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托马斯·布克:会赢的!(月初求月票) (第1/2页)
“失控的火箭也能开回来??小梦牛逼!!”
“许老板也牛逼!!”
“我就知道,许老板的项目,怎么可能失败?!”
“我第一次直观地感觉到,人工智能居然这么厉害!简直化腐朽为神奇!”
……
网友们终于回过神来,在直播间里疯狂夸赞小梦和许梦。
但航天相关的从业者们却明白:
这不只是许梦和小梦的功劳。
对这枚火箭进行改造的火箭工程师,同样功不可没!
传统的火箭发动机,虽然也能控制发动机喷口角度和燃料注入量,对推力的角度和大小进行调节,但不可能做到如此精细、迅捷的变化。
必然是工程师们对火箭发动机——以及整个姿态平衡系统做了全面适配和改造,才能支持小梦进行这种妙到毫巅的细腻操作!
不然就算小梦实时计算能力再强,筑梦的超级服务器延迟再低,没有接入端口和姿态数据回馈,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只是很可惜:筑梦的直播再怎么清晰,也只是给大家看一下火箭的造型。
不可能把镜头怼到火箭里面,给全世界观众看看火箭里面的构造。
更不可能公开展示工程师们对火箭做了哪些改造。
即使现在全世界都找不到第二个拥有小梦这样实力的人工智能,这些改造的细节和思路,也仍旧需要严格保密。
为了确保这一点,最近一周所有跟许梦说过话的工程师,在结尾都会加几句话,叮嘱他注意保密。
——整个项目团队里,所有人都习惯了守口如瓶、坚守保密原则,唯独许梦例外。
更难搞的是:万一他的真不小心泄露秘密,也没人能拿他怎么样。
别说惩罚了,连批评教育都不会有。
于是大家都忍不住一遍遍叮嘱他……
……
观礼台处,看着火箭彻底安静下来,一辆辆摆渡车载着工程师们直奔成功回收的火箭,大家才终于回过神来。
激动、兴奋和劫后余生的感觉同时涌上心头。
欢呼的声音终于在人群中蔓延开来!
引导他们进入观礼台工作人员,也重新现身:
“第一次火箭发射和回收工作已经完成,大家可以稍事休息。”
她抬手示意观礼台侧面:“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零食和饮料,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自取。”
“想要回酒店休息也可以,摆渡车随时待命。”
“第二次发射将在两个小时后开始,大家不要错过时间。”
完成介绍后,她就笑着退开,把空间让给这些受邀的观众。
大家伙现在正是激动的时候,哪有心情回酒店休息?
有人端着望远镜,眺望远处的工作人员围着回收的火箭忙忙碌碌。
有人取一杯饮料,边喝边操作着手机发自拍炫耀。
有人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激动地聊个不停。
记者们盘着腿席地而坐,笔记本电脑放在腿上就开始写稿。
他们必须抓紧时间,趁着现在全网讨论的热度最高峰,获取尽可能多的流量与关注。
——
远在地球另一边的加利福尼亚。
边缘工业航天业务总部的一间办公室里,边缘工业创始人托马斯·布克和一众高层表情严肃地看着直播。
和网友们的不同之处在于:
他们的面前有两个直播窗口。
一个来自于筑梦的官方直播,另一个则来自于他们自己的光学和雷达遥感卫星。
边缘工业的卫星通讯网络,虽然还未达到托马斯“3万颗卫星覆盖全球”的雄心壮志,却已经几乎可以监控全球。
从许梦宣布自己要发射卫星开始,他们就调动大量卫星去寻找筑梦的火箭发射场。
许梦这边因为赶时间,发射场修建搞得声势浩大,并没有多少隐藏的意思。
给受邀玩家发邀请函和机票的时候,更是完全明牌。
托马斯·布克自然做出了针对性的调整——
从三天前起,就有一整组卫星接力监控,确保每时每刻都有至少六颗具备10厘米分辨率的遥感卫星从不同角度观察发射场,力求不错过任何一点细节。
今天正式发射开始前,更是亲身到场,和技术团队一起观看实时直播。
筑梦的人工智能将已经失控的火箭重新恢复平衡、顺利回收,让他们也十分惊讶。
他们已经尽可能高估小梦能起到的作用,可事到临头,小梦的表现还是让他们感到吃惊。
——他们都没有想到,夏国的火箭研发团队,居然为了让人工智能发挥最大潜力,对火箭进行了数字化改造!
火箭制造是一项十分精细的工作,任何改动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个搞不好,就可能“优化”变“劣化”,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就托马斯·布克对夏国航天工业的了解,那里的工程师们极其厌恶风险和失败,研发和改造火箭一直讲求循序渐进。
现在突然变得这么激进,一口气对火箭进行这样大规模的改造,着实让他们大吃一惊。
办公室里面面相觑半晌后,才有人不确定地说:
“因为虚拟世界的模拟测试和许梦无上限的资金后盾,让他们放开了手脚吗?”
没有人回应他。
但沉默就是一种默认。
托马斯·布克面无表情。
这当然是一个坏消息,但暂时还能承受。
反正边缘工业也被政府的要求,不能承接来自夏国的卫星发射业务。
就算筑梦可回收火箭发射成功,也不会直接影响边缘工业的火箭业务营收。
最多就是影响一下边缘工业的股价。
但反正现在股价已经跌到没眼看了,再跌也就那样。
真正能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是这枚火箭送到太空的东西——
筑梦的通讯卫星!
在另一个直播窗口中,筑梦的火箭整流罩层层分离,一颗颗通讯卫星有序脱离火箭,进入轨道。
坏消息。
托马斯·布克和工程师团队眉头紧皱。
许梦果然霸道,说550km,就550km!
丝毫没有因为商议失败就改变轨道高度。
更霸道的地方在于:
许梦很可能完全没把国际法放在眼里!
依据《外层空间条约》,发射卫星之前需要向联合国备案,并且向国际电信联盟申请轨道和频率资源,并且要遵循“先申报先使用”原则。
可550km高度的轨道,边缘工业已经申请了其中4.2万条!
靠着先发优势,他们几乎将最好的轨道资源全部占领。
如果筑梦只发射一两颗卫星,那确实可以避开已经被占领的轨道。
可实际情况显然不是这样!
在他们的卫星监测中,筑梦的火箭简直像蒲公英一样往外散卫星。
几秒功夫就撒出去十多颗了!
等好不容易结束后,他们仔细一数,这一枚火箭居然送上来足足36颗卫星!
36颗不算可怕。
可怕的是:今天筑梦要发射六枚火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