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诡三国 > 第3744章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

第3744章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

第3744章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 (第2/2页)
  
  『何谓「士」?论语子贡有问,「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答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又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斐潜说完,停顿了片刻,似乎是在叹息,也似乎是在感慨。
  
  春秋战国之时,就已经对于『士』,或者由『士』这种身份所代表的官职,所承担的管理者职责,进行了前瞻性的概论,阐述,以及引申……
  
  后世教员开创的『民主集中』,无疑是意识形态的领先,可到了后面在某些蠹虫操作之下,民主渐渐地沦为形式,集中则是被不断的强调加强。
  
  斐潜摇了摇头,感慨而道:『可见夫子论士,首重德行担当,次重信义实践!岂是以所操之业分高下?农学士,精研稼穑,使万民饱食,此非大德?工学士,巧夺天工,筑城修渠,利国利民,此非大义?医师悬壶,活人性命,功德无量,岂逊于空谈仁义者?管子有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若天下农学士辈出,使仓廪常实;工学士巧思,使器用便利;医师仁术,使生民康健……则「礼节」「荣辱」自在其中!此等专才,以其实学践行大道,泽被苍生,方为真「士」!岂不比那些只知皓首穷经、不通实务,甚或结党营私、盘剥黎庶的「清流」更配称「士」乎?』
  
  『至于「利」之惑,更不足虑!朝廷取士,当唯才是举,唯德是依,唯效是瞻!农学士若能使亩产倍增,当厚其俸,彰其名!工学士若能创新器利万民,当赐其爵,显其荣!其「利」其「名」,皆源于实绩,源于对社稷生民之贡献!此乃正大光明之「利」,有何不可?』
  
  斐潜想到了后世对于稻下公豪车的污秽之论,简直是忍不住摇头苦笑!
  
  一辆车都不如一块表!
  
  稻下公只是摸一下,就被键盘侠口诛笔伐,连换个手机还有键盘侠咒其暴毙!
  
  此等键盘侠之言行,是何等之愚蠢,又是何等之悲哀!
  
  斐潜叹息了一声,『若守土牧民之官,仍觉其职为「苦差」,那必是其才不配位,德不堪任!真正有担当、有抱负者,见民生凋敝得以复苏,见百业因己而兴,此等成就与欣慰,岂是区区俸禄可比?孟子云「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吾今增一乐:「见万民因吾之政而富足安乐」,此乐方为君子至乐也!』
  
  人都有私欲,这是不能否认的,也是客观存在,也无需指责。
  
  『官』是公权力!
  
  以公权力行私欲者,不管是明面上的还是暗地里的,都是对于万民的亵渎!
  
  而封建王朝之中,以公权力掩盖私欲,甚至为了私欲保驾护航者,已经成为了官场惯例!
  
  如今,斐潜重新定义了『士』的精神内核与社会价值,将『士』和『官』彻底划分出来,将『贡献』与『实效』作为衡量标准,彻底动摇了『学而优则仕』的单一价值体系,为多元化晋升和社会尊荣铺开了一条新道路。
  
  当然,当下只是新路而已,或者说,只是一个方向。
  
  想要走的开,走得平,还有相当多的事情要做……
  
  至少路上的那些荆棘,就不会轻易让开。
  
  庞统闻言,只觉得胸中块垒尽消,更觉得斐潜所论,宛如洪钟大吕,涤荡着他心中残存的陈腐之见,不由得抚掌而赞道:『主公之论,如拨云见日!此方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之真义!妙哉!妙哉!』
  
  两人相视而笑。
  
  片刻之后,庞统挑了挑眉毛,又是问道:『主公,某还有一问……若依此策,「扩地增技」相辅而行……技愈精,则地力愈增,所养之民愈众;民愈众,则需技愈精,所求之地亦愈广……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则我华夏未来之势……莫非……莫非将如昔年之周室,裂土分封已不足应其需?而需效仿秦开百越、汉通西域,行那囊括寰宇、协和万邦之业乎?』
  
  斐潜眯了眯眼,慨然而道:『然也!』
  
  庞统不愧是大汉当下顶级的智者,他察觉到了那个隐藏在『扩地增技』理论背后的终极可能……
  
  外扩形态的帝国!
  
  小农经济的核心是内卷化,土地有限导致的技术需求上限极低。
  
  而斐潜的体系,通过技术持续进步,不断突破土地承载极限,必然导致对更多土地、资源、市场的渴望,从而在逻辑上指向了外向的、扩张性的帝国模式,与封闭内敛的小农经济截然不同!
  
