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8章 丢失的国宝 (第1/2页)
苏老爷子的声音带着一种沉痛,开始详细讲述这尊佛像非凡的来历:“这尊蝉冠菩萨像,是东魏时期的一尊佛教石造像,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无可估量。”
“它的出土,本身就充满传奇色彩。”
说着,苏老爷子摸一把胡须,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对那段历史的追忆,“那是在1976年,”
苏老爷子回忆道,“博兴县陈户镇张家官村,有一户村民家里要建新房子。那时候条件艰苦,为了填充地基,他们就从村子附近的一个荒土堆里取土。”
“就在这取土的过程中,一位村民无意间,挖出了一些破碎的石头佛像。”苏老爷子的语气带着一种宿命般的感慨,“这些佛像主要是石质的,因为年代久远和人为破坏,已经破烂不堪,支离破碎。但是……”
他加重了语气,强调了一个关键细节:“根据当时参与清理的文物工作者描述,这些破碎的佛像残片,在土堆里并非是杂乱无章堆放的,而是整整齐齐、有序地摆放着!”
“从这种摆放的状态,可以清晰地推断出,当年将这些佛像残片掩埋于此的人,内心必然是怀着极大的敬畏和虔诚之心的。”
“他们或许是为了在战乱或灭佛运动中保护这些圣物,不忍其被彻底毁坏,才选择了如此悲壮的方式,让它们入土为安。”
“消息传开之后,附近的村民们听说荒土堆里挖出了能用的‘石料’,纷纷蜂拥而至,开始掘土,往自己家里运,打算用来砌墙、垫猪圈……”苏老爷子说到这里,痛心地摇了摇头,“那是国宝啊!”
“没想到,被那些村民当成了普通的建筑材料,简直是暴殄天物!”
“幸好,当地的文物部门很快得到了消息。”苏老爷子的语气带上了一丝欣慰,“当时的文物工作者,以李少南同志为代表,立刻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们心急如焚,马上对附近的村民进行了大量的、艰苦的宣传和动员工作。”
“那是一项极其繁琐和需要耐心的工作。”苏老爷子描述着当时的场景,“他们挨家挨户地走访,苦口婆心地向村民们解释这些破碎石头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劝说大家将已经运回家的佛像残片交出来。这个过程持续了数年之久!”
“经过不懈的努力,”苏老爷子的声音带着敬意,“他们前前后后,一共收集了数百块大小不一的佛像碎片。”
“然后,便是更为艰巨的修复工作。这如同一个庞大而精密的拼图游戏,考验的不仅是技术,更是耐心和对历史的尊重。”
“经过考古学家和修复专家们的妙手回春,”苏老爷子的语气中充满了赞叹,“总计修复的佛像、佛像底座等残缺个体,达到了73件之多!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他特别提到了那尊蝉冠菩萨像的发现过程,充满了曲折:“而这尊后来名动天下的蝉冠菩萨像,其发现过程更是坎坷。它被发现之时,已经分解为了三截,散落在不同的地方。”
苏老爷子的目光仿佛看到了那位执着的老考古学家:“据我所知,是考古工作者李少南,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责任感,耗费了整整三年时间,分三次,分别从三位不同的村民家中,如同大海捞针一般,才将这些关键的残片一一找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