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11章 车 (第1/2页)
周川问道:“现在买车要交多少税?”在八十年代早期,私人不允许购买汽车。
关键节点出现在1984年,大城市开始允许私人购买汽车,但数量控制的十分严格。
到1987年的时候,取消了数量控制,但依然需要盖章,手续繁杂,一般人真搞不定。
1989年的时候,已经明确了私人买车上牌的流程,但百分之三十的高消费税,还有百分之二十的社控费,买一辆五万的车,就得缴纳两万五的各种费用,基本就等于变相控制私人汽车的数量,这也导致很多人不愿意交这个费用,花钱挂靠到那些不用交税的单位去。
1992年南巡之后,所有的制约彻底消失,但不同的城市,彻底放开的时间也不同,但这时候还有一个“购车证”,拿到了才能买车。
到1994年的时候,国家首次明确表示,鼓励个人购买汽车,任何地方和单位不能以各种手段干预私人购买私家汽车,同时也废除了购车证和社控费。
蔡有福笑道:“周老弟,这个税费可不少啊。”
“先不说其他的手续,你可能还要花钱。”
“就算你其他的手续都办下来了,准备去买车。”
“我这车买新的,四万,你买下来得六万。”
周川也是被吓了一跳:“要交这么多吗?”
蔡有福拍了拍方向盘:“我这车就挂在我们镇那个造纸厂名下的。”
“乡镇企业,有免税指标。”
“他们买了车,开个几年,然后就卖给我们这些人。”
“当然你也可以花钱去买他那个指标,就是我说的那八千。”
“其他的手续方面可能还要花一点钱,具体就要看情况了。”
周川摇摇头:“车倒不是很贵,就是这税费有点吓人了。”
“等两年看看,会不会降一点。”
“要是降下来我也买一辆车开开。”
周川的思想,其实是介于穷人和暴发户之间的,没有纯粹的富人思维。
富人思维真不是重活一世,就能直接有的。
周川的穷人思维,那是上辈子养成的,毕竟颓废的苦了一辈子,他想有富人思维,也养不出来。
暴发户思维倒是重生之后才有的,原因也非常简单,虽然他现在没有挣到很多钱,但周川始终认为自己想赚钱是非常容易的,他内心就把自己当一个百万富翁看的,花个几万块钱那也不算什么。
都重生了,要是连几百万都赚不到,那还搞个屁,说几百万那还是保守的。
蔡有福说道:“我有一辆私人的桑塔纳,听说那车要卖二十多万。”
周川问道:“是谁的?”
蔡有福说道:“孙老板,叫孙向阳,他的身价可能都过百万了。”
“不过这是我猜的,具体也不清楚。”
周川对于这种能在1992年赚百万的人还是非常好奇的。
这些人不可能像自己一样,知道未来发展趋势,赚百万完全是凭自己实力。
“这孙老板是做什么的呀?”周川问道。
蔡有福说道:“早在七八年前吧,也有可能更早,他就跟国营厂偷偷的合作,给国营厂处理了很多废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