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新主旧主 (第2/2页)
只是那捧着父亲头颅的双手,攥得更紧。
“长大了……”
是啊,长大了。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就有家。
父母在,他小鼍龙便是那横行无忌、有家可归的泾河恶少,可以在水府中肆意妄为,享受着父母的宠爱与庇护,无需担忧外界的风雨。
父母不在,就没家了。
他,泾河龙王最溺爱的幼子小鼍龙,终究不再是那个可以肆意妄为、有父亲兜底的恶龙少年了。
少年意气,终被残酷的现实碾得粉碎。
那无忧无虑、肆意妄为的恶龙少年,已然随着父亲那颗坠落的头颅,一同死去了。
也许……成长的代价,便是这般锥心刺骨,让人在痛苦与磨难中,被迫褪去稚嫩,学会成长。
也许,这世上的少年郎啊,总要有所失,方能……有所得吧。
……
小鼍龙为父亲泾河龙王敖渊守孝七日,便带着泾河龙宫仅存的一些家当,携着龟丞相龟六甲和一众泾河水府的残兵,投奔西海而去。
……
而泾河老龙王敖渊已死。
泾河龙王的位置,就空了出来。
国不可一日无君,水府不可一日无主。
长安的雨,还是需要长安八河的龙王去下的。
不过。
眼下,泾河龙王的位置,是个烫手山芋,虽位高权重,但泾河龙王敖渊之死,却透着诸多蹊跷。
泾河龙王,死的实在蹊跷啊!
泾河龙王敖渊,堂堂天庭司雨大龙神兼八河都总管,却下错了雨?
故而,大多数南赡部洲的湖龙王、河龙王、江龙王等龙王,皆对此位避之不及,把其当成一个烫手之山芋,唯恐沾之即惹祸上身。
而济水龙王为四渎龙神。
没有权势,洞庭龙王如何接回女儿敖琼芷回家?
正如洞庭龙女血书所述:
“不孝女琼芷,泣血百拜父王母后座前。”
“儿深负慈恩,流落异乡,身陷,形同刍狗!”
“碎儿龙珠,封儿法力,剥儿霓裳,贬儿牧羝!”
“更辱我洞庭忠婢,抽其龙髓,灭其灵智,尽化为羊,零落草莽,生啖凡草,永坠畜生!”
“儿身如飘蓬,心如死灰,唯念高堂垂怜,发兵相救!”
……
为了救女儿脱离苦海。
洞庭龙王敖廷得知泾河龙王敖渊已经伏诛,泾河水府无主,且暂时无人敢接手这个烫手山芋后,眼中精光一闪。
毕竟,泾河龙王敖渊到底是怎么死的?
其中蹊跷,他还是知道的。
洞庭湖龙王敖廷,上下奔走了一番,取出了洞庭龙宫珍藏的“九窍玲珑石”、“万年水魄珠”……各种奇珍异宝,用以上下打点天庭水部。
……
三界之中。
在地府,有钱能使鬼推磨,能保你下辈子继续投个好胎,享那人间富贵。
在灵山,有钱能让如来佛祖去你家念经,为你祈福消灾,保你一生平安。
在人间,有钱可以买官,谋那荣华富贵。
所以,穷者愈穷,富者愈富。
而在天庭,亦是如此,钱到位了,一切都好办。
在洞庭龙王敖廷的一番上下打点之下,凭借着这些厚礼与洞庭龙族的影响力,洞庭龙王敖廷终于成功兼任了泾河龙王之职。
自此。
原洞庭龙王敖廷,掌洞庭湖水脉,又身兼“长安八河龙王”之重任,成为了“新一任”的泾河龙王。
……
在天庭和灵山的体制之内。
实力之强,有时亦难敌权势之盛。
有实力的人,虽可于荒野山林称雄,于江湖水泽称霸,然在天庭与灵山那等严密有序、等级森严之体制中,却不能独占鳌头、为所欲为。
除非你的实力,可以打破天庭和灵山的体制规则,可以“改天换地”。
否则,你就得屈服于体制内的权势之下。
英雄豪杰,纵有千般豪情、万般壮志,在权力面前,也是拗不过的。
英雄豪杰,在权力面前是什么啊?
那只是权力的工具。
那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豹子头林冲”,很能打,武艺超群,有万夫不挡之勇,于沙场之上可纵横捭阖、所向披靡。
可是林冲没有权势,就连自己妻儿老小都保护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被人侮辱、欺凌,徒留满腔悲愤与无奈。
权势在手。
英雄,也得向权势低头。
且看那“许仕林救母白素贞”之事。
法海神通广大,法力无比,能压得了千年蛇妖白素贞,使其被困雷峰塔下,不得自由;亦能阻拦得了许仕林,令其难以靠近母亲半步。
而许仕林一个文人,没什么武力。
然当许仕林高中新科状元,权势加身之时,法海在权势面前,亦不得不低头让步,任由许仕林救母而去。
什么是权势?
这就是权势!
法海能降妖除魔,但也须对权势低头。
不然,其金山寺香火难续,别想再在这世间立足开坛。
你若是不想落草为寇,如梁山水泊的好汉们一般,干那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生意,整日提心吊胆、漂泊无依。
你若是还想在天庭和灵山的体系内混,就得遵从这套规则。
……
有道是:
“趁他病,要他命!”
在上风的时候,一定要果断出手。
原洞庭湖龙王敖廷兼任泾河龙王之后,一跃成为统御“一湖八河”的龙王。
其麾下水域广袤,水族众多。
权势大涨。
敖廷直接派遣水兵,浩浩荡荡前往济水水府要人,欲接女儿敖琼芷回家。
并准备好了济水龙王小骊龙的许多把柄。
那济水龙王小骊龙,闻得洞庭水兵来袭,心中先自慌了三分。
他自知这骗婚之举,有些理亏,心虚不已。
加之前时,父亲泾河龙王敖渊因罪被诛,刚死不久,自身亦如那无根之浮萍,难保周全。
更兼自己家中丑事,如自己的龙阳之癖,贪墨天庭贡品……皆被洞庭龙王敖廷握于手中。
若洞庭龙王敖廷将这些事公之于众,自己必将身败名裂,遭水族唾弃。
于是。
无奈之下,济水龙王小骊龙只得乖乖写了“和离书”,放了那洞庭龙女敖琼芷(昔日牧羊女)回府。
自古以来,婚嫁易,和离难。
于古代之时,婚嫁多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在婚前往往互不相识,直至洞房花烛之夜,方知对方模样性情。
故而,婚后的生活,很难说。
和离之事,更是千难万难。
自此。
洞庭龙女敖琼芷终于摆脱了济水龙宫的枷锁,恢复了自由身,和济水龙王小骊龙再无任何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