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解释 (第2/2页)
“你说朕行事草率?”赵昊一根手指勾起夏悯的下额,语声森寒。
夏悯从袖中摸出几页纸,高高举起,道:“这是小人从旧报里整理出来的消息,稍加推测便知究竟,陛下若是能早些让小人看到这些旧报,小人定一早便建议陛下扫除首尾,如何会有今日之误。”
“看来你早有准备。”
赵昊冷冷盯着他片刻,甩手夺过了那几张纸,快速扫过,而后又是一声冷哼。
“当日有一小童逃脱?”
夏悯低下头,道:“据查,那小童儿是岑焉身边的侍童,陛下只命人诛杀了吴国三皇子,但宋指挥使并未抓到随同三皇子一起出逃的童儿,此事,宋指挥使不曾报呈给陛下,是小人从之前的秘档旧报里查知。陛下请想,这小童儿逃脱之后,会去何处?”
这还用想,当然去找岑焉的门生故旧,所以,才有了李敏“刺秦”一案,前因后果,一目了然。
赵昊目中的阴骛稍稍退去了些许,转头再看夏悯,抖了抖手里的纸,道:“你的意思,此事与你全然无干。”顿一顿,又道,“你说你不认得岑焉?朕可记得,当年沈……他去见岑焉,是你陪同的。”
夏悯眉眼低垂,道:“当日小人初到先生身边,尚未得重用,只落得一个守门之责,先生走时,岑焉狂态毕露,踞坐于屋中,未曾相送,故小人不曾见过他。”
当年沈碧空以诡计败岑焉,以岑焉那狂得没边儿的脾气,没在屋里骂人就是涵养好了,怎么可能送沈碧空离开。
这话确实说得通,赵昊心中的怀疑又消去一些。当然,真正让他选择相信夏悯说的话的理由,并不是因为夏悯的话有多合情合理,而是因为他之前已经见过岑焉了,也确认岑焉确实没有见过夏悯。否则,无论今天夏悯拿出多少证据,理由给得有多充分,赵昊都不会再留下他活在这世上。
“朕估且信之。”
夏悯低垂的眉微微挑了一下,他当然知道秦皇会信他,要是不信,也不会让他去查阅秘档旧报。那个时间段,千鳞卫呈上来的秘档旧报简直就是一团混乱,刘晖死了,新接替上来的宋成功,正忙着排除异己,在情报管理上出了大纰漏,若不是如此,秦皇也不会让他出来做情报整理之事。
想着这些,夏悯就想笑。当年赵昊身边,最重要的两个人,一个就是先生,一个就是刘晖。
朝堂上的事情,自有先生为他运筹帷幄,令他诸事省心,结果赵昊却自掘长城,换上一个付赤川,却又死守着先生当年留下的谋策,不肯让付赤川全力发挥才华,导致这位付司空迟迟不能掌控全局,空有司空之名,却无司空之权。
刘晖则是替赵昊掌握着情报来源,还控制着富春山庄这么一处聚宝盆,结果刘晖一死,赵昊就成了没头的苍蝇,连千鳞卫都掌控不好,硬是被宋成功给瞒过了这么重要的事,结果导致了今日的被动。
秦国大好的局面,让赵昊一步步走成今天这个样子,吴国的被灭更是让他雄志滔滔,仿佛天下已尽在其手,结果这尾巴还没翘上几天,就被李敏一剑给刺出个惊天动地来。
连岑焉都敢囚,何其蠢也。
有一句实话,夏悯对谁都没说过,他是没见过岑焉,但要说不认识,却是假的。谁规定一定要见过才算认识,当年先生对岑焉十分推崇,曾经好多次跟他提起过岑焉的学识才华、气度胸襟,尤其是其一身狂态,按先生的话说,就是“狷介狂妄得若美玉映霞光,烂漫之处,不可言表,世间仅此一人尔”,也就是说这么一个人,世间独一无二,不用识其面,只观其言行举止、气质风度,便可识得,因为那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再没有人能有这样的风姿,只要见到了,不用通名报姓,自然就能知道他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