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7章 销量不佳 (第1/2页)
周川出了餐厅,心情还是有些激动的。
一千多块钱,放后来确实不多,但放这个年代,已经算一笔不算小的钱。
现在的一千,如果按照日常消费来算,大概相当后来的五千,这只是一个大概计算,因为不同的东西涨幅是不一样的。
如果按照全国货币总量来算,也就是金融领域经常要用的“M2”数据,一千相当于后来的十四万。
按照收入计算,一千大概相当于一万五左右。
按照资产,诸如房产之类的算,现在一千相当于后来几万块钱。
周川家里,要凑的话,找亲戚朋友借一借,肯定能凑出小几千块钱,他们家的存款,十有八九还不到一千,因为这些年这句赌博,在外面欠了不少钱,父母的收入,都给他还钱了,不可能还有多少存款。
虽然一千不是很多,但这是自己二十岁之前依靠自己本事,用正经手段赚的钱。
周川在心里盘算着这一千块钱要怎么用,得先给自己买个BP机?
这个肯定要买,但不着急。
BP机分数字机和汉字机,数字机要八百到一千五左右,汉字机要两千到四千,另外还要入网费、服务费,也要花一千多,现在这一千多块钱,还不够看。
肯定要先给父母买点东西。
给母亲买个黄金戒指,这东西不一定要戴,买了放家里收着也可以。
给父亲买个皮衣,穿着有面子。
周川还准备给自己做一套西装,但现在的西装都太丑了,基本都是不收腰的,穿在身上大大的,看起来松松垮垮。
买西装肯定是为了撑场面,周川很清楚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光有实力是不行的,还得有牌面。
心里琢磨着,脚下已经往菜市场前面走去,准备先去看看夏小青母女生意怎么样了。
当周川找到夏小青母女摊位前,实际情况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
周川原本以为生意会非常火爆,毕竟糖炒板栗的味道确实可以,没得说,又是整个县城独门生意。
结果摊位前,根本就没有人。
杨菊华还在卖力的炒,夏小青站在一旁,身前是一个小桌子,前面摆了一个竹编的筐子,里面放满了炒好的栗子。
“怎么没人买啊?”周川走到摊位前,随手拿起一粒炒好的剥开,放进嘴里尝了一下,味道没有问题。
夏小青说道:“我们今天已经卖了快十块钱了,等回去的时候,卖二十多块钱应该不成问题。”
周川顿时有些无语:“就算你们卖三十块钱,一块五毛钱每斤,也就是卖二十斤。”
“一次全卖给你大伯,算八毛钱一斤,也就是说,你们的利润其实只有七毛钱。”
“二十斤也就是十四块钱。”
“还要去掉摊位费、来回路费,煤球等等,这么一算,一天利润有十块钱就不错了,还要算一个人的人工钱。”
杨菊华却很满足了:“我们自己干活,算什么人工钱,一天能赚十几块钱,一个月就算三百,已经很不错了。”
确实!
对于杨菊华来说,一个月三百的收入,已经是高收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