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尸喉藏符揭新秘,阿箬识图破迷局 (第1/2页)
李琮的目光落在她脸上,缓缓道:“那名溺亡的婢女,据府中老人回忆,容貌清秀,尤其是一双眉眼,与师妹你……倒有几分神似。”
如同平地惊雷!
上官拨弦的心猛地一跳!
又一个容貌相似的女子?
而且同样殒命于这口冰井?
萧止焰的眼神瞬间变得无比锐利,紧紧盯着李琮:“那婢女叫什么名字?是何来历?”
李琮摇了摇头,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遗憾:“年代久远,记录不全,只知道她名叫‘芸娘’,是外面买来的孤女,具体籍贯无人知晓。当时的主事者怕此事影响侯府声誉,便草草处理了后事,未曾深究。”
芸娘?
孤女?
线索似乎又多了一条,却更加扑朔迷离。
“琮少爷为何今日才想起告知此事?”萧止焰语气带着质疑。
李琮叹了口气,道:“我重伤初愈,许多旧事也是近日才慢慢回想起来。加之此次冰井再次出事,且那女尸容貌又与师妹相似,故而才觉得此事或许并非巧合,应当告知二位。”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了上官拨弦一眼,“师妹,侯府水深,有些陈年旧事,牵扯甚广,知道的太多,未必是福。你……还是要多加小心。”
这番话,听起来像是关切,却又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警告。
这就是李琮管闲事的目的?
从李琮处出来,上官拨弦和萧止焰的心情都更加沉重。
“二十年前的芸娘,六年前的彩云,都与你容貌相似,且都与这口冰井有关。”萧止焰沉声道,“这绝不可能只是巧合。玄蛇选择这口井藏尸,恐怕也是看中了这其中隐藏的关联。”
上官拨弦默然不语。
她感觉有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围绕着她的身世缓缓收紧。
芸娘、彩云、淑兰太妃、洛阳王、还有那“凤鸣岐山”的玉玺模型……这些碎片之间,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联系?
回到临时验尸的厢房,风隼带来了新的调查结果。
根据对彩云档案的深入核查,发现她入宫前的籍贯记录模糊,自称是陇西人士,但具体村落无从考证。
而在淑兰太妃宫中伺候期间,她主要做些整理书房、伺候笔墨的轻省活计,并未发现有何异常。
她的失踪,在当时也并未引起太大波澜。
至于那个肩胛骨的烙印图案,内侍省的旧档中并无明确记载。
但有老太监隐约记得,前朝末期,似乎有一个隐秘的、服务于某位权势人物的组织,其成员身上会留有特殊的标记。
图案与鸟类有关,但具体细节已不可考。
而关于耳后“梅隐”胎记的家族,风隼也筛选出了几个可能的前朝家族,其中有一个“林”姓家族,曾出过一位宠妃,在后宫争斗中败落,家族子弟流散。
这个家族的女性,据说确有耳后胎记的传言。
“林”姓?
上官拨弦蹙眉,她的师父姓上官,她随师姓,从未知晓自己的本姓。
会是“林”吗?
线索繁多,却都如同断线,难以串联。
上官拨弦决定,对女尸彩云进行最后一次,也是最彻底的解剖检验,希望能找到体内隐藏的更多信息。
尤其是那种“冰封术”和“相思豆蛊”,或许能留下更多痕迹。
解剖由上官拨弦亲自动手,阿箬从旁协助。
萧止焰守在门外。
当手术刀划开彩云冰冷的肌肤和肌肉组织时,一股更加浓郁的、混合着冰冷与微腥的气味弥漫开来。
上官拨弦屏息凝神,动作精准而迅速。
她重点检查了脏腑和骨骼。
脏腑因冰封保存尚算完好,但并无明显病变或中毒迹象。
然而,当她检查到盆腔时,动作猛地一顿!
在彩云的**内壁,她发现了一些极其细微的、已经萎缩钙化的异常组织残留!
这迹象表明,彩云在死亡之前不久,可能曾经怀有过身孕,但胎儿似乎并未足月,就以某种不同寻常的方式消失了!
“她可能小产过,或者……被强行取胎。”上官拨弦的声音带着一丝寒意,对门外的萧止焰说道。
这个发现,让案件的性质变得更加复杂。
一个可能怀有身孕的宫女,为何会被杀?
她怀的是谁的孩子?
这与她的死因有何关联?
就在上官拨弦准备进一步检查骨骼,尤其是牙齿以核对身份时,她的目光无意中扫过彩云的咽喉部位。
凭借对人体结构的精通,她隐约感觉到咽喉深处的骨骼形状似乎有极其细微的异常。
她小心地用工具扩大创口,探查咽喉。
随即,她的动作彻底僵住!
在彩云的喉管深处,紧贴着颈椎的位置,她发现了一个被冰封的、约拇指指甲盖大小的、非金非玉的黑色薄片!
那薄片之上,似乎刻满了比蚂蚁还要细小的符文!
这东西,绝非人体自然生长,而是被人后天植入的!
而且植入位置如此刁钻隐秘,若非解剖,根本不可能发现!
这黑色薄片是什么?
是某种追踪标记?
还是……承载着某种信息的载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