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善堂暗影 (第1/2页)
次日清晨,天色未明,一层薄雾如同轻纱般笼罩着京师。顾千帆带着几名精干的镇妖司下属,早早便来到了位于城西的积善堂。这是一座三进的大院,青砖灰瓦,门楣上挂着“积善之家”的匾额,看起来朴实无华,门前却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多是衣衫褴褛的贫苦百姓和流浪者,等待着每日固定的粥棚施舍。
空气中弥漫着米粥的温热香气和人群聚集特有的汗味、尘嚣。顾千帆没有惊动太多人,只让手下分散四周警戒,自己则带着一个机灵的年轻缉事,找到了积善堂那位姓王的管事。
王管事是个五十多岁、面相和善的胖老头,听说顾千帆是镇妖司的大人,吓得脸色发白,手脚都不知该往哪里放。
“大、大人,小、小老儿这积善堂可都是按规矩办事,赈济穷苦,从不敢做任何违法乱纪之事啊……”王管事声音发颤,额头冒汗。
顾千帆摆了摆手,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和些:“王管事不必惊慌,本官只是来打听点事情。听说前些日子,你们这里施舍出去的旧衣物中,混入了一些带着奇特檀香味的东西?”
王管事愣了一下,仔细回想,猛地一拍大腿:“哦!大人说的是那个啊!是有这么回事!大概……十来天前吧,清理库房旧衣物的时候,发现有几件打着补丁的旧僧袍,料子很普通,但味道很奇怪,不是咱们平时从寺庙里收来的那种寻常檀香,闻着……特别清,还有点莲花的味儿?小老儿也觉得稀奇,还以为是哪个落魄的游方和尚捐的,也没多想,就一起打包施舍出去了。”
游方和尚?旧僧袍?奇特檀香?
顾千帆精神一振,追问道:“那几件僧袍,具体是什么样子的?除了香味,还有什么特别之处?你可还记得是施舍给谁了?”
王管事努力回忆着,眉头皱成了疙瘩:“僧袍就是最普通的那种灰色粗布,洗得发白了,补丁摞补丁,没什么特别的……至于给了谁……”他苦着脸,“大人,这每天来领救济的人成百上千,衣服都是混在一起发放的,实在记不清具体给谁了啊……”
线索似乎又要断了。顾千帆有些不甘,又问:“那送来这些僧袍的人呢?是谁捐的?”
王管事摇头摇得更快了:“都是外面设的捐赠箱子,谁捐的也不知道啊……”
顾千帆沉吟片刻,换了个方向:“最近这附近,可有什么形迹可疑的陌生人出现?或者,有没有发生过什么奇怪的事情?”
“奇怪的事情?”王管事挠了挠头,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说起来……前两日,后巷堆放杂物的角落,好像有野狗刨出了点什么东西,叫得特别凶,等我们的人赶过去,又什么都没发现,就地上有点……黑乎乎的印子,像是啥东西腐烂了,味道有点冲。我们还以为是死老鼠啥的,也没在意。”
后巷?黑乎乎的印子?味道冲?
顾千帆眼神一凛:“带我去看看!”
积善堂的后巷比前门更加脏乱狭窄,堆满了破损的桌椅、烂筐等杂物,墙角生着厚厚的青苔,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在王管事的指引下,顾千帆来到一处墙角,那里果然有一片地面颜色略深,泥土有些翻动的痕迹,空气中还隐约残留着一丝极淡的、令人不快的腥气。
顾千帆蹲下身,仔细查看。那腥气与昨夜那邪物分身留下的气味极为相似!他用手扒开表层的浮土,指尖触碰到一些粘稠的、已经干涸发黑的残留物。
是那东西!它一定在这里停留过,或者……在这里吞噬过什么!
“这里最近死过野狗野猫吗?”顾千帆沉声问。
王管事吓了一跳,连忙道:“没、没有啊!就是那天晚上野狗叫得厉害,第二天就没事了。”
顾千帆站起身,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这条幽深的后巷。邪物的气息,神秘的檀香僧袍……这两者同时出现在积善堂附近,绝非巧合!
那个身穿带有青莲古檀香气僧袍的“游方和尚”,是否也曾在此活动?他是在追踪那邪物,还是……另有目的?
“大人,现在怎么办?”身边的年轻缉事低声问道。
顾千帆眯起眼睛,看着巷子深处那一片阴影:“派人盯住这里,尤其是晚上。那东西很可能还会再来!另外,查一下最近半个月,京城所有寺庙挂单又离开的游方僧人的记录,一个都不能漏!”
……
与此同时,沈清涟并未在刑部衙门。他换了一身寻常的青布长衫,独自一人,来到了位于城南的普济寺。这是一座香火不算鼎盛的中等寺庙,但藏经阁中收藏了一些关于京城地方志和民俗杂记的古籍。他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关于“青莲古檀”或者类似奇异事件的记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