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7章 超极限下压交接!莫斯科的轮盘开启 (第2/2页)
按压力度从0开始逐渐提升,准备让棒体“压”进凹槽。
这个时候进入了第二交接区。
交接区5米处,一声轻微的“触”声在两人之间响起。
苏神的棒尖终于碰到了赵昊焕的V型凹槽入口。
苏神的手腕立即加快转动速度,以0.6m/s的速度往下压,按压力度从0快速提升到18N,同时食指和中指轻轻往前推,形成“下压+推送”的复合力。
推动棒体往凹槽里钻。
他能感觉到棒尖碰到凹槽内壁的阻力,却没停手,而是继续保持下压和推送的力道,让棒体顺着凹槽往里滑。
这是“超极限下压式”的初步嵌入。
必须稳,不能让棒体滑偏。
偏了就要完了。
没有任何抢救的办法。
赵昊焕在棒体接触的瞬间,掌心肌肉像是被“点燃”了一样,小鱼际肌和掌心肌的张力瞬间飙到35N。
他没主动去抓棒,而是让食指和中指顺着棒体的滑动方向往中间收,指腹紧紧贴住棒体两侧,指根顶住棒体中段,拇指从上面压下来,施加12N的握力,把棒体固定在凹槽中段。
此时棒体30%嵌在凹槽里,还没完全脱离苏神的手,处于“半交接状态”
这是“超极限下压式”的过渡阶段,既保证棒体不丢,又为后续深度嵌入做准备。
苏神能感觉到棒体在凹槽里滑动的阻力,却没调整力道,只是保持着下压18N、推送5N的复合力,让棒体稳步往里嵌。
他的送棒臂依旧保持着上臂125度、小臂水平的姿态,连肩关节都没动过。
只要送棒臂稳,棒体的轨迹就不会偏。
也不能偏!
赵昊焕此时能清晰感觉到棒体在凹槽里的滑动,掌心肌肉随着棒体的移动微微调整张力,却没让棒体有丝毫横向偏移。
他的核心肌群更紧了,腰腹发力维持着身体的平衡,哪怕钉鞋蹬地的震动传到身上,也没让接棒臂有任何晃动。
第三交接区。
这个时候牙买加那边的交接棒都已经出去了。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他们就是普通的立棒式交接。
这种交接几乎是没有什么先进性可言。
一切求稳。
不过还是那句话,因为他们以前的交接分数太低了,现在只要拿个及格,那都是大幅度提升。
这是最稳妥的办法。
米尔斯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即便是你让他们集训,也不像是别的队伍能集训那么久。
一两个月的时间,复杂的交接是掌握困难,不如用简单的模式。
米尔斯也想得很清楚。
这一次莫斯科之后。
不就有两年的大赛休整期?
