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怒了 (第2/2页)
只是凌寒不肯,朝臣们也没有办法,索性还有些时间,也许还有别的办法能应对此危局,徐徐图之便是。不过有些准备却不得不做,比如说,下征兵令。还有,筹集粮饷、打制兵甲等等一应战事准备。
顾凤寻研制的新金创药终于有了大进展,他试制了一批,让范九斤拿去凤仪台试用,密卫也是高风险的行当,有任务时不说,没有任务的时候,还内部打个架,受伤是家常便饭。
试用的效果相当不错,凌寒当即就拿了方子,命御药房全力赶制一批金创药,配往边关。结果药还没送到,范九斤就送来密报,凤仪台在楚境的暗桩侦知,楚皇又在集结兵队,有犯境之意。
一下子,西楚的形势又变得紧张起来,朝臣们也没那心思再徐徐图之了,再度有人上奏建议与秦修好,最好是与秦国皇室联姻。而且出头上奏的朝臣特别有分量,不是别人,正是宗正寺卿陶华平。
然而这一次,却犯了凌寒的大忌,他丝毫没给这位姑父面子,没等陶华平说完,凌寒就当堂拂袖而去,把所有的朝臣都撂在了承天殿内。
陶华平尴尬得不行,他身为宗正寺卿,不能不关心皇室的子嗣传承,可皇帝登基都一年多了,别说立后了,连原本的韩王妃都给遣回了越地,眼看韩王妃这是一去不回头了,皇帝的后宫里还空荡荡的,他怎么能不急。这次恰逢西楚又面临困局,与秦修好,顺带还能给皇帝迎一位秦国公主当皇后,是两全齐美的好事,至于有些隐隐约约关于皇帝身体在幼时受创不能人道的传言,陶华平是不信的,若真如此,成皇帝怎么会为凌寒迎娶越国公主当韩王妃,甚至临终前,还一直盼着凌寒能为西楚皇室开枝散叶。
所以这次陶华平才会突然冒出头来,一本上奏,然而凌寒连让他把话说完的机会都没给,就当场落了他的面子,尴尬之余,陶华平也是气得不行。他的良苦用心都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西楚安宁,为了皇室绵延,皇帝纵然心里有再多的不满,也不该这么落他的脸面。
韩察叹了口气,挥退了其他朝臣,然后走过去拍拍陶华平的肩膀,道:“陶寺卿,你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陛下驳回与秦修好的谏言已不是一回了,你旧事重提就罢了,还要陛下与秦国联姻,岂能不惹怒陛下。”
其实他并不赞成与秦修好,只是也没有压制朝臣们动这份心思,时值此局,正好能看清一些人一些事。只是陶华平的联姻之议,却着实是捅了皇帝的心肺子,只是当堂拂袖,而没有直接把陶华平骂个狗血淋头,已经是皇帝足够克制的结果了。
陶华平不像韩察,已经对凌寒和顾凤寻之间的关系猜出几分,犹自恼道:“陛下纵然不愿与秦国联姻,但与秦修好之议却不该不慎重,再者,后宫无主也不是个事儿,陛下总得拿个说法出来,秦国公主不好,越国公主不好,陛下皆不中意,难道我西楚就没有好女儿了?”
韩察啼笑皆非,摇了摇头,道了一声“你啊……”,却再没了下文。他总不好说陛下的闲话,有些事,明眼人看到了也不会说,看不清的人就算窜得再高也没用。同殿为臣,他留下来与陶华平说这些话,已经算是提点过了,尽了同僚之谊,陶华平听不懂,他也没法子,等陶华平再在皇帝那里吃过几回排头,大抵自然就会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