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穿越东京泡沫时代 > 第九百九十五章 谨慎的羽生秀树

第九百九十五章 谨慎的羽生秀树

第九百九十五章 谨慎的羽生秀树 (第2/2页)
  
  至于陷入低潮期的原因?
  
  只能说这个世界上的事物,从来都不是独立发展运行,而是环环相扣,相互影响的。
  
  六十年代开始,阿美利卡因为电视媒体的蓬勃发展,冲击了电影行业,迫使好莱坞大制片厂在电影制作上,朝着大制作,大特效的方向转变,重新将消费者吸引回院线。
  
  而大场面的动作片出现,动作片巨星的诞生,帮助电影行业重返辉煌的同时,一个不小心就波及到了传统剧场行业。
  
  毕竟不管百老汇剧场的布景再怎么精美,演员的表演再怎么投入,都不可能比得过巨大银幕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
  
  而羽生秀树很清楚,大制作动作片对于剧场市场的冲击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如今环球影业与詹姆斯·卡梅隆合作,正在制作的《终结者2》。
  
  以及与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即将谈妥酬劳问题,即将进入筹备环节的《侏罗纪公园》,将会彻底让电影进入大特效时代。
  
  到了那时候,即便百老汇再怎么努力,都无法抵挡来自好莱坞大片的冲击了。
  
  当然,百老汇并不会因此衰落。
  
  但算算百老汇剧目的制作成本,一般百老汇话剧的平均制作费用就需要300万美元,音乐剧则会根据规模大小在800万到1500万美元之间。
  
  如此高的成本,已经相当于如今好莱坞中等制作成本的电影了。
  
  而在这种成本之下,百老汇的剧目制作周期,甚至不比好莱坞电影短,很多时候还会超过好莱坞大制作的制作时间。
  
  有些大型音乐剧,制作公司准备上三四年也是常有的事情。
  
  成本高,制作周期长也就罢了,偏偏盈利能力还远远不如好莱坞电影。
  
  且不说百老汇剧目的制作,百分之八十都会亏本,就算有些剧目在百老汇取得了成功,并开启巡回演出,那盈利也是远远比不上电影的。
  
  毕竟真人表演的效率,又怎么可能比得上胶片放映呢。
  
  当然这些问题并非现在才出现,早在好莱坞大制作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只不过在没有受到大片冲击之前,市场回报还能勉强支持剧院和制作方良性循环。
  
  但大制作的出现,却冲毁了最后一丝勉强。
  
  逐利的资本迅速出逃,宁可去投资好莱坞电影拼盘,也不愿意投资百老汇的制作公司,只剩那些百老汇剧目爱好者的支持。
  
  然后制作公司因为缺少资金制作剧目,导致百老汇新剧不足,只能演出老剧目,进一步造成观众流失,陷入恶性循环。
  
  这样看,如今投资百老汇似乎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不过熟知未来的羽生秀树却知晓,百老汇接下来会拿到和伦敦西区一样的剧本。
  
  虽然百老汇传统的运作机制已经无力维持,但却会因为国际局势的变化,致使阿美利卡成为所谓的“灯塔”。
  
  然后作为灯塔文化符号代表之一的百老汇,直接受到了海外的狂热的追捧,从单纯的文化符号,某种程度上变成了“旅游”符号。
  
  近些年,这种情况已经出现。
  
  但接下来才是关键。
  
  随着老大哥的离开,海湾那边的战争又震撼了全世界,这种情况将会被催化到极限。
  
  好莱坞大片出海,横扫全世界,疯狂输出阿美利卡文化与价值观。
  
  而百老汇也因此吃到了巨大的红利,帮助它在原本机制极尽崩溃的情况下,进入了又一个辉煌。
  
  想到这里,羽生秀树对于彼得·彼得森的投资,突然多了一些兴趣。
  
  趁着低潮期入场,趁着“西风”高涨肯定能获得丰厚的汇报。
  
  而羽生秀树还意识到一件事,那便是投资百老汇,给他带来的绝非直接金钱收益那么简单。
  
  首先,投资百老汇,可以让他更方便的获取百老汇剧目的电影改编权。
  
  虽然随着大片时代来临,百老汇剧目的改编在好劳务日渐式微,但偶尔也会有不错的剧目故事,适合在冲奖赛道上发力。
  
  其次,未来百老汇作为阿美利卡对外展示得重要“文化”舞台之一,同样可以作为一个帮他推广IP的舞台。
  
  举个例子,演出漫威故事的舞台剧。
  
  不过这似乎不会被某些坚持传统的百老汇剧院接受。
  
  但没关系,内百老汇不成,他就再投资外百老汇剧场。
  
  到时候只要剧目能取得成功,财帛动人心之下,他就不信其他剧场不会跟进。
  
  这种情况下,无疑会加速这些IP在北美,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推广速度。
  
  想到这里,他缓缓开口道。
  
  “彼得,我对这些投资很感兴趣,但觉得有些投资不够合理。”
  
