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吕监殒命遭灭口,拨弦寻踪指冷宫 (第1/2页)
“大人,阿弦姑娘!刚收到消息,西苑那场火……烧死了两个人!”
“谁?”
萧止焰心头一沉。
“一个是看守库房的老宦官,另一个……”
风隼顿了顿,艰难地道,“是吕监正!”
“他被发现时,倒在前往西苑的路上,疑似是听闻火警后想去查看,结果……被掉落的重物砸中,当场身亡!”
吕监正死了?!
上官拨弦如遭雷击,浑身冰凉!
那个刚正不阿、深夜前来报信的老人,竟然就这么死了?
是意外?
还是……灭口?!
萧止焰的脸色瞬间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吕监正一死,观星台“北斗倒悬”的线索几乎断了一半!
而且,对方出手如此狠辣果决,显然是狗急跳墙了!
“钱宦官……”
萧止焰从牙缝里挤出这个名字。
“他必须立刻控制起来!”
“无论用什么方法!”
然而,似乎总是慢了一步。
影守随后带来的消息,让所有人的心都沉入了谷底——钱宦官,在离开皇宫返回内侍省居所后,于一个时辰前,突发“急病”,暴毙身亡!
死因……疑似中毒!
线索,再次中断!
对手的狠辣与高效,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德妃集团壮士断腕,毫不犹豫地清除了可能暴露的棋子。
压力如同实质的山峦,压在了萧止焰和上官拨弦的肩上。
距离“寒露”爆发可能只剩下最后几个时辰,他们却仿佛陷入了无边的黑暗,失去了明确的方向。
上官拨弦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越是危急,越不能乱。
她重新将目光投向那张浑天仪齿轮草图,以及之前所有收集到的线索:手抄本、“寒仪”数据、望江楼的“冰融之时”、还有……那把刻着“水”字的铜钥匙。
“钥匙……井宿……水……太液池……”
她喃喃自语,脑海中仿佛有无数碎片在飞舞,试图拼凑出最后的真相。
萧止焰看着她苍白而坚毅的侧脸,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心疼与决绝。
他走到她身边,声音低沉而坚定:“拨弦,无论如何,我会陪你到底。”
“就算把太液池翻过来,也要阻止他们!”
上官拨弦抬起头,迎上他深邃而坚定的目光,在那片令人安心的深沉中,她找到了继续前进的勇气。
她轻轻点了点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枚他赠予的玉佩。
“还有一个地方,我们或许忽略了。”
她轻声说,眼中重新燃起火焰。
“手抄本上提到‘地火精华’需‘至阴之物’调和封印。”
“皇宫至阴之地,除了冰窖和水源,还有一处……冷宫。”
冷宫,那是被遗忘的角落,****,阴气汇聚,而且是宫中守卫最松懈的地方之一。
“玄蛇”会不会利用冷宫作为隐藏“地火精华”或共振装置的绝佳地点?
这个看似渺茫的线索,成了黑暗中的最后一缕微光。
冷宫。
这两个字如同浸透了前朝旧怨的冰水,泼洒在已然焦灼的局势上。
那里是繁华似锦的大唐宫闱中最阴暗的角落,是无数红颜枯骨、冤魂萦绕之地。
阴气、怨气、以及被时光遗忘的死寂,确实是至阴之境的绝佳注解。
“冷宫……”
萧止焰重复着这个词,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晦暗。
他身为朝廷命官,自然清楚冷宫意味着什么,那是连皇帝都可能刻意回避的禁忌之地,守卫虽松懈,却充斥着不祥。
“那里范围不小,且房屋大多破败坍塌,搜寻起来如同大海捞针。”
“正因其破败与禁忌,才是藏匿的绝佳选择。”
上官拨弦目光沉静,越是危急,她的思维越是清晰如冰。
“‘地火精华’至阳至烈,需至阴封印。”
“冷宫的阴气足以压制其暴烈。”
“而共振装置若藏于其间,引发的动静也可被归咎于‘冤魂作祟’,便于掩盖。”
“我们需要一个理由,一个能让我们合理进入冷宫边缘,至少是靠近其外围水系的理由。”
她的目光落在萧止焰身上:“你是万年县司法佐,负责京畿治安。”
“若宫中某处,比如靠近冷宫的某段宫墙或水道,发生‘盗窃’或‘可疑人员潜入’事件,你是否有权带人入宫协查?”
萧止焰瞬间明白了她的意图——制造一个合理的借口,兵临城下!
这无疑是一步险棋,相当于明火执仗地挑战内宫规矩,但事到如今,循规蹈矩只有死路一条!
“可以一试!”
萧止焰当机立断。
“我即刻以追查连环盗案疑犯可能潜入宫禁为由,向京兆尹和宫内侍卫统领报备,申请带少量精锐入宫协防巡查,重点就放在……西苑与冷宫毗邻的太液池西岸!”
那里位置相对偏僻,又是水路可能潜入的方向,合乎逻辑。
计划定下,雷厉风行。
萧止焰立刻去运作官面文章,同时调动所有能信任的力量。
上官拨弦则抓紧最后的时间,进一步研究手抄本和浑天仪草图,试图找到更精确的定位线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