那个时候再做一些复杂的调教会更好。
所以这是他在短时间内能够想到在安全属性没问题的情况下,增加牙买加队接力能力的最佳模式。
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没错,处理的也很好。
就算是弗朗西斯和他的竞争失败,现在看过去也不得不承认,即便是换成自己……
恐怕也不会好多少。
进入交接区10米处,苏神突然加快了手腕的转动速度。
从0.6m/s提升到1.2m/s,按压力度也从18N增至25N,同时食指和中指的推送力从5N加到10N,形成“强力下压+推送”的复合力。
棒体在这股力道的推动下,嵌入凹槽的速度从0.6m/s提升到0.9m/s,嵌入深度快速从30%往60%推进。
这是“超极限下压式”的核心阶段,必须用最快的速度让棒体深度嵌入。
赵昊焕立即感觉到了棒体的加速,他没有硬抗,而是顺势启动了“提拉协同”动作。
左手腕以0.4m/s的速度轻轻往上提拉6毫米,提拉力度18N,这股力与苏神的下压力形成“反向对冲”。
他能感觉到棒体在凹槽里的滑动阻力突然小了很多。
这是“超极限”的关键改良,传统下压式只有送棒方的下压力,而他们加入了接棒方的提拉,让滑动阻力降低40%,嵌入速度更快。
这也是给了赵昊焕一个信号。
让他赶紧做好准备。
最关键的时候。
来了。
只见赵昊焕的无名指和小指也终于动了。
它们慢慢向棒体靠拢,轻轻贴在棒体另一侧,与拇指、食指、中指形成“五点固定”。
拇指从上面压着,食指和中指在两侧,无名指和小指在另一侧。
360度包裹住棒体。
握力逐渐提升到47N。
此时棒体60%嵌入凹槽。
已经能感觉到棒体的重量在往自己这边传,却没敢完全发力。
还要等苏神的“卸力信号”。
苏神能感觉到棒体传来的提拉感,却没减力,反而保持着25N的下压力和10N的推送力,让棒体继续往里嵌。
他的手指已经快要碰到赵昊焕的掌心,却依旧保持着轻柔的触感,通过手指的力反馈调整动作的同步性。
只要赵昊焕的提拉力度有变化,他就会微调推送力,确保两人的动作误差不会过度。
因为到了第三交接区的时候,普遍速度都会越来越快。
那这个时候。
你要做的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必须维持同步性。
如果这个一点没做好。
速度越快的情况下,你能够调整和弥补的空间就越小。
同步性不够,即便有一人跑得再快也不行。
这其实是被很多人忽略掉的一点交接可不仅仅只是一个手上的动作。
如果不同步。
后面的人跑得更快会撞。
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美国队身上。
前面的人跑得太快,会拿不到交接棒。
这经常出现在一些实力没那么强,但是交接也比较随意的美洲队伍上,当然非洲队伍也会出现。
反而是欧洲和亚洲的队伍会整体更在意同步性。
因为他们的实力相对来说更弱,需要用这一点来弥补劣势。
钉鞋声继续前进。
进入第四交接区。
正常来说,苏神和赵昊焕几乎都会选在第三区的最后和第四区的前端进行交接。
交接区15米处,苏神的下压力达到了峰值30N,腕关节下压角度也达到15度,棒体嵌入深度75%。
他能感觉到棒体几乎已经全部进入赵昊焕的凹槽,却没停手,而是继续保持着力道,通过手指的细微触感,确认赵昊焕的提拉力度也同步达到25N的峰值。
这是“超极限下压式”的力协同峰值,两人的力道必须完全匹配,才能让棒体平稳过渡。
赵昊焕此时的“五点固定”握力已经提升到55N,掌心肌肉的整体张力达40N,V型凹槽内壁与棒体完全贴合,连一丝间隙都没有。
他能通过掌心的触感,精准感知苏神下压力的变化,每当苏神的力道加一点,他的提拉力度就跟着加一点,确保棒体不会因为力道不均而晃动。
他能感觉到心跳快得像要跳出胸腔。
这种极限操作。
以前可从没有在实战中做过。
实战和训练是完全不同的感觉。
即便是他赵昊焕。
也一样紧张。
为了让大脑不要多想,只能全心全意的计算着棒体完全嵌入的时间。
这个时候其实牙买加的第三四棒都已经交接完毕,准备启动了,种花家接力队这边,苏神却只是的手指此时已经快要离开棒体,却依旧保持着10N的推送力,确保棒体继续往里嵌。
他的送棒臂依旧保持着刚性姿态,上臂125度、小臂水平,没有丝毫放松。
“超极限下压式”讲究“送到底”。
只要没完全脱离,就不能变姿态。
这里是最容易失误的地方。
一定要稳住。
赵昊焕的“五点固定”此时已经完全锁定棒体,他能感觉到棒体的重心已经完全在自己这边,却没敢动换棒的念头。
还要等苏神先卸力。
他的右臂已经悄悄做好了准备,肘关节微微弯曲,就等着左手把棒传过来。
“嗯?怎么还不交接?”
