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不速之客 (第2/2页)
从被击毙的日军身上。搜查到的全部英制野战口粮。以及通过审讯俘虏。得到的日军在拿下英帕尔和科希马之后。受制于后方运输能力。几乎未补充粮食和弹药。但依靠英帕尔和科希马缴获的物资。从未缺过粮食和汽油。就连运输车和装甲部队使用的油料。都不必在从缅甸运输。
日本人拿着英国人的装备和物资。将英国人打的痛不欲生。很是让英国人受伤。要知道这些装备之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他们想方设法从美援给中国人的装备之中搞來的。其中的轻武器数量虽说不多。但是美制榴弹炮和山炮。以及重庆军队最急需的三七反坦克炮的数量却是不少。
这些火炮。都是从原定给予中**队之中搞來的。结果这批囤积在英帕尔。英国人苦心偷來的装备。到头來却变成了砸在自己脑袋顶上的炮弹。而日军在英帕尔缴获的四磅反坦克炮。外加美制三七战防炮。也让英军投入反击的装甲部队损失惨重。
而这位史迪威老兄。发现落在参战美军头上的炮弹。居然有美制一零五榴弹炮和七五山炮的炮弹。而且冲锋的日军除了英制机枪和司登冲锋枪之外。居然还有大量的美制汤姆逊冲锋枪和M一卡宾枪。尽管气的暴跳如雷。但也毫无办法。
如果沒有他的允许。英国人根本搞不到那些原本该给中国人的美制武器。远征军在印度整训的两个军。炮兵装备不及美军制定的编制数量一半。最奇缺的反坦克炮基本上是一门都沒有。美国运來的那些武器装备都被他交给了英国人。
结果英国人将这批武器都原封不动的转交给了日本人來打自己。参战的美军两个旅。有三分之一是伤亡在日军打过來奇准的炮火之下。甚至一个营的美军。刚一上阵就被日军炮弹硬生生的给炸垮了。
得到了英军援助的日军。毫不吝啬的告诉美英两国。只要有足够的炮弹。他们也一样会采取火海的战术。在印度东北部的攻势越來越猛。美英军队在地面上明显不是对手。再加上英属印度军队大幅度的反水。到四三年年初。英国人在印度东北部的防线。已经岌岌可危。随时都可能出现总崩溃。
尤其是印东北战略要地艾藻尔与锡尔杰尔。在日军不断的猛攻之下。眼看沦陷在即。一旦这两地丢失。那么整个布拉马普特拉河东岸的整个印度东部地区。都有丢失的危险。而印东北地区一旦丢失。整个印度的大门也就彻底的打开了。
面对着印度战局的连续溃败。除了不断的向国内要求增援之外。这位老兄此时也顾不得重庆的阻拦。直接从他住处的昆明训练基地。乘坐一架美军运输机飞往东北。他來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劝说抗联出兵印度东北部。以缓解印度战局。
沒办法眼下将更多的兵力。都投入到了澳大利亚与北非的美国陆军。能够在地面作战部队上给予他的支援很是有限。在原有驻扎印度的两个旅外加一个支队被打残之后。美军所有的增援。就是从澳大利亚战场上抽调了部分炮兵和装甲兵。以及从北非战场上调集了一批航空兵。调往印度战场增援。
至于最急需的地面部队。美英两国现在谁也抽调不出來。除非放弃眼下北非战场大好的局面。将登陆北非的美军抽调回來。只是这个时候。让美英两国放弃北非已经取得的战略主动权。基本上是不太可能。
但对于兵力已经使用到极致的英国陆军來说。却实在已经找不到足够的兵力。调往印东北前线。除非他们情愿冒着英帕尔英属印度军队大规模反水。再一次出现的风险。将英帕尔之战后调往后方英印军的几个师。再一次调往前线。
这个时候。却是谁也不敢冒这个风险。要是这几个师再出现大规模的反水事件。垮的就是整个印度的全部防御体系。日本人答应的给予印度人独立的好处。让饱受殖民掠夺之苦。渴望独立的印度人还是吸引力很大的。
而在与这位老兄矛盾公开化之后。重庆方面对其防范又是相当的深。尽可能的避免他直接控制自己的军队。当然更多的原因。也是重庆方面实在沒有那么多的精锐军队。可供他像之前在缅甸战场那样挥霍和浪费。
他不拿中国人和中**队的生命当做一回事。中国人不能不拿自己的军队当一回事。即便是急需现代化装备。但生怕被他拉去给英国人堵抢眼。有限的精锐被他挥霍一空的重庆方面。甚至全部停止了原定的空运几个军去印度受训、改装的计划。
重庆方面拒绝继续空运部队进入印度。英国陆军眼下的重点还在北非与澳大利亚。美国人也沒有太多的兵力调往印度。英印军又不堪大任。这个时候谁也不敢在将其用到一线。搞的手头几乎是无兵可调。甚至有些饥不择食的他。直接将目光转向了中国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