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12章 账目不对 (第1/2页)
在1994年之前,地方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国企和集体企业。
在1994年之后,国企的大部分收入,都被国家拿走了,地方只能从私企身上收税。
所以地方招商引资,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的。
同时,这一年国家也把地方土地转让权给了地方,造就了后来的土地财政。
蔡有福见周川没说话,问道:“周老弟,你这么年轻,怎么做事这么老派?”
“赚钱这个东西你还畏首畏尾的。”
周川说道:“其实那些东西确实能挣钱,但是不稳妥。”
“如果让我挣个十年八年,然后一不小心把自己给搭进去。”
“我觉得不是很划算。”
蔡有福却不觉得:“十年八年赚个两三百万,就算让我进去蹲个三五年,那也划算了呀。”
“像我这个店,一年累死累活也就小几万块钱。”
“十年也就几十万,我至少要三四十年,才能赚两三百万。”
“三四十年,我都七老八十了。”
周川没在意蔡有福其他的话,而是对他的利润有了点兴趣:“蔡哥,你这店一个月三千的利润问题不大吧?算下来,一天也就赚个一百块钱。”
蔡有福说道:“那不一定,有时候不见得有这么多利润。”
“而且经营一个店,开销也不小的。”
“除了明面上的那些开销,逢年过节的送礼,偶尔有人来吃个饭,我总不能收人家钱呀。”
“这些算起来都是钱。”
“一年花在这上面的钱少说也有大几千块。”
“要不然我怎么有能力收你那豹子?”
蔡有福说的虽然有些道理,但周川还是觉得这个账不太对:“蔡哥,你们店的利润率大概是多少你知道吗?”
蔡有福微微一愣:“什么是利润率?我就小学文化,不懂这些。”
周川看蔡有福的眼色略微有些古怪:“蔡哥,你到底有没有仔细算过你店里的账啊?”
“我看你店里有十几张桌子,来往的客人不少。”
“虽然我没看你的营业情况,但有一点我敢肯定。”
“你店里的平均单价,肯定不低于三十。”
“就算一天五十桌,一桌三十,一天的营业额也有一千五。”
“你们毛利润就算百分之五十,那也应该有七百五的毛利润。”
“工钱、房租、水电这些,顶天了每天一百。”
“一天就算没有六百五的利润,那也应该有三四百的利润吧?”
蔡有福被周川这账给算懵了:“周老弟,你可别吓我。”
“一天三四百,一个月不得一万多,一年十几万?”
“我店里从来没这么高的利润。”
周川说道:“我这也就是随口算的,具体怎么样那肯定要看具体的营业情况。”
周川总感觉,蔡有福的老婆坑他了。
要么是怕他乱花钱,故意偷偷藏了一笔钱。
要么就是藏钱有别的心思。
周川更倾向于后者,主要是蔡有福说他老婆的时候,那态度一看就不是会打老婆的人。
蔡有福甚至有可能一直被他老婆给压制的死死。
蔡有福也感觉到了一点不对劲:“周老弟,回头你帮我算算,我那店里一个月应该有多少利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