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长安骤发毒疫案,国公之子染剧毒 (第1/2页)
中毒?
她起身,目光扫过棚区内熬煮药汤的大锅。
鼻子轻轻嗅了嗅。
空气中除了常见的治疗风寒瘟疫的草药味,似乎还夹杂着一丝极其淡的、若有若无的甜腥气。
她走到一位正在写方子的年轻医官面前,客气地问道:“这位医官,请问此次疫病,太医署诊断为何种症候?所用方剂主要是?”
那年轻医官抬头,见是一位蒙面女子,虽看不清全貌,但气质清雅。
他语气不由也客气了几分:“据几位院判大人研判,应是‘秋瘟’,邪犯肺卫所致。”
他接着说:“所用方剂多以银翘散、桑菊饮加减,疏风清热,宣肺透疹。”
很常规的思路。
上官拨弦心中却不以为然。
若真是邪犯肺卫的温病,脉象不应如此沉数有力,红疹也不该是这般灼热鲜红……
她谢过医官,回到萧止焰身边。
她低声道:“止焰,我觉得这不像是普通的时疫。”
萧止焰眼神一凛:“何以见得?”
上官拨弦回答:“症状有蹊跷,脉象与表征不符。”
“而且……我闻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味。”
她将自己的怀疑简要说出。
“我需要一些病人的血样或者呕吐物仔细查验。”
“还需要去看看病源最早出现的地方。”
萧止焰对她的话深信不疑。
他立刻亮明身份,与负责此地秩序的武侯沟通。
刑部侍郎亲至,武侯自然不敢怠慢。
他连忙引他们去往最早发现病例的几处人家。
并协调太医署的人提供了少量病人的血样和污染物。
在一处阴暗潮湿、家徒四壁的贫民家中,上官拨弦见到了最早发病、已然奄奄一息的一名中年男子。
她不顾污秽,仔细检查了其症状。
又用银针探取其少量血液和呕吐物残留。
放入随身携带的特制器皿中。
当她将一种透明的药液滴入盛有呕吐物残留的器皿时,药液竟缓缓变成了诡异的蓝紫色!
上官拨弦脸色沉了下来:“果然……”
“这不是时疫,是中毒!”
萧止焰和旁边的武侯、医官都大吃一惊:“中毒?”
上官拨弦肯定地点头:“嗯。”
“而且是一种混合毒素,其中包含了某种刺激肺腑的矿物粉尘和几种能引起发热出疹的植物毒素!”
她继续说道:“它们被巧妙地混合在一起,制造出类似时疫的假象!”
人为投毒!
制造恐慌!
众人皆感脊背发凉。
是谁?
为何要在京城散播毒物,制造时疫假象?
萧止焰急问:“可能查出毒物来源?”
上官拨弦凝神思索。
她分析着那丝甜腥气和蓝紫色反应代表的成分。
“矿物粉尘似乎是某种研磨极细的金属矿渣……”
“植物毒素则偏向西南山地特有的几种毒草……”
她总结道:“混合的手法很专业,绝非普通人能为。”
她忽然想起一事,问那武侯:“最早发病的这些人家,平日饮水来源是哪里?”
武侯忙道:“回大人,姑娘,城南这一片,多是饮用城南‘曲江’的支流活水,或者几口公用的老井。”
上官拨弦立刻道:“带我们去看看他们常用的水源!”
一行人来到离这片贫民区不远的一处河湾。
河水看起来还算清澈。
但靠近水边的泥土颜色似乎有些异样。
上官拨弦蹲下身,掬起一点水,仔细闻了闻。
又取出银针探入水中。
银针并无明显变黑。
但她却敏锐地察觉到,水汽中似乎也萦绕着那丝极淡的甜腥气!
毒源,很可能就在这水里!
是有人在上游投毒!
就在这时,一名萧府亲随急匆匆跑来。
他禀报道:“大人!府里传来消息,说……说岐国公世子李瞻公子突发急症,症状……与这时疫极为相似!”
“国公府已乱作一团!”
李瞻也中毒了?!
上官拨弦和萧止焰对视一眼。
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与凝重。
事情,似乎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复杂!
这投毒之事,竟然牵连到了岐国公府!
李瞻中毒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汹涌的湖面,瞬间在长安权贵圈中激起了千层浪。
岐国公府乃是开国元勋之后,在军中根基深厚。
世子李瞻更是年轻一辈中的翘楚。
他的突然病倒,意义绝非寻常。
萧止焰与上官拨弦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这已不仅仅是戕害平民的恶劣性质事件。
更可能是一场针对朝廷重臣、意图搅乱朝局的巨大阴谋!
萧止焰当机立断:“必须立刻去岐国公府!”
他同时吩咐那名亲随:“你立刻去刑部调人,封锁城南那片河域上游,仔细搜查任何可疑的投毒痕迹和人员!”
“再通知京兆尹,全城加强戒备,严查水源!”
亲随领命:“是!”
飞驰而去。
上官拨弦快速收拾好采集的水样和病人样本。
她对萧止焰道:“我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立刻分析毒素成分,研制解药!”
“李世子那边,我也需亲自诊视,确认是否同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