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 乾坤一号,再次点火! (第2/2页)
位置就安排在张志高的办公室。
摄像大哥很快就把机位架好,采访开始。
主持人:“张院士,我们注意到,最近几年可控核聚变领域在快速发展,竞争似乎到了白热化阶段,能请您给我们说说目前的局势吗。”
“总体来说,在现在的国际竞争格局里边,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夏国和米国,德国。三国领跑,但侧重不同,我国主要为磁约束托卡马克,米国侧重惯性约束托卡马克,德国仿星器技术。”
除了科学任务外,张志高也负责了这么多年的行政工作,深知公众舆论的重要性。
“第二梯队:欧洲其它国家、日韩等国家,他们以专项合作为主,例如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日国的JT-60SA装置”
“第三梯队,俄印等追赶国,虽然参与ITER分工,但自主项目进展较慢”
最后,张志高进行了个小结,“毫无疑问,聚变研究迎来‘黄金窗口期’,已经进入产业化冲刺阶段。第一座聚变电厂有望在2030年前投入运行,比原预期提前20年以上。”
“据我所知,这段时间HL-3M都在进行升级,您能给观众朋友们介绍介绍它现在的情况吗?”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
时间缓慢流逝。
主持人了解完HL-3M的情况,继续问下一个问题,“前段时间乾坤一号完成了三重乘积挑战,达到了劳森判据,有网友预计将会持续给我们带来惊喜,您对此怎么看?”
“乾坤一号是典型的球形托卡马克,大家可能对托卡马克装置的类型不清楚。当今世界上,主流的装置为环流三号、EAST这样传统型,对了,还有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
“球形的核心优势在于‘紧凑化+高稳定性’,工程简化,体积上仅仅是传统可控核聚变的十分之一,为聚变电站小型化提供可能,但.问题也就出现了。”
“体积小,在没有材料和技术革命的情况下,磁场强度受限,天生就决定了无法和传统托卡马克想必。”
“我们是不是可以把球形托卡马克看成传统托卡马克的简化版?”主持人问。
“从某些角度上说,你可以这么认为。”
“那您认为球形托卡马克有前景吗?”
“当然有。”
张志高很确定,微微停顿,话锋一转道:“球形托卡马克是聚变领域的‘后起之秀’,但真正地应用还需要时间积累,短时间内,传统托卡马克仍然会占据主流。”
“球形托卡马克还有太长的路要走。”
张志高说得挺畅快。
意思很明确,许青舟他们的装置现在没前途。
坦白来讲,是有针对性,但他所说的内容全部都基于数据。
说话直白点有错吗。
“有外界估计,乾坤一号下次实验,恐怕会将三乘积维持时间延长到10分钟以上,您怎么看。”
“可控核聚变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便是达到6分钟也是了不得的。”
张志高淡淡笑着。
先前,聚变三重峰达到2分钟。
就算那边变态一点,直接提升3倍,和他们这边也有差距。
也在这个时候,高马尾女孩凑过来,把手中的平板递给主持人。
当看到平板上的消息时,女主持人表情愣了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