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善堂暗影 (第2/2页)
普济寺环境清幽,古木参天,梵唱声声,檀香袅袅。行走其间,仿佛与外界的喧嚣和血腥隔绝开来。沈清涟在知客僧的指引下,进入藏经阁。阁内光线昏暗,充斥着陈年纸张和墨锭特有的气味。
他埋首于泛黄的书卷之中,一册一册地仔细翻阅。时间在静谧中悄然流逝。不知过了多久,他在一本前朝一位喜好游历的文人留下的笔记杂抄中,看到了一段语焉不详的记载:
“……是夜,宿于京西荒村,闻邻人泣,询之,言其子白日于河畔拾一金物,形如莲瓣,入夜即病,浑身冰冷,呓语不绝,言有黑手索命……延医无效,有游僧过,赠一香囊,香气殊异,曰‘青莲’,悬于病者榻前,其症稍缓……僧曰:‘此物非凡俗可拥,祸福相依,好自为之。’旋即飘然而去,不知所踪。后闻其子虽保性命,然精气大损,状若痴愚,良可叹也。”
沈清涟的手指猛地顿住!
金物,形如莲瓣!游僧赠香囊,香气殊异,曰“青莲”!
这记载,与眼下发生的一切何其相似!只不过,笔记中是前朝旧事,发生在京西荒村,而如今,是发生在京师之内!同样是因为拾取莲瓣金物而引祸上身,同样有身怀青莲古檀的游方僧人出现解救!
这绝非偶然!
净世莲瓣的传说,以及因其而起的灾祸与干预,似乎在历史上并非首次出现!那位游方僧人,与如今这位使用青莲古檀的神秘人,是否存在着某种传承关系?他们是一个隐秘的、世代守护或者追踪净世莲瓣的组织?
沈清涟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他继续往下看,希望能找到更多关于那游僧的记载,但后面却是一片空白,似乎作者也仅止于听闻此事。
他合上笔记,靠在冰冷的书架旁,闭目沉思。线索如同散落的珍珠,正在被一根无形的线逐渐串联起来。
净世莲瓣散落人间,会吸引邪祟,也会引来守护者。而如今,一枚莲瓣在黑风坳被用于封印,其气息可能引来了更多的觊觎者和守护者齐聚京师。邪物分身趁机作乱,守护者则在暗中行动……
那么,雇佣江湖人调查自己的那股宫中势力,又在其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他们是想夺取莲瓣,还是……也想成为“守护者”?
还有他自己……他与莲瓣之间那莫名的共鸣,又意味着什么?他在这盘错综复杂的棋局中,究竟是无意的棋子,还是……注定要执棋的人?
思绪纷乱间,藏经阁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和低语声。沈清涟收敛心神,悄然移至窗边,透过窗棂的缝隙向外望去。
只见寺院的住持正陪着一位衣着华贵、面容被薄纱遮住的女子在庭院中漫步,身后跟着几名低眉顺眼的侍女。那女子身姿窈窕,气度不凡,虽看不清面容,但周身散发着一股久居人上的雍容与……一丝若有若无的、与这佛门清净之地格格不入的阴郁气息。
沈清涟的异瞳微微闪烁,他隐约看到,那女子周身的空气中,萦绕着一丝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灰黑色气息,那并非妖邪之气,更像是……长期接触某种阴寒之物,或者修炼了某种特殊功法所留下的印记。
这女子是谁?她来这普济寺,是单纯礼佛,还是……另有所图?
住持对她极为恭敬,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畏惧。
正当沈清涟暗自揣测之时,那女子似乎心有所感,忽然停下脚步,抬头向他所在的藏经阁方向望来!
虽然隔着薄纱和距离,沈清涟却仿佛感觉到一道冰冷锐利的目光,穿透了层层阻碍,落在了自己身上!
他心中一惊,立刻屏息凝神,将自身气息收敛到极致。
那女子注视了片刻,并未发现什么异常,这才缓缓收回目光,在住持的陪同下,向大雄宝殿走去。
沈清涟靠在窗后的阴影里,掌心微微沁出冷汗。这女子绝非寻常香客!她身上那丝阴郁的气息,让他感到一种本能的警惕。
京师这潭水,果然深不可测。明处有邪物肆虐,暗处有神秘僧人与宫中势力,如今,连这等身份不明、气息诡异的人物也出现了。
他悄然离开藏经阁,没有惊动任何人。走出普济寺的山门,重新回到喧嚣的市井之中,阳光有些刺眼,但他心中却笼罩着一层更深的阴霾。
顾千帆那边不知进展如何,积善堂的线索能否找到那个神秘僧人?而方才在寺中惊鸿一瞥的华服女子,又是何方神圣?
一切,都显得迷雾重重。
他抬头,望向皇城的方向,目光深邃。
看来,有必要想办法探听一下,近日宫中,是否有哪位贵人,曾频繁出入寺庙,或者……行为有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