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2章 陈,这件好像差些意思 (第2/2页)
专家的话让陈阳心中一松,但随即又紧张起来,因为他知道最关键的考验还在后面。
那位白发专家继续补充道:“特别是青花料的呈色效果,确实展现出了苏麻离青的典型特征,包括那种深沉的蓝色调和自然的晕散效果。”
陈阳暗暗佩服青山居士的高超技艺,同时也为接下来可能暴露的问题而忐忑不安。
年轻的德国助手这时插话道:“但是,我注意到这个葡萄纹的画法...”
陈阳的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手心瞬间被冷汗浸湿。
“有什么问题吗?”冯·霍恩海姆夫人敏锐地察觉到了气氛的变化。
助手皱着眉头仔细观察着大盘上的纹饰,“这种葡萄叶的画法确实很精美,但我需要查证一下永乐时期是否真的有这样的装饰图案。”
陈阳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他知道这正是这件仿品的致命弱点。
耿老在一旁适时开口:“永乐时期的装饰题材确实非常丰富,葡萄纹也是当时较为流行的图案之一。”
“我建议你可以去漂亮国,在他们的大都会、波士顿博物馆,都存有我国永乐时期青花葡萄纹大盘,到时候你们可以对比一下。”
陈阳听到专家确认永乐青花大盘的胎土成分,悬着的心总算落回了原地,他悄悄舒了一口气,心想:总算蒙混过去了。
就这样,仿佛走流程一般,一件件瓷器被战车国的专家们用各种仪器扫描、检测。
当成化斗彩的娇艳、宣德青花的凝重、嘉靖五彩的斑斓、永乐青花的飘逸,这些足以奠定博物馆镇馆之宝级别的重器,都被确认为货真价实的真品时,冯·霍恩海姆夫人那张总是带着一丝疏离和傲慢的脸上,终于绽放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仿佛一座冰山悄然融化。
看着夫人的笑容,陈阳的心里却丝毫不敢放松,反而更加紧张起来,因为他知道,好戏才刚刚开始。
重头戏已经演完,接下来就是一些品相一般的物件了,这些东西才是真正考验演技的时刻。
这些瓷器可不是出自青山居士的巧手,而是自己从古玩市场上淘来的,都是些民国时期仿烧的瓷器,质量参差不齐,能不能瞒天过海,全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和一点点运气了。
想到这里,陈阳感觉自己的喉咙有些发干,他偷偷咽了口唾沫,眼睛紧紧盯着战车国专家的每一个动作,生怕露出什么破绽。
果然,一位专家拿起一件清雍正洋彩四季花卉纹碗,仔细端详起来,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发现了什么不对劲的地方,陈阳的心也随之提到了嗓子眼。
清雍正洋彩四季花卉纹碗赝品
这只碗的彩绘笔触略显僵硬,色彩也有些失真,与雍正洋彩的细腻华丽相去甚远,而且釉面也显得不够莹润,与那些经过精心打磨的古董相比,更是显得粗糙黯淡。
这是真品
“这件……”专家缓缓放下手中的放大镜,欲言又止,镜片后的目光闪烁不定,显然心中已经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他似乎在斟酌着用词,又像是在寻找更有力的证据来支撑自己的判断,气氛顿时凝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冯·霍恩海姆夫人闻言,立即放下手中的放大镜,快步走到专家身边。她的高跟鞋在地面上发出清脆的敲击声,在安静的鉴定室内显得格外刺耳。
“陈,”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审慎,“这件瓷碗确实让我们感到困惑。”她伸出修长的手指,轻轻指向那只清雍正洋彩碗。
“釉色似乎不如其他器物那样鲜亮透润,画工也稍显粗糙,笔触间缺乏皇家工匠的那种精致感。”
她停顿了一下,眼神在陈阳和瓷碗间来回游移:“更重要的是,这件器物的整体气质...”她一边看着手中的瓷碗,一边眯着眼睛寻找着合适的词汇,“看起来可不像皇家御用的精品,反而显得过于寻常,这个看起来实在太普通了,与我们之前检测的那些重器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空气中弥漫着一层无形的压力,气氛变得异常微妙,战车国专家团队的目光,像聚光灯一样,齐刷刷地聚焦在那只品相一般的瓷碗之上,也同时汇聚在陈阳的身上,他们似乎在等待着一个能够说服所有人的合理的解释,一个能够消除他们心中疑虑的答案。
耿老则不动声色地站在一旁,向陈阳投来一个充满鼓励的眼神,眼神中饱含着信任和期待,仿佛在无声地说:“小陈,看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