  彼得·彼得森赶忙问,“比如呢?”
  
  羽生秀树说,“比如这份剧场投资,有些剧院虽然在内百老汇,但本身却毫无价值,甚至还不如外百老汇的热门剧场。”
  
  听到羽生秀树的话,彼得·彼得森摊摊手道,“Seraphim,这很合理,因为这就是投资组合的意义。
  
  就好像好莱坞的电影拼盘投资一样,你作为环球影业的老板,应该很清楚这点。”
  
  羽生秀树当然知道彼得·彼得森在说什么,这种组合投资,肯定是将优质投资和劣质投资打包起来出售。
  
  只是羽生秀树很好奇,彼得·彼得森这家伙到底是如何与百老汇的投资人沟通的。
  
  不过他知道百老汇背后有剧院联盟,以及剧院管理公司,或许这些势力和彼得·彼得森达成了某些协议。
  
  可即便如此,却也不代表他愿意接受彼得·彼得森提供的投资组合。
  
  羽生秀树拿过资料,用笔在纸上圈定了多个剧院的名称,然后对彼得·彼得森说,“如果我投资的话,这个投资组合里,我只愿意接受这几个剧院。”
  
  彼得·彼得森眼看羽生秀树提出条件,并且是他绝对无法接受的,彼得·彼得森非但不恼火,反而异常开心。
  
  因为羽生秀树既然愿意提条件,那就证明羽生秀树是真心想要投资的。
  
  比起投资组合的变化,他其实更看重的是投资成功。
  
  如今百老汇日子不好过,有些投资人着急脱手,有些人则急需要资金支持,所以才会联系上他,并给予高昂的回报。
  
  羽生秀树这位从事娱乐传媒行业的超级富豪,不管对百老汇,还是他而言,都是最优的人选。
  
  彼得·彼得森笑道,“Seraphim,只是这几家的话,你知道是不肯能的。”
  
  羽生秀树强势道,“彼得,我是投资人,没什么是不可能的。”
  
  彼得·彼得森又圈了几个剧院名字劝道,“不如再加上这几家如何?”
  
  羽生秀树轻笑道,“呵呵,那你还不如帮我添几家外百老汇的剧院呢。”
  
  彼得·彼得森惊喜道,“你对外百老汇也感兴趣?”
  
  羽生秀树说,“只要能赚钱的投资,我都感兴趣。”
  
  “那不如……”
  
  “可以,不过……”
  
  ……
  
  就这样,两个人围绕投资进行各种拉扯,直到临近傍晚才告一段落。
  
  不是因为投资已经敲定,这么大的投资,根本不肯能如此快就确定。
  
  接下来,彼得·彼得森还会根据羽生秀树的要求,重新制定搭配投资组合。
  
  而羽生秀树也会安排手下,对投资进行详细的调查,然后接替他与彼得·彼得森进行接触。
  
  只能说了,这项投资才刚刚开始而已。
  
  咖啡店内,彼得·彼得森收起资料对羽生秀树说,“Seraphim,你可真是谨慎。”
  
  “数亿美元的投资,当然值得我谨慎。”
  
  羽生秀树虽然有钱,但他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然后就在这时,一直充当花瓶,全程都没说几句话的格蕾·海斯,却突然冲羽生秀树发出邀请。
  
  “既然Seraphim先生到百老汇了,不如一起去看场演出如何?”
  
  关于电视媒体、电影、百老汇的影响,纯属我一家之言,为剧情服务,与事实不符之处还望谅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黄昏分界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夏若雪 傅廷修孟宁 李辰安钟离若水 陆长生叶秋白 长夜君主 天人图谱 末日乐园 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李辰安钟离若水 柯南里的捡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