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在这儿等着呢 (第2/2页)
他叹了口气:“在真形教里,急不得啊。急了也没用。对寻常人来说一切都是按着规矩来、论资排辈。修行也是一样。”
孔幼心也只能再“啊”了一声,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周襄说的跟她原本想的全然不同。
“是不是觉得很没意思了?”周襄微微笑了。他的瞳仁不是黑色,而是褐色的。这叫他的眼神看起来很和气,“资质好的不会来不动山的,资质差的也不会。你们这些人将来应该都会修到炼神,不大可能修到还虚。到了炼神,就每天在这山上熬着吧,熬上百来年,寿元耗尽了,本堂就像这回一样,再选些新的道徒入门。”
孔幼心想要掩饰自己的失望,但这对她这种年纪的女孩来说太难了。
周襄眯起眼睛看看她:“在外面就不同喽。”
这回是第三次跟师父说话。但孔幼心慢慢地不紧张、不畏惧了。不动山上的同门都很和善,看来师父也是一样的。她胆子大了起来——明知道是忌讳、不该问,可还是问了:“师父,外面怎么不同了?”
“外面啊,修的是太一教的功法。太一教炼体,是有些法门能叫人的界限再高一点的。他们太一教修的剑就是这样。最近还有个血神教——听说过吗?”
孔幼心摇头。
“血神教也是一样,能叫人突破那个界限。孔幼心,你修道是想要求长生,还是想要去妙境?”
在教区之内,这也是一个极犯忌讳的问题。就好像在三千年前的时候有人问,你做官是想要求富贵,还是为了陛下?
孔幼心想了又想,到底还是说:“我不知道……我还没想过要去妙境的事情,我就是想活得久一点,也许就能想明白了。”
周襄放开被子,叫它们滑落在身边,朝他一点:“好。看来你很适合跟我到外面去。”
孔幼心又愣了:“外面?”
周襄笑着看她:“对,教区之外。要是能去,要是能叫你不仅仅修到炼神,还能修到还虚、合道,你想不想去?”
孔幼心垂下脸,往两旁瞥了瞥。她现在不知道师父是在随意问,还是在试自己的心性了。想了想,只说:“师父,我们不是不能到外面去吗?本教跟外面有约定,三十年之内不出教区的。”
“徐倩跟你说了那三十七位老祖宗要寂灭的事情了没有?”
“……嗯。”
“教里要对付太一教,血神教也要对付太一教。可惜如今域外天魔降世了,就无法再等三十年了。可约定是规矩,六部大帝以身合道,也是规矩。用大帝名号说出来的规矩,就必然是要守的,连大帝都不能不守,要不然就是反噬自身。”
“所以六部的合道老祖宗们以身牺牲,要用寂灭之后的遗蜕帮一帮血神教对付天魔。这些遗蜕呢,总要有人送出去——这个人就是为师。所以为师就要出教区了。不过我缺个人作伴解闷,又常在净月潭看见你,知道你跟别的道徒是不同的。那么孔幼心,你愿意跟我一起出教区去吗?”
愿不愿意?她不知道!她怎么可能知道,怎么做决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
孔幼心就只能怔怔地看着周襄,说不出话。隔了一会儿才忽然想到:“可……可是师父,你和我,不也是教区里的人吗?不也是玄教弟子吗?我们也不能出去的啊!那我们是要叛教吗……不对,叛教也是不能出去的啊……”
周襄忽然从榻上跳下来:“把药放在那儿,跟我来。”
他抬脚走了出去,孔幼心只能连忙把托盘放在地上,跟了过去,然后意识到周襄是要带她上山——不动山的“上山”,本教祖师爷周尔飞升得道的“上山”。
周襄在前面走得很快,孔幼心要近乎小跑才跟得上。她想过许多次“上山”会是什么样子,但在经过山门之后,发现一路上都很荒。这是一种未经人工修整的荒,与她平日里所处的环境截然不同。
最初山路两边还有蔓生的草木,渐渐的草木不见了,只剩下裸露的土地、石块。地面好像被天火淬炼过,焦黑,但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等跟着周襄疾走了两刻钟,终于到了山顶时,孔幼心看到全貌了。
跟她想的不一样,完全不一样……山顶就是一片黑色的、亮闪闪的平地,光秃秃的。在这片平地的正中有一座小小的房子,但说是房子太小,说是神龛又太大——比周襄的个头要高一点,覆着金色琉璃瓦的屋顶之下是四面墙。那墙像是暖厅的墙,其实是两扇对开的门。孔幼心觉得那无匾无额的小房子里可能只能蹲得下一个人……
祖师爷得道飞升的地方就是这样子?这就是祖师爷曾经的静堂?
周襄走到那小房子门前停住了,说:“过些日子,宗老们就要在这里寂灭,他们就要在这里拜我。孔幼心,有件事你没有好奇过,咱们不动山的静堂,怎么哪里都没有大帝的塑像或者画像?”
“因为大帝不许拜像,大帝是道运,是……”孔幼心愣了愣。她从前没想过这些事,现在回忆起来,上山之后也的确没有参拜过五岳真形大帝。她从前觉得是自己上山时日短,还没有经历过大礼、大典。可现在一想,好像也从来没有被要求向大帝祷祝、发愿心……
嘎吱一声响,周襄把面前的两扇门打开了,然后站在原地向里面看。
孔幼心往旁边挪了一步,也向里面看。
里面有两个东西。一个是一尊塑像,看起来已立在这里许多许多年,表面剥蚀,细节模糊,连鼻子都掉了。这尊塑像在屋子的正中。
它身前还有一个东西……初看的时候没分辨出来,再看才知道是什么了。那像是一具干尸,黑黝黝的皮肤完全贴着骨骼,瘦瘦小小的,低头盘坐在地上。
“这个是东皇太一。”周襄朝那塑像扬了扬下巴,“这个就是咱们的祖师爷,我的老祖宗,周尔的肉身遗蜕。”
“啊?!”孔幼心猛地避过脸去,不看那尊东皇太一的塑像。下一刻反应过来,一下子跪倒在地、对着祖师爷的遗蜕,不敢说话。
周襄大笑起来:“你是在拜太一,还是在拜祖师爷?”
孔幼心又慌了,连忙侧了身子,只对着周襄。
“起来吧。”周襄叹了口气,“其实你拜太一也没错。我是不动山静堂的堂主。但我这个堂,不是总坛那边坛下的诸堂,而就是这个——”
他指了指那间小屋子:“这间静堂的堂主。不动山上,我,你们,所有人,其实都不是教内弟子,不是五岳真形教的弟子,而该算是太一教弟子——自然不是如今这个太一教,而是祖师爷尚未成道时的那个太一教。”
孔幼心瞪大眼睛:“……为什么啊!?”
“因为祖师爷从前的确是太一教弟子,是业帝的弟子。祖师爷成道之后,成就真仙之后,也还是太一教弟子。不动山是祖师爷得道飞升之地,没错。但这个得道指的是证了真仙道。祖师爷证金仙道,创立五岳真形教的时候,就是在总坛那边了。”
“你们入门的第一课,就是叫你们恪守规矩。这也是规矩的一部分。不动山是五岳真形教祖庭,总坛那边的五岳山,则是五岳真形教的本庭。”
“所以,孔幼心,为师是太一教弟子,你们也是太一教弟子。为师可以经东陆、将三十七位宗老的遗蜕送去血神教,那里或许有你想要的东西——你这回要不要跟为师出去,历练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