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1章 谢明轩,你要学会制造偶遇 (第1/2页)
第二天,西装还需要时间制作,陈阳的特训进入了软实力提升阶段。他带着谢明轩来到了京城最早的一家、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正宗法式餐厅——马克西姆餐厅。
这里环境优雅,灯光昏暗,空气中弥漫着咖啡、食物和淡淡香水的混合气味,穿着燕尾服的服务生安静地穿梭。
谢明轩一进门就显得有些拘谨,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放。陈阳预定了靠窗的位置,低声对谢明轩说:“放松,挺直背,但不要僵硬。目光平视,不要东张西望,也不要一直盯着桌面。表现出你对环境习以为常的样子。”
落座后,穿着笔挺西装的服务生递上菜单,全是法文。谢明轩顿时傻眼。陈阳却从容地接过,用带着巴黎口音的法语,这一点还是得益于重生前,与服务生简单交流了几句,然后为两人点了餐,包括前菜、汤、主菜和甜品。
“别担心,大部分高级餐厅都有英文菜单,或者服务生懂英语。”陈阳低声对谢明轩说,“但你刚才的表现就很好,保持镇定,不懂也不要慌,可以礼貌地请对方推荐或者解释。”
餐巾怎么铺?刀叉怎么用?陈阳一一示范。
“记住一个基本原则:由外向内使用。摆放在最外侧的刀叉是用于前菜的,依次向内是主菜、鱼类(如果有)等。用完一道菜,服务员会收走相应的餐具。”
“握刀叉的方式,欧式是左手叉右手刀,切食物时,用叉子背面压住食物,刀刃向内切割。美式是切完后,把刀放在盘边,右手拿叉吃东西。我们采用更通用的欧式。”
“喝汤时,汤勺要由内向外舀,喝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
“面包要用手掰成小块,用黄油刀抹上黄油再吃,不要直接拿着整块咬。”
“红酒……”陈阳拿起酒杯,示范如何持杯——用手指捏住杯柱,而不是用手掌托住杯壁,以免手温影响酒液。
“干红配红肉,比如我们点的牛排;干白配白肉,比如鱼类。”
“品酒时,先看颜色,”陈阳将酒杯拿到面前淡淡看了一眼,“再轻摇酒杯闻香气,最后小口品尝。”
“不用卖弄那些复杂的品酒词,如果对方问起,你只需要说‘口感均衡’、‘果香不错’这类安全的评价就好。”
这顿饭,谢明轩吃得小心翼翼,额头上甚至冒出了细汗。但他在陈阳的指导下,一步步模仿,虽然动作还有些生涩,但至少没有出大的洋相。
他开始明白,这些繁琐的礼仪,其实是一种融入特定圈层的密码。外壳已经打造完毕,人设也已构建清晰,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临门一脚”——如何主动出击,吸引目标注意,并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
“明轩,”陈阳示意他坐下,神情变得如同在布置一场精密的战役,“现在我们来谈谈,怎么让你成功地引起那位拍卖行女士的注意,并且让她愿意和你交谈,甚至对你产生兴趣。”
谢明轩刚刚因为形象改变而建立起的信心,在听到这个具体任务时,又有些动摇起来,他犹豫着开口:“阳哥,你教的我大概明白了。”
“可是……就算我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也知道该怎么说话了,但我怎么……怎么能自然地去跟她搭上话呢?”
“难道直接走到她面前,说‘你好,我是来自华夏的古董商,想跟你认识一下’?这……这太突兀了吧?”
陈阳笑了,摇了摇手指:“不,不,不。明轩,你陷入了一个思维误区。”
“谁告诉你,我们需要正式约见或者刻意搭讪了?那样目的性太强,很容易引起对方的警惕和反感,尤其是在她们的工作场合。”
“啊?”谢明轩有些懵了,皱紧了眉头,“我们做这些,不就是为了把女工作人员约出来么?”
陈阳微微点头,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如同在传授什么秘籍,“目的是一样的,但做法不同。我们要做的是,偶遇!”
“偶遇?”谢明轩疑惑地重复道。
“对,偶遇!”陈阳肯定地说,“想象一下,在预展的时候,你跟某位拍卖行女性工作人员聊的非常好,引起了她的好感。”
“之后,在离开拍卖行以后,某个场景,比如拍卖行附近一家她可能常去的咖啡馆,一个高端的艺术沙龙,甚至只是街头一个有趣的角落,你们不经意地相遇了。”
“你因为某个共同的话题,比如她手里拿着的拍卖图录,或者旁边画廊正在展览的某幅画,自然而然地开始了交谈。这种相遇,比任何精心安排的约会都更具神秘感,也更显得命中注定,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她的防备心理。”
谢明轩听得目瞪口呆:“这……这听起来更难啊!纽约那么大,我怎么知道她常去哪里?这偶遇怎么制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