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宫阙疑云 (第2/2页)
沈清涟点了点头,他知道这其中的难处。他踱步到窗边,看着窗外渐渐沉落的夕阳,天边最后一抹亮色也即将被夜幕吞噬。
“在确认之前,我们按兵不动。”他转过身,目光沉静却坚定,“但有两件事必须加紧:第一,全力搜寻那邪物分身的巢穴,不能再让它害人;第二,想办法找到慧明,他是关键人物,可能知道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内情。”
“明白!”顾千帆重重点头,“我这就去安排!就算把京城翻个底朝天,也要把那鬼东西和那个秃驴揪出来!”他嘴上骂着,眼神却燃烧着斗志。
顾千帆风风火火地离开了。值房内重新恢复了安静,只剩下沈清涟一人。
他独自坐在渐深的暮色里,没有点灯。黑暗中,他的感官变得更加敏锐。怀中那枚林萱所赠的锦囊散发着清雅的药草香,试图抚平他紧绷的神经;而袖中那枚温润的玉佩,也传来一丝微弱的暖意。
然而,脑海中那些纷至沓来的线索——血色的幻象、箴言的沉重、邪物的狞笑、神秘僧人的背影、宫中贵人的疑云——如同沉重的锁链,缠绕着他。
他伸出手,指尖在虚空中轻轻勾勒,回忆着那日情急之下引动净化之力时的感觉。一丝微弱的、近乎透明的银光在他指尖若隐若现,如同暗夜中的萤火。
这力量,源自净世莲瓣,似乎能克制邪秽。但使用它时,他也能清晰地感受到灵魂深处那随之悸动的共鸣,以及一丝……仿佛被无形业力缠绕的滞涩感。
“承其愿,亦负其业……”
他低声重复着那句箴言,琉璃色的眼瞳在黑暗中,闪烁着复杂难明的光。
就在这时,一阵极轻微、却带着特定节奏的叩门声响起。
沈清涟眸光一凛,瞬间收敛了指尖的微光,沉声道:“进。”
门被推开一条缝,一个穿着普通百姓衣服、相貌毫不起眼的男子闪身而入,迅速关好门。他是顾千帆手下最得力的暗探之一。
“沈大人,”暗探压低声音,语速极快,“顾头儿让小的来禀报,我们根据积善堂后巷残留的气息,结合近日失踪案的地点分布,大致推算出了那邪物分身可能潜藏的几个区域。其中可能性最大的,是城西废弃的‘永济仓’附近!那里靠近旧漕运河道,阴气重,人迹罕至,而且……我们的人在那边发现了这个。”
暗探递过来一块小小的、边缘锐利的黑色碎片,触手冰冷坚硬,表面有着不规则的血色纹路。
沈清涟接过碎片,异瞳微缩。这碎片上的气息,与那邪物分身同源,但更加凝练、狂暴!像是某种……卵壳或者茧的碎片?
那邪物,难道在孕育或者蜕变成更可怕的东西?
暗探继续道:“另外,我们监视刘大和老赵家的人回报,今天傍晚,又有一波形迹可疑的人在那附近出现,似乎在寻找什么,看身手和做派,不像是江湖人,倒像是……训练有素的军中好手,或者……大内侍卫?”
军中好手?大内侍卫?
沈清涟的心猛地一沉。
宫中的人,不仅雇佣江湖人调查他,现在更是亲自下场,在寻找与莲瓣相关的人和物?是淑妃的人,还是……其他势力?
局势瞬间变得更加危急!
“知道了。”沈清涟的声音依旧平静,但眼神已锐利如刀,“告诉顾缉事,重点监视永济仓区域,加派人手,但不要轻举妄动。另外,严密监视那批疑似宫中来人,查清他们的身份和目的。”
“是!”暗探领命,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值房内,重归死寂。
沈清涟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冰冷的夜风瞬间涌入,吹动了他额前的发丝。
远处,皇城的轮廓在夜色中如同蛰伏的巨兽,点点宫灯如同它窥视世间的眼睛。
永济仓的邪物可能正在蜕变,宫中的势力已然插手,神秘僧人慧明不知所踪,而他自己,则身负莲瓣因果,置身于这风暴的中心。
山雨欲来风满楼。
他缓缓握紧了拳,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不能再等了。
必须主动出击,在一切失控之前,找到破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