余位力袁郭强等人都皱眉,内心异口同声的问出了这个疑问。
就目前这个场景,已经没心思再说话。
但看他们眼神就已经明白,他们肯定都想到了这个问题。
平常怎么说在这里都开始做交接了呀?
就算是再有默契,从这里交接都已经是绝无仅有。
除了美国队有时候因为很随意的状态会出现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是特意这么做。
就算是美国队,那也是碰运气,他们的交接永远不知道是在哪一个区就会进行。
所以像这种随意完全凭运气的情况是不能计算在内的。
也就是说苏神和赵昊焕,他们两个人,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
他们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要在这里进行交接。
要在极限的极限进行交接。
15米,16米,17米,18米……
在交界区到了大概18.2米处。
苏神终于开始“卸力”。
下压力从30N快速降到10N。
推送力却保持15N,手指慢慢放松。
从之前的“轻扣”变成“指尖轻触”。
他能感觉到棒体正在脱离自己的控制
却没急着收回手。
而是通过指尖的触感。
引导棒体最后一段的嵌入。
赵昊焕瞬间感觉到了苏神的卸力。
他立即加大“五点固定”的握力,从55N骤升至60N,同时手腕保持着提拉姿态,轻轻往自己这边“拉拽”棒体。
他能感觉到棒体正在快速脱离苏神的手指,棒体已经开始出现了不稳定状态。
“五点固定”的360度包裹,让棒体的横向偏移量控制在0.5厘米内。
在这个过程中的棒体不稳定,状态会加剧。
如果你不能搞得定的话。
不是脱手,就是要直接出交界区。
或者会因为抓不住棒,整个影响自己的前进状态,花更多的精力去调整手部摆臂动作。
不管是哪一个。
只要是出现了。
那肯定就没戏了。
当然要是实在不行,赵昊焕肯定也是会采取直接没拿稳也得往前走。
因为这样起码可以保证第二,不至于脱手或者直接出了交接区犯规。
毕竟牙买加如此强势,拿到第二也不是不能接受,只是说现在有可能的话……
最好还是第一。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
包括赵昊焕自己。
都已经渐渐成为了“首先思考能不能夺冠”。
起码在接力赛里面渐渐就变成了这样。
拿过了冠军成为了世界纪录保持者,这种感觉你做到过以后自然就不想再回去。
不仅是为了个人,也是为了整个团体荣誉,甚至是整个人种的荣誉。
这个时候真可以说,不管是为了哪一种,不管是因公还是因私,最好都能够保住胜利。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能够击败牙买加……
赵昊焕相信。
不仅是他自己,所有的国内选手都会大大的提振士气。
会让他们明白,即便是在这种劣势下,我们也依然可以不放弃,依然有夺得冠军击败强敌的可能。
可能性就是竞技领域里面最可贵的东西之一。
因为如果你连可能性都没有坚定的相信,那你连挑战困难的欲望都没有。
人是个很奇怪的动物,如果你觉得有可能的话,你的挑战欲望其实才是最旺盛的时候,你想想自己不管是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还是碰到危机,时刻需要你挺身而出。
你这个欲望最旺盛的时候,是不是可能性拥有的时候?
如果没有什么可能性,起码是你自己认为没有什么可能性的时候……
你这个时候的挑战欲望挺身而出的欲望是不是就会大幅度下降?
