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五百一十八章:东宫出阁

第五百一十八章:东宫出阁

第五百一十八章:东宫出阁 (第2/2页)
  
  “出阁而不备府,不过临时举措而已,是为应对东宫开蒙,恐再有王振之事,太子尚幼,若依照旧制备官,则太子不预政务,无非空有其衔而已,实则浪费朝廷人力物力。”
  
  毫无疑问,沈敬的这个提议,受益最大的是翰林院和内阁。
  
  毕竟,王振虽是祸事,但是也可看出,蒙师对于东宫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如果是自己的,那肯定是大大的好事。
  
  内阁位重,现在出言讨论的,基本都是各部的堂官,所以,他们这些大学士直接下场不太合适,由清贵但无太多实权的翰林院来开口,最为合适。
  
  而且,更重要的是,萧镃这个人,最好的品德,就是不贪心。
  
  要知道,詹事府和左右春坊的任命,有很大一部分,都要从翰林院当中选拔。
  
  毕竟,朝廷的官员都各有职掌,一下子抽调太多人去东宫,可能会造成政务上的混乱。
  
  但是,翰林院就不一样了,那里本就是官员的储备地,观政待选的翰林多得是,而且,因为没有真正进入朝堂,身家清白,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背景关系。
  
  所以,一般来说,翰林院才是东宫属官最好的选择。
  
  从这个角度而言,萧镃其实更应该赞同董义。
  
  但是,他不贪!
  
  沈敬的背后是王文,而王文的背后是天子,这一点,萧镃的心中跟明镜一样。
  
  如今天家的关系十分微妙,太子出阁备官这件事情更显敏感。
  
  萧镃不知道天子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选择让沈敬出这个头,但是他清楚,该要的要,不该要的别要。
  
  董义略一沉吟,便退了下去。
  
  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五品郎中,没有必要和翰林学士硬扛,两边都是礼制的大行家,真的要论起来,不一定谁能争的过谁。
  
  何况,董义又不是真的打算阻拦,这种大事,哪是他一个小小郎中可以决定的,无非是出于职责,不得不说而已。
  
  随着萧镃的下场,这场讨论,也理所当然的被上升到了侍郎的级别。
  
  董义退下之后,接着站出来的,就是礼部侍郎王一宁。
  
  说起来可怜,礼部本来是建制最全的,四个郎中,两个侍郎,一个尚书全都不缺。
  
  但是,李贤被派去迎接太上皇,胡濙被派去迎接太上皇,王一宁……
  
  留下主持礼部日常的事务。
  
  太子出阁是大仪典,王一宁就算想躲也躲不了。
  
  否则的话,且不说老尚书回来会不会怪罪,下了朝之后,立刻就会有御史参他一本,说他尸位素餐。
  
  “陛下,太子出阁并非小事,马上太上皇归朝之后,礼部有大仪典,越过今年,便是春闱,亦是国之重典,这几件大事,都疏忽不得,眼下太子尚幼,宫中有圣母太后教导,所以出阁之事,不妨暂缓,此臣愚见,请陛下三思。”
  
  这话看似说的十分为难,但是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
  
  谁能想到,堂堂的礼部侍郎,摆出的理由不是礼制有问题,而是礼部太忙了?!
  
  而且,还有人附和……
  
  王一宁说完,紧接着,户部侍郎孟鉴在自家尚书大人的眼神威胁下,也不情不愿的站了出来,道。
  
  “陛下,臣以为王侍郎所言甚是,礼部今岁操持的仪典,着实是不少,明年还有春闱,每一项都是花钱的大事,何况,户部今年刚拨了修渠的银子,苗地之乱刚刚平定,后续的封赏也是花钱的大头。”
  
  “这个时候,再操持太子出阁的仪典,户部的确有些难以支撑,陛下,不妨延后一二年,待国库宽裕些,再令太子出阁不迟。”
  
  好吧,众臣还以为这位孟侍郎能说出什么新鲜话,结果,还是户部永恒不变的主题。
  
  哭穷!
  
  反正,但凡花钱的事儿,户部就没有支持的,大家都习惯了,其实也没啥用,该花还是得花。
  
  御座上那位主真要花钱,连你们尚书都拦不住,别说一个侍郎了……
  
  孟鉴说完,等着人来反驳,或是附和他。
  
  但是,朝堂上竟然安静了下来。
  
  这让孟侍郎感觉有点尴尬,所幸,这种尴尬并没有持续太久,自家的尚书大人,很快出面给他解了围,道。
  
  “陛下,太子出阁,既是国事,也是家事,再加上如今太子幼弱,也难以支撑大型的仪典,所以臣以为,如果一定要办,不妨令礼部缩减规模,由国库和内库共同出银,完成仪典。”
  
  这句话差点给朱祁钰气笑了……
  
  好嘛,他这个户部尚书,还真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要钱的机会。
  
  不过,沈翼的出面,其实也宣告着廷议到了尾声。
  
  尚书级别的大臣,不轻易表态,但是表态了基本上就是最后的表决了。
  
  于是,朱祁钰开口问道。
  
  “内阁的几位先生,是何意?”
  
  王翺这段日子,在朝中的存在感并不高,闻听此言,他依旧保持着波澜不惊的神色,道。
  
  “回禀陛下,此事本涉内阁诸臣,不该由臣等出言,但是陛下既问,臣不得不答,臣以为,太子不当长于深宫,听教于宦官。”
  
  “太祖之时,懿文太子出巡各地,素有贤名,太宗继位,屡征漠北,亦是由东宫监国理政,更不消说,先皇自幼长于军中,跟随太宗皇帝四处奔走。”
  
  “我大明历代先皇,之所以英明神武,德泽八方,无不是因为潜邸之时,便体察民情,早触政事,不囿于深宫之中。”
  
  “惟太上皇自幼长在宫中,未有历代先皇奔走四方之机会,以致于土木一役,朝廷大损,社稷动荡,如今东宫所幼,但亦不能重蹈覆辙,理当自幼教导,上体天心,下察黎民,此臣之愚见也。”
  
  这番话说的堂堂正正,暗暗的,甚至还踩了太上皇两句。
  
  但是,满朝上下,却没有什么人提出异议。
  
  于是,天子等了一等,见其他的大臣皆没有说话,便道。
  
  “既然如此,那么东宫出阁之事,便着手安排吧,翰林院会同内阁,挑选为太子启蒙的塾师名单,礼部辛苦些,拟个仪注出来,户部……”
  
  众臣明显的看到,天子的脸色略显无奈,停顿了一下,然后道。
  
  “户部也不容易,太子出阁的一应花费,从内库中出。”
  
  话音落下,沈尚书大喜过望,俯首拜道。
  
  “陛下圣明!”
  
  有了这么个七卿领头,其他的大臣脸上掠过一丝无奈,也只得俯首道。
  
  “臣等遵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黄昏分界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夏若雪 傅廷修孟宁 李辰安钟离若水 陆长生叶秋白 长夜君主 天人图谱 末日乐园 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李辰安钟离若水 柯南里的捡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