一齐从常山来的大医。
  
  虑虒多矿工、筑城工,易有跌打损伤、热症暑病都可以来这里就医。
  
  县衙规定,凡持有工分牌的在册工人及其直系亲眷,凭工曹出具的证明,可在此享受诊金减半,部分常用药材也按成本价供应,若遇工伤,则由县衙工坊全额承担医药费。”
  
  正说着,一个手臂缠着渗血布条、穿着建筑坊号衣的汉子,在一个同伴的搀扶下走进来,直接走向柜台,亮出一块特殊的木牌和一张纸条。
  
  伙计验看后,立刻招呼学徒:“快,带这位工友去后面,请唐医师优先处理!”
  
  荀彧眼神微动:“此等举措,虽耗钱粮,却可收拢人心,凝聚民力,使劳作者无后顾之忧。”
  
  韩暨点头:“主公常说,人乃根本,若无强健之民,何来强盛虑虒?此乃固本之策。”
  
  “越是简单的计策就越是良策。”郭嘉由衷佩服的说道。
  
  他们一路继续走走停停,出乎荀彧郭嘉的预料,明明是一座不大的县城,他们却是半天都没看出城去。
  
  临近傍晚,一些小食摊也开始支起炉灶。
  
  一个卖“胡饼”的摊子前围了不少人。
  
  摊主是个边塞汉子的打扮,动作麻利地将面团贴在炉壁上,不一会便烤得焦香四溢。
  
  旁边还有卖煮豆羹、蒸饼的摊子,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郭嘉频频往那边看去,韩暨微微一笑,便也带着人往那走。
  
  “虑虒流民汇聚,各地风味小吃也就多了起来。”
  
  韩暨笑道:“只要干净卫生,按时缴纳市税,县衙是鼓励的,奉孝若有兴趣,稍后可尝尝这胡饼,别有一番风味。”
  
  郭嘉确实有些意动,但目光却被街角一处不起眼但很干净的小砖房吸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黄昏分界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夏若雪 傅廷修孟宁 李辰安钟离若水 陆长生叶秋白 长夜君主 天人图谱 末日乐园 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李辰安钟离若水 柯南里的捡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