甚至被赶鸭子上架之后,那也只是赶鸭子上架。
根本发挥不出自己应有的水准,甚至会失常。
那在这种情况下。
就彻底变了。
当认为不可能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会成为一个群体概念,成为一把压在群体脑袋上,甚至是心灵里的锁链。
让整个群体都对于这一个事情出现天然的不自信,甚至是畏惧反应。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做出了1之后,后面的人往往在想做出2会比从0~1更简单。
信念就是要有人能做得到,只要有人能做到,就意味着这条路……
不是完全不通的。
只要验证了这一点,人的思想枷锁就会被打破。
总有人能站出来,毕竟这条路是能走通的。
苏神的手指此时已经快要离开棒体,他的送棒臂依旧保持着姿态,直到指尖感觉到棒体完全脱离的瞬间,才开始慢慢收回手臂
肘关节弯曲90度,避免挡住赵昊焕的冲刺路线。他能感觉到胸口在剧烈起伏,却忍不住盯着赵昊焕的手。
确认棒体是否稳稳在他手里。
和博尔特在这里的对抗,已经耗费了他全部的精神力。
要不是还有一口气顶着。
看到博尔特在这一波爆发出这么恐怖的能量,即便是苏神也难免感觉到会不会就……
不可能了。
幸好两世为超级运动员的他心智极其坚定,这样的念头最多只出现过一瞬。
然后很快就强迫自己支撑下去。
支撑的把接力棒交接完毕。
就可以了。
就能休息了。
赵昊焕此时已经完全握住了棒体,却没停。
“超极限下压式”的最后一步,是“快速换棒”。
他的左手腕轻轻内旋15度,让棒体从“凹槽嵌入”的角度,转为“水平持握”,同时右臂快速向左摆动,右手拇指和食指形成“环形接棒位”,对准棒体末端。
场边。
怎么还不松???
袁郭强和余位力都有些急了。
毕竟第二名还可以接受也能解释,但是这要是失误了,可是什么名字都没了呀。
他们自己没事,反正已经一把年纪已经吃到了这些年轻人给自己带来的红利,他们只是不希望这一批年轻人……
因为这样的失误受到无端的指责和打压。
毕竟对于一些人来说,运动只有成绩,没有过程,没有困难,他们也只会看到成绩。
你没有出成绩,不管你什么困难都是失误,都得有人背锅。
他们可不希望出现这样的事情。
因此现在才格外着急。
19米处。
棒体完全脱离苏神的指尖,赵昊焕的左手立即发力
以0.7m/s的速度将棒体往右手传。
右手稳稳接住棒体的前1/3处,握力40N,手指一扣,就将棒体固定住。
左手随即自然收回体侧,整个换棒动作一气呵成,没有丝毫停顿。
苏神此时已经收回了右手。
脚步慢慢放缓,却盯着赵昊焕的背影。
那一口一直顶着,甚至差点把他顶出内伤的气。
终于。
可以放了下来。
因为他知道。
交接完成了。
从棒体接触到换棒结束,比传统下压式缩短了55%,交接位置精准锁定在19米区间,这是他们练了无数次的“超极限”成绩。
再往后面走,那就真的是难以掌控,完全是在冒险了。
这里足够了。
多几米就能让赵昊焕的启动,比原本快几米。
能让他更早的进入加速状态。
能让他更早从加速进入途中跑。
进入次极限。
进入极限。
苏神看着赵昊焕,收走了接力棒。
身形只是微微的晃动了一下。
他顿时明白。
没失误。
成了。
大赛之中第一次做就成了。
这次冒险。
值了。
值大了呀。
砰砰砰砰砰。
这个时候,赵昊焕已经开始冲出。
苏神力量就像是一瞬间被抽空。
大声喊道。
“冲!”
“狗焕!”
“拿下冠军!!!”
这些嗓子和博尔特喊出的这一嗓子,何其相似。
只是一个是英文,一个是中文罢了。
内容和蕴含的含义。
却是一模一样。
而就在这一瞬间。
所有人都发现。
刚刚牙买加还拥有的优势。
瞬间开始被吃掉。
而且和前面苏神那种通过交接大幅度吃掉不同。
这种吃掉。
就像是视觉上。
赵昊焕加了超级发动机。
明明鲍威尔先进行交接往前冲。
却一下子。
就被那个身材高大的东方人。
带着火红色的身影。
瞬间追了上。
然后。
直至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