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雅士疯癫谪仙散,曲江诗会藏杀机 (第1/2页)
上官拨弦认为太子发现的密道是当前最关键的线索。
需要秘密探查其走向、出口以及用途。
那紫色的织物碎片,再次将矛头指向了与“三姑娘”相关的势力。
关于斗篷人,刘瑛的描述依旧模糊,但确认了此人身形不高,声音沙哑(可能伪装),对机关术极为了解。
需结合以往案件中所有关于“斗篷人”的线索,进行并案分析。
“天火流萤”之术所需的计算量非比寻常,玄蛇内部必然有顶尖的算术者。
可从长安的算学馆、历局以及喜好算术的奇人异士中进行暗中排查。
共振盘、灯笼机关、符文刻印……这些技术都有其源头。
需要继续追查那些特殊材料(如共振盘的金属、绘制符文的药水)的来历。
萧止焰伤势稳定后,立刻与上官拨弦秘密入宫,与太子李诵会面。
在东宫一间密室中,太子神色凝重地带他们看了那条位于偏殿壁画后的密道入口。
入口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向下延伸,深不见底,散发出阴冷潮湿的气息。
入口边缘,果然散落着几片深紫色的锦缎碎片,上面的紫鹃花香虽淡,却清晰可辨。
“孤已命心腹初步探查了一段,”太子低声道,“此密道并非前朝遗留,而是近年新掘,构造坚固,内有岔路,似乎通往……多个方向。”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其中一条岔路的方向,隐约指向……淑兰太妃昔日居住的宫殿区域。”
淑兰太妃!
又是她!
这位早已薨逝的太妃,如同一个不散的幽灵,她的名字总与玄蛇的阴谋纠缠在一起。
她是洛阳王李元轨的生母,而洛阳王……
上官拨弦与萧止焰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寒意。
宫中密道、淑兰太妃、紫色织物、“三姑娘”……这些线索似乎正在勾勒出一张潜伏在宫廷深处的、属于玄蛇的隐秘网络。
“此事不宜声张。”萧止焰沉声道,“请殿下暂时封锁此殿,对外宣称修缮。探查密道之事,需得绝对可靠之人,谨慎进行。”
太子点头:“孤明白。止焰,拨弦,此事还需倚仗你们。”
接下来数日,在上官拨弦和萧止焰的暗中指导下,由影守和太子绝对信任的几名内侍高手组成的探查队,开始对密道进行小心翼翼的探索。
与此同时,上官拨弦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研究那些紫色织物和紫鹃花粉上。
她反复比对从赵永指甲、柳姨娘衣物以及宫中密道口取得的样本,确认其来源一致。
她尝试培育紫鹃花,发现此花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需要特定的土壤成分和温湿度。
顺着这个线索,风隼带人暗中查访长安城内外的花圃、香料铺,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城北一家名为“莳花小苑”的私人花圃。
这家花圃的主人身份神秘,深居简出,但曾有人见过有腿脚不便的丫鬟模样的人出入,且花圃偶尔会出售一些极其罕见的紫色花卉。
“三姑娘”的踪迹,似乎若隐若现。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对“莳花小苑”进行深入调查时,一桩新的、看似风雅却暗藏杀机的案件,打断了他们的计划。
近日,多位以诗酒风流著称的文人士子,在参加完各种诗会雅集后,相继出现了精神亢奋、才思泉涌,但随后便陷入疯癫痴狂的状态,所作诗词充满了愤世嫉俗、甚至大逆不道的意味,与平日品行大相径庭,引得朝野非议。
起初,人们只当是文人放浪形骸,饮酒过度。
但接连数起类似事件发生,且症状如此相似,便引起了上官拨弦的注意。
她设法查看了一名发病士子的脉象和瞳孔,发现其脉象紊乱中带着一种被透支的虚浮,瞳孔深处隐约可见一丝不正常的金红色。
这症状,与她曾在师父笔记中见过的、一种名为“谪仙散”的奇毒描述,极为相似!
“谪仙散”,传闻能短时间内激发人的心智潜能,使其文思敏捷如谪仙临世,但药效过后,心神便会彻底崩溃,沦为废人,甚至狂性大发,口出妄言。
难道,玄蛇的触角,在接连遭受打击后,又伸向了文人墨客聚集的雅集?
他们用“谪仙散”来控制、利用这些士子,是要,操纵清议舆论,还是想借此铲除异己,或是制造新的混乱?
“拨弦,看来我们得去这所谓的‘曲江流饮’看看虚实了。”萧止焰看着上官拨弦凝重的神色,沉声道。
他的伤势已基本无碍,恢复了往日的锐气。
上官拨弦点了点头。
玄蛇的阴谋,如同水银泻地,无孔不入。
从宫廷到市井,从机关算学到毒药蛊术,他们必须时刻警惕,主动出击。
她将宫中密道和“莳花小苑”的线索暂时交由风隼和影守跟进,收拾起纷繁的思绪,目光再次变得坚定锐利。
“好。去会一会这‘谪仙散’,看看玄蛇又在文人圈里,玩什么把戏。”
新的挑战,随着“谪仙醉酒案”的展开,再次来临。
长安城已入深秋,曲江池畔的枫叶染上一层凄艳的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