  『禹贡所载,九州攸同,四隩既宅。然禹迹之外,果真荒芜乎?昔穆天子西巡,见昆仑之丘,瑶池之水;楚人南征,有苍梧之野,洞庭之波;秦人北拓,收河南之地,置九原之郡;汉武东指,楼船横海,置乐浪四郡!此皆先王先民,以脚步丈量,以血汗开拓之疆!《山海经》所志,荒诞乎?抑或先民筚路蓝缕之实录乎?』
  
  后世总有些键盘侠表示中原之外皆为蛮夷,荒漠之地取之何用,交通不便管辖不及云云,但是看看华夏祖辈之壮举,就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脸再称呼自己是炎黄子孙?
  
  若炎黄就只想着窝里横,就守着大河支流过活,那么还能衍生出后世的这些键盘侠么?
  
  『吾所谓「扩地」,非仅止于恢复两汉旧疆!「增技」之功,岂为固守一隅?火器之利,非独破城;舟船之坚,非仅渡河;驰道之便,非为游赏!墨子云「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欲富、欲众、欲治,仅守禹迹,岂能长久?百工之巧思,农学之精进,需新土以验其效;生民之繁衍,货殖之流通,需阔野以容其昌!西域沃土,可植嘉禾;岭南湿热,宜种稻蔗;漠北草原,广牧牛马;东海之外,更有大洲!此皆天赐之资,待有德有力者取之!』
  
  斐潜声音渐渐地拔高,宛如带着一种开天辟地的力量,『昔孔子作《春秋》,大一统也。然此「一统」,岂是画地为牢?当如星火燎原,泽被八荒!』
  
  『吾辈当承先贤之志,秉格物致用之精神,持分职专司之利器,行协和万邦之大道!使吾华夏之农法,教化远夷,变榛莽为良田;吾华夏之工巧,惠及四邻,易陋器为精工;吾华夏之医道,拯救疠疫,活生灵于绝境;吾华夏之文字,传播仁德,启蒙昧于鸿荒!』
  
  『此非侵凌掠夺,实乃授人以渔,共享太平!礼记所云,大同之世,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如今,岂能独善其身于禹甸?当推己及人,达于寰宇!使普天之下,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沐华夏文明之光,共遵礼乐仁德之教!此方为「扩地增技」之终要,亦为吾辈肩负之天命是也!』
  
  庞统几乎是蹦将起来,不仅是脸上眉毛胡子抖动,就连下巴也在抖,『主公!主公啊!此论……此论,等等,待我取笔墨记下!定要檄发天下!檄发天下!』
  
  斐潜描绘的,已经并非是寻常的王朝霸业,而是一幅以先进技术与高效治理为引擎,以文明输出为纽带,构建世界性秩序的宏伟蓝图!
  
  这已经远远的超出了当下封建王朝之中单纯的治国制度,甚至可以演变成为……
  
  一种信仰?
  
  而且这也彻底颠覆了『中国而夷狄则夷狄之』的华夷观,也同时超越了之后封建王朝,汉武唐宗那种以军事威慑和朝贡体系为主的传统帝国模式。
  
  这是一种基于技术代差、制度优势和文明吸引力的『软殖民』帝国模式。
  
  斐潜之前在西域,在雪区逐步推行试验,在关中并北陇右的『分职专司』体系下培养出的农学士、工学士、医师、探险家、管理者……
  
  将渐渐地,成为开拓新土、传播文明的先锋!
  
  而军功爵制度,也将方向从『裂土封侯』转向了『域外拓疆』,为那些渴望土地和功业的将士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只要核心不朽,则帝国永存!
  
  当然,必有键盘侠会嗤笑,表示怎么可能不朽云云……
  
  但是又有何妨?
  
  就像是炎黄走出了大河支流的第一步,也就意味着华夏大一统的趋势开始运转起来。
  
  而现在,只要斐潜推动了大汉越过西域,雄踞北漠,开辟南疆,横征东海,那么自然就有后来者会走的更远!
  
  前路漫漫,荆棘载途,然今所立之基,所点之火,便是那照亮漫漫长夜,破开万古迷障的第一缕光,或有一日,终成金石之音,惊天动地,响彻寰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黄昏分界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夏若雪 傅廷修孟宁 李辰安钟离若水 陆长生叶秋白 长夜君主 天人图谱 末日乐园 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李辰安钟离若水 柯南里的捡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