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后话 (第2/2页)
一个是因为秦国文武矛盾太深的缘故,秦国这些年,厉兵秣马,本就国库吃紧,虽说灭了吴国后得到了丰厚的红利,但首先,灭吴本身就耗了不少国力,加上赫连楼芳的揭竿而起,就像一根导火索,直接点燃了吴国故地这个不稳定的火药桶,一下子是处处起火,不是今天这里冒出暴民袭城的事情,就是那里冒出官员被刺的事情,整个吴地一团乱,再加上赫连楼芳终于说通了原县连氏,又有了从西楚偷渡过来的兵甲和大笔银钱支撑,新组建的剑勇军已经初见规模,在与秦国派出的围巢军队的战斗中,一战逞威,吸引了很多想要复国的吴国人去投奔。
这就导致秦国必须花费更大精力去灭掉这支引火的叛军,军费支出自然直线看涨,在国库本来就不够丰盈的情况下,付赤川还拿出钱来办什么华而不实的文会,修什么没人来的书院,这在秦国司马府的那些武将们看来,简直就是浪费钱粮,不知所谓,自然要想方设法的从中搞破坏。
再一个,就是秦皇赵昊本身也不怎么支持付赤川,自从察觉到沈碧空还活在这个世上,赵昊就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中,夜难安枕,对那些所谓的士子,他起了深深的防范心,谁知道付赤川招来的这些人里头,有没有沈碧空的暗子?
就连付赤川本人,都被赵昊纳入了怀疑名单。君臣相疑,朝中又有扯后腿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付赤川就是有三头六臂,也难有施为。
于是越发的就没有士人肯到秦国来效力了,此消彼长之下,西楚倒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人才,一时间,竟有了人才如过江之鲫随手可捞的迹象,简直差点没把韩察乐坏了。现在他再不愁人才不够用,只愁可用之人太多了,该往哪儿安排。
然而晋王却日渐阴沉下去,“刺秦”案发,西楚使节团被秦国龙骠骑押解出境,两国联姻的事,自然就此搁浅,赵汶庆却是懂得看风头,知道事情不成,他再留在西楚也毫无意义,已经数度向西楚皇上表辞行,却都被强力挽留了下来。
凌寒当然不能轻易放秦国使节团回去,秦皇那么不给面子,把西楚使节团押送出境,他自然也要扣下秦国使节团,还以颜色。
赵汶庆自个儿心虚,又是个纸老虎脾气,最是怕死,甚至生出了把赵沉香押在西楚为质,请西楚皇放他回秦的念头。
结果他还没来得及暗搓搓的把这念头跟西楚皇通气,倒是先让赵沉香看出来了,然后有一天赵沉香借口跟晋王去狩猎,两个人居然就一去不复返了。
是晋王撺掇着赵沉香跑了,还是赵沉香撺掇着晋王跑了,暂时不好说,也可能这两个人是一拍即合,一起商议出来的。
赵沉香要跑很容易理解,她不跑就被赵汶庆给卖在西楚了,她当然得跑,先跑回秦国就是胜利,留赵汶庆自个儿在西楚被当成人质吧。
至于晋王……不怪他要跑,自解禁之后,他就被顾凤寻给拎到了弘文阁,说是让他陪皇帝读书,但连个正式的官职都没给,整个儿一跑腿打杂的,被方隐之这个小舍人使唤来使唤去,憋屈得不行。至于陪读,更是个笑话,凌寒哪里还需要人陪他读书,那不过是个名义,事实上,晋王连想见凌寒告个黑状都不容易,根本见不上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