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8章 带你们去捡漏去! (第2/2页)
在另一个摊位,陈阳又看上一块玉佩,拿在手里仔细看了一遍,随后又放下了,跟身边的帕特西亚说道,“那块玉佩看似普通,其实是清代中期的和田玉,价值在几十块左右。”
“玉佩上的包浆,经过数百年的把玩,已经形成了温润如脂的质感,非常不错。”
“太不可思议了!”帕特西亚感叹,“您真的像是一个探宝专家!”
“那你为什么不买下来?”帕特西亚最后还是发出了疑问。
陈阳耸了一下肩膀,“没什么意义,几十块买下来,也就能买个几百块,价值太少。捡漏,就是以小博大!”
“换做刚出道的时候,我或许会买下来,以我现在的身份,”说着,陈阳摇摇头,笑着打了个响指,“不符合我的身份!”
“哈哈哈!”帕特西亚捂嘴笑了,随后点点头,“也是,陈你怎么说也是国家代表团艺术专家,用几十块换几百块,确实不符合你的身份!”
冯·霍恩海姆夫人若有所思地点头:“看来,古玩收藏不仅仅是商业投资,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夫人说得极是,”陈阳深表赞同,“每一件古董背后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它们是我们了解过去、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如此重视文物保护的原因。”
“那么,”帕特西亚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们今天能不能成功'捡漏'呢?”
陈阳大笑:“当然可以!不过我得提醒两位,如果你们想捡漏,最好从小件开始,而且要做好心理准备——十有八九会买到假货。”
“那样的话,岂不是很危险?”冯·霍恩海姆夫人有些担心。
“危险确实存在,”陈阳坦诚地说,“但这也是华夏古玩收藏的魅力所在。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让每一次的发现都充满了惊喜。”
“而且,即使买到了假货,也能当作学费,增长见识。”
“真是一个充满哲学意味的爱好,”冯·霍恩海姆夫人感慨,“风险与机遇并存,智慧与运气同样重要。”
“夫人总结得非常精准,”陈阳赞赏地说,“这就是华夏古玩文化的精髓所在。”
然而转了几圈后,陈阳的眉头微微蹙起。他暗自思忖,今日这琉璃厂怎的如此萧条?往常这个时候,总有几件能让人眼前一亮的物件,可今天......他的目光在各个摊位间游移,心中不禁生出一丝疑虑。
难道是因为昨日下了场小雨,那些真正的好货都被收了起来?还是说,这些摊主们早就得了风声,知道有外国人要来,故意把真东西藏了起来,只摆些不痛不痒的东西糊弄?
市场上的东西大多平平无奇,不是粗制滥造的仿品,就是些普通货色,实在配不上国际收藏家的眼光。陈阳心中暗叹,这样下去,如何能让这两位见多识广的外国女士看上眼?他们千里迢迢从欧洲赶来,若是只看到这些货色,岂不是要失望而归?
“陈先生,”冯·霍恩海姆夫人温和地说,“这些物件虽然有趣,但似乎都缺少些...灵魂?”
她的话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那双湛蓝的眼眸中,原本的期待之色正在渐渐消退。
陈阳点头:“夫人说得对。看来今天他们好像知道,我要在国际友人面前展示捡漏,把好东西都藏起来了。”
他的目光扫过街边的店铺,心中思量着下一步的打算。忽然,他的视线定格在一家名为百瑞阁的古董店上。这家店他曾经来过几次,店主是个颇有见识的老先生,手中确实藏着几件不错的东西。
更重要的是,自己之前听宋敏说过,这家百瑞阁的老板,据说三代都是玩古董,手里的好物件不少。
百瑞阁的门面并不起眼,甚至可以说有些寒酸,但门楣上挂着的那块紫檀木匾额却透着一股沉稳大气。陈阳仔细端详着那块匾额,心中不禁赞叹,这木料的年份怕是不下百年,能够保存得如此完好,足见店主的用心。
更妙的是,这匾额上的字迹苍劲有力,隐隐透着一股书卷气,绝非寻常工匠所能写就。
陈阳微微眯起眼睛,心中已经有了计较:“既然外面捡不到,那就去古董店看看,我倒要看看,这家百瑞阁是不是跟宋敏说的一样。”
想到这里,陈阳冲着身后的冯·霍恩海姆夫人和帕特西亚说道,“走吧,既然外面没有好物件,那咱们就去店里看看。”
谢明轩在后面几步跟上陈阳,拉了一下陈阳的衣服,“师傅,你要去人家古董店里捡漏?”
“怎么了?”陈阳一脸的无所谓,笑呵呵看着谢明轩,“古董店里为什么不能捡漏?”说着,陈阳抬手拍拍谢明轩的肩膀,“小子,学着点!”
厚重的木门在身后发出吱呀一声轻响,像是某种沉睡的巨兽缓缓张开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