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推动高校扩招 (第1/2页)
“请问,贵国会让其他国家参与你们的太空舱实验吗?”
“请问,贵国的四代战斗机会对外销售吗?”
“请问,贵国会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吗?你们会不会分享已经掌握的可控核聚变技术?”
“请问,寿元120药剂会不会像寿元100药剂那样公开所有技术?”
“请问……”
8个交流会场进入答记者问环节前,张和平就已经断线离开,将那些外国记者的问题留给了花都主办方去烦恼。
前面4届和平奖颁奖晚会,之所以拒绝外国记者参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想跟他们废话。
外国佬想通过合作,获取大陆这边的高精尖技术,却不想想他们的技术是否对大陆开放。
这一届和平奖颁奖晚会,一共发出去6.2亿RMB,近3000张寿元药剂预支卡。
无论是一等奖的1000万RMB,还是三等奖的10万RMB,都比不上一张可以兑现最新款寿元药剂的预支卡。
当然,有人为了延长父辈、祖辈的寿命,会等不及排队申请寿元120药剂,转而把预支卡用在无需排队的寿元100药剂上。
如此一来,寿元药剂预支卡的价值自然大大受损。
另外,因为寿元药剂预支卡限定了本人或直系亲属使用,有些人为了获得这种卡,不惜花钱买论文上传到世界互联网论坛上。
对于这种现象,张和平是没兴趣管的,因为他只看重那些论文的质量,根本不在意论文作者和上传者是不是同一人。
顶多在他们扯皮时,暂时移除那篇论文的获奖资格,然后派人去查一下。
颁奖晚会过后,还有很多外国专家滞留内地。
他们或被各大高校请走讲学,或被一些科研单位带去参观项目,惟有和平集团、和平学院对他们没有发出任何邀请,倒是让不少外国专家失望了。
7月8日下午,沈毕给张和平打电话,沟通第二天的授勋事宜。
张和平一听鹰王来了,还要主持港督就任仪式,以及现场给他和陈淑婷授勋,便多了一些思量。
小老婆陈淑婷在港岛出生,对于鹰国佬的勋章、爵位有无法言明的情怀。
为此,张和平还帮她在1987年获得过一枚3级CBE勋衔,也就是司令勋章。
这种勋章,张和平在85年的时候,其实也获得过一枚。
鹰王这次又要给他们两口子授勋,寿元120药剂占了大部分功劳,拉拢之意也很明显,当然还有一层离间之意。
因为内地还没公开给张和平、陈淑婷发过任何奖励或勋章,两相一比较,哪边更看重他们两口子,就一目了然了。
陈淑婷的商人身份,目前很难获得内地的荣耀勋章。
综合考虑了一番,张和平次日一早装病没去港岛,只让陈淑婷带着张北、张南去了一趟。
等陈淑婷领了两枚十字勋章回来,碍于张和平没有同去,大太太唐欣没有,便没有多说此事,仿佛今天什么也没发生过一般。
张北、张南虽然也是在港岛接受的教育,但从小有张和平纠正他们的三观,加上鹰国佬放走袭击九龙塘那群暴徒的事,所以也不甚在意什么外国荣誉。
再有就是,鹰国佬仅凭两块铜片,就想拉拢他们张家,想得也太简单了。
当然,鹰国佬也不傻,在用渣打银行股份跟和平集团换到RMB,并为鹰王成功买到1支寿元120药剂后,他们今天又向陈淑婷介绍了一下其他的鹰资公司,虽然没有直言换股,但意思已经传到。
当陈淑婷把这事跟张和平提过后,张和平只是提醒了她一句,“你之前是不是把汇峰银行的2个经理,调去了集团?”
陈淑婷虽然不是绝顶聪明那批人,但这么多年的商场经历,还是很快领会到了张和平的潜台词,鹰国佬有可能通过放弃鹰资公司股份的方式,把他们的人渗透进和平集团!
张和平虽然洞察了此事,却没有直接干预,因为和平集团的摊子越铺越大,非常缺人才。
第5届和平奖颁奖晚会后,寿元太空舱的实验进入了最后的收官阶段,1号龙蛋太空飞船的回收任务进入准备阶段,初步将落点定在西北荒漠中。
与此同时,云算1号至6号太空计算机,以及云服1号至6号太空云服务器,也进入了发射准备阶段,天基计算计划终于要迈进太空环节了。
相应的,位于大鹏半岛某山腹中的天基计算中心,也进入了最后的验收阶段,
只等太空计算机、太空云服务器升空组网成功,就能与西南5座云服务器,组成天地同步算力网,开启智能辅助时代。
当然,西南5座云服务器和港岛和平计算机研究中心的服务器硬件都该更换了,还有相关的通讯设备也需要更新,普通的4G通讯网络届时根本不够用。
另外,还有这次获奖的西南量子芯片研发团队,以及地下基地的光计算芯片研发团队,他们的研发成果也该推动商用变现了。
等太空飞船回收后,还要给地下基地的科研人员加加担子,生物脑计算机和光脑计算机研究还要推进一下。
……
就在张和平忙着推进他的科研计划时,大陆与各国的交流项目越谈越多。
其中最明显的提升,是各国拟在今年9月派到大陆的留学生数量,将是去年的二十多倍。
当张和平听到这个数据,以及二丫头张南、三丫头张念抱怨国内大学对那些留学生太过优待时,张和平在饭后,找华老他们说了一下国内高校扩招的事。
“和平,现在不是我们不想扩招,而是财政这块很吃力,各地现在都在搞建设……”
不等华老说完,张和平就打断道:“和平学院已经给内地高校打了样!”
“提供10年期免息助学贷款,按学期收费,没有学生补助,只有食堂伙食补助,毕业后学校推荐工作,学生也可自行选择高薪酬工作。”
“这几年是外资建设期,如果今年9月开始扩招,三四年后毕业的学生,正好放出去大展拳脚。”
陈秘书见华老脸显为难之色,遂插话道:“张顾问,我之前听说各高校也开会讨论过和平学院的模式。”
“但是,有很多人担心如此搞的话,会让许多贫困学生上不起大学。”
张和平皱眉问道:“不是有助学贷款吗?”
陈秘书不好明说教育系统与银行系统之间的壁垒不好打通,只能把目光投向了华老。
“你提的扩招意见,我等会就给首都方面汇报一下,看看他们的态度。”华老不置可否的说了一句,便没了下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