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内侍用刑逼画押,拨弦观疾暂脱身 (第1/2页)
“是永宁侯府那个失踪已久的世子——李弘璧!”
李弘璧?!
他竟然没死?
还和西域胡商勾结?
信息量巨大,让上官拨弦头脑飞速运转。
王德海是他杀,凶手可能穿着靛蓝色衣服。
西域胡商、岐国公府、失踪的世子李弘璧……
这些线索交织在一起,指向了一个更庞大、更复杂的阴谋。
德妃诬陷萧止焰,恐怕只是这个阴谋的一环!
“我们必须拿到那封密信的原件。”
“或者找到那个击毙王德海的金属器物。”
“以及查出靛蓝色纤维的来源!”
上官拨弦断定。
“难如登天。”
秦啸摇头。
“证据都被严密封存。”
“而且,我担心的是,对方可能还有后手。”
“萧止焰被下狱,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你。”
“这里已经不安全了。”
仿佛是为了印证秦啸的话。
院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和急促的脚步声。
伴随着士兵的呵斥。
“奉内侍省令,提审疑犯上官拨弦!开门!”
这么快就来了!
上官拨弦和秦啸对视一眼。
眼中都充满了警惕。
内侍省直接来人提审。
这意味著德妃已经迫不及待要对她下手了!
“从窗户走,快!”
上官拨弦急道。
秦啸点头,毫不迟疑。
身形一闪便消失在窗外夜色中。
上官拨弦深吸一口气。
整理了一下衣衫。
脸上恢复平静。
她不能逃。
一逃就坐实了心虚。
她必须去面对。
在绝境中寻找反击的机会!
房门被粗暴地推开。
几名面无表情的内侍省太监走了进来。
为首的是一个眼神阴鸷的陌生面孔。
“上官氏,跟我们走一趟吧。”
上官拨弦冷冷地看着他们。
昂首走出了房间。
她知道。
一场新的、或许更加凶险的较量,即将开始。
而萧止焰的命运。
乃至整个真相的揭开。
都系于她接下来的每一步。
内侍省的刑房,比万年县衙的大牢更加阴森可怖。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霉味。
墙壁上挂满了各式各样令人胆寒的刑具。
冰冷的石地上残留着深褐色的污渍。
几盏油灯跳动着昏黄的光焰,将人影拉得扭曲变形。
上官拨弦被反绑双手,带到了刑房中央。
她面色平静,目光扫过周围的环境。
最后落在主位上一个端坐着的老太监身上。
此人面白无须,眼皮耷拉,看似昏昏欲睡。
但偶尔睁开的眼缝中透出的精光,却如同毒蛇的信子,让人不寒而栗。
正是内侍省令人谈之色变的掌刑太监——刘瑾。
旁边还站着几个膀大腰圆、面目狰狞的行刑宦官。
“上官氏,”刘瑾的声音尖细缓慢,带着一种猫捉老鼠般的戏谑,“咱家听闻你医术通神,聪慧过人。”
“可惜啊,用错了地方。”
“萧止焰通敌叛国,证据确凿。”
“你是他的同党,若识相些,痛快画押,也少受些皮肉之苦。”
他一挥手,旁边一个小太监将一张写满字的供词拿到上官拨弦面前。
上面罗织了萧止焰如何与突厥勾结、传递情报,以及上官拨弦如何协助他利用医术和机关术为“玄蛇”效力的“罪状”。
言之凿凿,却漏洞百出。
上官拨弦看都没看那供词。
抬眼直视刘瑾,声音清晰而镇定:“刘公公,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萧大人忠心为国,天地可鉴。”
“至于我,一介草民,只为查清师姐枉死真相,何来通敌之说?”
“公公所说的证据,不过是构陷的伪证罢了。”
“哼!牙尖嘴利!”
刘瑾脸色一沉。
“看来不上点手段,你是不会老实了!”
“来人,先给她尝尝‘梳洗’的滋味!”
所谓“梳洗”,并非梳妆打扮,而是一种极其残忍的酷刑。
用铁刷子一遍遍刷掉人皮肉,直至白骨露出。
两名行刑宦官拿着冰冷的铁刷走上前,脸上带着狞笑。
上官拨弦心脏紧缩。
但她知道此刻绝不能示弱。
她深吸一口气,突然开口道:“刘公公,你近日是否时常感到心悸气短,夜间盗汗,且左手小指间歇性麻木?”
刘瑾正要下令用刑的手猛地一顿。
眼中闪过一丝惊疑。
上官拨弦说的症状,竟与他最近的隐疾分毫不差!
他这病请过太医,也只说是劳累所致,开了些温补的药,效果甚微。
“你……你如何得知?”
刘瑾的声音带上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波动。
“望闻问切,医者本能。”
上官拨弦淡淡道。
“公公之疾,非寻常劳损,乃是长期接触某种阴寒毒素,侵入心脉所致。”
“若不及早根治,恐有中风瘫痪之虞。”
她的话并非完全杜撰。
方才进入刑房时,她就敏锐地嗅到刘瑾身上有一股极淡的、类似于水银和某种矿物混合的古怪气味。
再结合他的面色和眼神,判断他可能中了某种慢性金属毒。
而指出具体症状,则是基于对这类中毒反应的了解和大胆推测。
刘瑾的脸色变幻不定。
他位高权重,惜命得很。
上官拨弦的医术之名他确有耳闻。
此刻被一语道破隐疾,不由他不信几分。
用刑逼供固然重要。
但若因此得罪了一个可能治好自己顽疾的神医,似乎得不偿失。
更何况,德妃娘娘只是要上官拨弦的口供,并没说要立刻弄死她。
想到这里,刘瑾挥退了行刑宦官。
皮笑肉不笑地说:“没想到上官姑娘还是位神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