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0259章: 兵与将的鸿沟!精武卫与精武学院

第0259章: 兵与将的鸿沟!精武卫与精武学院

第0259章: 兵与将的鸿沟!精武卫与精武学院 (第2/2页)
  
  那些想塞关系户的武官们,绝对想不到此事也能让朝廷对他们进行考察,过于徇私者,肯定是要被朝廷责罚的。
  
  “准!”小万历脆声说道。
  
  仅管这些兵卒数日饭食,消耗不了多少钱,且还能看一看九边总兵的无私程度,小万历觉得非常值得。
  
  ……
  
  两日后。
  
  小万历令沈念草拟的《精武学院练将策》完成,而后将其送到了内阁。
  
  此策,实乃小万历首次提出的改革之策。
  
  他意在亲力亲为,但具体细则还是要内阁三大阁老过目。
  
  小万历将自己定为精武学院院长,将兵卒当作学员培养,承诺每月将不少于两次在精武学院检阅。
  
  总教习由英国公张溶担任。
  
  张溶近年来虽主要负责朝廷的祭祀礼制之事,但毕竟出身于勋贵之家,又在五军都督府任职近二十年,比任何人都知当下大明的练兵总则。
  
  他任总教习,镇得住武将,也能免于让一些吹毛求疵的文官找茬。
  
  副总教习除了兵部左侍郎梁梦龙和左军都督府骁骑右卫副指挥使周林山外,还有一个令张居正、殷正茂、申时行三人都意想不到但颇为惊喜的人物。
  
  户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讲学士,沈念。
  
  小万历称:沈念虽非武官又不在兵部,但擅于讲学,擅于讲忠君爱民之道。
  
  有沈念在,精武学院的兵卒才能建立忠君报国之大志,才能拥有大明将帅应有的精气神儿。
  
  此外,小万历还安排了军阵教习、骑射教习、火器教习等等,全是从军中挑选的能力最佳之武将。
  
  ……
  
  内阁值房内。
  
  张居正、殷正茂、申时行看完这份《精武学院练将策》后,脸上都流露出一抹笑意。
  
  起初,小万历初提筹建内操军之时,三人气得要死,觉得小万历在胡闹。
  
  但经沈念的改版,三人越发觉得这已不是小万历的任性之举,而是确实能够改变大明的军伍实力的良策。
  
  自张居正担任首辅后,其改革的精力全都放在丰盈国库,肃清吏治之上,对军伍的改革仅有军田改革与官员的考绩,但在如何提高军伍实力上,张居正思考的是比较少的。
  
  而今,此策圆满地补上了这一环。
  
  殷正茂开口道:“张阁老,此策没有内阁参与,略显遗憾,但以后对我朝军事能力的提升绝对是显而易见的。”
  
  张居正轻捋过腹长须,微微摇头。
  
  “没有内阁参与,我觉得反而更好,陛下长大了,若常有《精武学院练将策》这类良策出现,我便能回江陵养老了。我借用子珩的一句话来讲,万历新政就应该是万历新政,而非我张居正新政,如此,新政方可长久,而非人亡政息!”
  
  当下的张居正虽仍是柄国权臣。
  
  但是他不得不承认,由小万历提出新策比他提出新策更具有生命力。
  
  大明自开国以来,向来都是天子集权,臣再有手段,也比不上君之权威。
  
  殷正茂与申时行都认可地点了点头,凡事由皇帝牵头,才名正言顺,才能施行得更加顺利。
  
  申时行感叹道:“这几日,可是将子珩累得不轻,陛下若无他引导,这次内操军事件恐怕又要搞得朝堂君臣对立了!”
  
  “能者多劳嘛!精武学院有子珩在,就不会走歪路,子珩讲话,老夫都爱听!子珩的一些言论以及曾在内书堂的一些讲义,当下在全国书市畅销,比那位晚节不保的文宗著作都畅销!”殷正茂笑着说道。
  
  张居正听到殷正茂讥讽王世贞,总是面无表情的脸上也露出一抹灿烂的笑容。
  
  王世贞致仕后,已然成为张居正的最大黑粉。
  
  其在家著史,定然没少抨击张居正。
  
  但经过他拜师昙阳子之事后,他名声大损,很多年轻学子已不相信他的言论了。
  
  而令张居正还感到宽心的是,他一直担心小万历会学嘉靖皇帝那般不理朝事或如隆庆皇帝那般好色误朝。
  
  但而今的小万历对理政有着浓厚的兴趣,这让张居正很安心。
  
  ……
  
  五月二十八日,午后。
  
  王锡爵的二女儿王桂(字焘贞),即昙阳子,被王家人接到了京师。
  
  因她是出家人,并未选择居住在王锡爵的府邸,而是住在京西的一座道观内。
  
  她见到王锡爵,就如同见到陌生人一般。
  
  而王锡爵见到她后,只看到了一个身材消瘦、面色泛黄的可怜女儿,并未在她身上感受到任何道家之气。
  
  如沈念猜测的一样。
  
  自打她“为夫守节,贞烈成仙”的名头被太仓王氏传出后,她便对这个世界彻底绝望。
  
  她的脑海里产生了幻觉,故而才有一番胡言乱语的修道之说。
  
  当下,王锡爵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缓和父女之间的关系,即使女儿不愿还俗,他也不希望女儿因修道辟谷绝食而丢掉性命。
  
  小万历也命御医为她诊病,开了一些安神的药方,希望她早日能恢复身体,入世变得开朗起来。
  
  ……
  
  六月十二日。
  
  三千五百四十二名来自九边重镇的兵卒齐聚于京郊军营。
  
  这些兵卒,至少拥有三年入伍经验,最小者十九岁,最大者二十九岁,几乎全是军户出身,有普通边兵,有小旗、总旗等基层武官,也有百户这类世袭武官。
  
  这些人全都识字,但文化水平相差仍然较大。
  
  有人只是读过两年私塾,认识日常用字,而有人则是熟读兵书,能说擅写。
  
  朝廷选拔时,之所以没有将识字水平作为门槛限制,是因若选三十岁下通晓四书五经者,再加上其它标准,莫说一千兵卒,连五百兵卒都不一定凑得齐。
  
  当下大明的卫所制度已近崩坏。
  
  大多数士兵都是军官手里的苦力与长工,外加北境几乎无战,普通士兵根本无法通过军功晋升。
  
  将与兵之间,有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强如戚继光,也非普通军户出身。
  
  其世袭将门,博通经史,袭父职直接任登州卫指挥佥事,若他是一个大头兵,没准儿当下只是一名给战马喂草料的老兵,根本不可能有当下的身份地位。
  
  如今,精武学院的设立无疑给了诸多无出身的兵卒成为将帅的机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黄昏分界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夏若雪 傅廷修孟宁 李辰安钟离若水 陆长生叶秋白 长夜君主 天人图谱 末日乐园 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李辰安钟离若水 柯南里的捡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