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三百六十二章 冰原的守护者 (第1/2页)
跟着老伊努来到新的监测点,男孩蹲下身,用手指敲了敲冰面:“这里的冰很结实,没有裂缝,爷爷说可以在这里钻孔。”吴浩看着男孩认真的样子,忍不住问他:“你叫什么名字?喜欢这片冰原吗?”“我叫阿吉,”男孩笑着说,“我喜欢和爷爷一起打猎,也喜欢看你们的机器,它们能知道冰川要去哪里,对不对?”
吴浩点点头,把超导传感器递给阿吉:“这个机器能听冰川说话,它会告诉我们冰川在怎么动,我们就能保护它了。”阿吉小心翼翼地捧着传感器,眼睛里满是好奇,手指轻轻碰了碰淡紫色的线圈,又赶紧缩回去,像是怕弄坏这个“会听冰川说话”的宝贝。
钻孔很顺利,传感器成功放入冰下。当吴浩按下启动按钮时,电脑屏幕上立刻跳出了平稳的曲线——地磁干扰的杂波消失了,冰川运动的微小位移数据清晰地显示出来:“冰川流速0.8米/天,冰温-12℃,数据精度99.9%!”小林兴奋地大喊,声音在冰原上回荡。老伊努看着屏幕上的曲线,虽然看不懂数据,却笑着拍了拍吴浩的肩膀,竖起了大拇指。
解决了监测问题,新的难题又出现了——科考站的能源供应。进入极夜后,太阳能板无法工作,现有的柴油发电机不仅噪音大,还会污染环境,储能电池最多只能撑三天。“我们带来的超导储能系统能派上用场了,”吴浩对李建国说,“这个系统用的是月球提取的钬元素超导材料,储能密度是传统电池的5倍,而且可以储存风能。这里的风速每天都在10米/秒以上,足够供应科考站的用电。”
安装超导储能系统需要在冰原上搭建风电场。老伊努主动提出帮忙,他带着村民们用雪橇犬运来设备,还教科考队员如何在冰面上固定风塔——在冰缝处铺上海豹皮,再用冰钉加固,这样风塔就不会因为冰面移动而倾斜。阿吉也跟着忙前忙后,帮着递工具,偶尔还会指着设备上的零件,问吴浩它们是做什么用的。
“这个是超导线圈,”吴浩蹲下身,给阿吉讲解,“它能像海绵一样储存电能,而且不会浪费,就像爷爷储存海豹肉一样,能保存很久。”阿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突然说:“那以后科考站不用烧柴油了吗?这样冰原就不会有黑烟了,我的雪橇犬就不会咳嗽了。”吴浩心里一暖,摸了摸阿吉的头:“对,以后这里会很干净,冰原和雪橇犬都会好好的。”
一周后,超导储能系统和风电场正式投入使用。当极夜的第一缕极光出现在天空时,科考站的灯依然亮着——淡紫色的极光下,超导储能设备的指示灯轻轻闪烁,风塔上的叶片缓缓转动,把风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进超导线圈里。李建国看着电表上稳定的数字,激动地说:“以前极夜的时候,我们每天都要省着用电,现在好了,不仅能正常工作,还能开暖气,再也不用裹着被子办公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