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李瞻预警藏深意,胡商赴约露破绽 (第1/2页)
萧止焰和上官拨弦对视一眼。
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警惕。
“先上去会会他。”
萧止焰沉声道。
他示意官兵严密看守此地,不得让任何人靠近。
两人回到地面,整理了一下衣袍,走向前厅。
李瞻果然等在那里。
依旧是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
但眉宇间似乎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萧大人,阿弦姑娘,冒昧打扰。”
李瞻拱手施礼。
他的目光在上官拨弦身上停留了一瞬,带着关切。
“听闻侯府又生事端,二位无恙否?”
“有劳世子挂心,些许小事,已然处理。”
萧止焰语气平淡,引其入座。
“不知世子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李瞻叹了口气,面露忧色。
“实不相瞒,李某此次前来,是为预警。”
“家父今日下朝回府,神色凝重,言及宫中似有异动。”
“德妃娘娘近日频频召见其兄——河西节度使慕容将军的信使。”
“且蓬莱殿用度陡增,采买了不少……硫磺、硝石等物。”
硫磺、硝石!
这无疑是“焚城雷”的原料!
李瞻继续道。
“家父怀疑,德妃或许……与近日京城诸多变故有关,甚至可能对陛下不利。”
“奈何无凭无据,且德妃势大,不敢妄言。”
“思来想去,觉得应将此隐忧告知萧大人。”
“大人深受皇恩,执掌司法,或能暗中查探,防患于未然。”
他这番话,听起来合情合理。
完全是一副忠君爱国、大义灭亲的姿态。
若在平时,或许能取信于人。
但结合秦啸之前关于李瞻与邱侧妃心腹有接触的线索。
以及他此刻主动提供指向德妃的“情报”。
其用心就十分可疑了。
是真心提醒?
还是借刀杀人,想利用他们对付德妃,自己好坐收渔利?
或者,是德妃阵营内部的倾轧,李瞻想借外力除掉竞争对手?
上官拨弦心中冷笑。
面上却不露声色。
只是静静听着。
萧止焰亦是神色不变,淡淡道:“多谢世子告知。”
“此事关系重大,本官自会谨慎查证。”
“若无其他事,世子请回吧,本官还有公务处理。”
李瞻见萧止焰反应冷淡,似乎有些失望。
但也不便久留,起身告辞。
临走前,他又深深看了上官拨弦一眼。
语气温和。
“阿弦姑娘,京城风波恶,还请务必保重。”
“若有需要,国公府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送走李瞻,萧止焰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黄鼠狼给鸡拜年。”
“他此举,无非是想将我们的注意力完全引向德妃。”
“要么替他当枪使,要么混淆视听。”
上官拨弦点头同意。
“但他透露的信息,未必全假。”
“德妃采购硫磺硝石,可能是确有其事。”
“这反而印证了‘寒露’预案可能针对皇宫的推断。”
“只是,李瞻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绝对不光彩。”
她顿了顿。
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
“不过,他倒是提醒了我一件事。”
“德妃若真要在宫中行事,必然需要内应。”
“宫中采办是一个环节,但更重要的是……能够接近核心区域、且不引人怀疑的人。”
“你是说……宦官?或者……宫女?甚至……侍卫?”
萧止焰若有所思。
“都有可能。”上官拨弦道。
“尤其是那些有职权、能自由走动,又不易被怀疑的。”
“或许,我们可以双管齐下。”
“明面上,你依循李瞻给的‘线索’,‘正常’调查德妃相关的采买记录,麻痹对方。”
“暗地里,我们全力破解‘寒仪’密码,并设法在宫中寻找可能的内应线索。”
这个策略更为稳妥主动。
接下来几天,表面风平浪静。
萧止焰果然“奉命”开始调查宫中硫磺硝石采买之事。
动作不大不小,符合程序。
给人一种按部就班、被李瞻牵着鼻子走的假象。
而德妃那边似乎也有所察觉。
但并未有明显动作。
双方仿佛在暗中角力。
而上官拨弦则几乎将自己关在了县衙的书房内。
夜以继日地研究那套“寒仪”密码。
她凭借着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和惊人的推理能力。
结合师姐笔记中的星象知识。
从司天台旧档中巧妙借阅来的部分典籍。
以及之前截获的“玄蛇”通信中反复出现的一些突厥文词汇。
开始尝试进行频率匹配和密码破译。
这是一个极其枯燥且耗费心神的过程。
她需要将星象符号、可能的密语内容、以及“寒仪”能产生的物理波动特性三者结合起来。
进行无数次假设、推演和排除。
萧止焰处理完公务,总会过来看看。
他有时会带来一些宵夜。
有时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不打扰她。
看着她凝神思索时微蹙的眉头和专注的侧脸。
烛光映照下,她的肌肤仿佛透明。
带着一种惊心动魄的智慧之美。
他会忍不住想起她在地下水坊冷静拆解装置的样子。
在冰窖下敏锐发现机关的样子。
以及此刻与古老密码搏斗的样子。
这个女子,与他见过的所有闺秀都不同。
她像一本永远翻不完的奇书。
深邃、神秘,又充满力量。
“喝点参茶,提神。”
这晚,萧止焰又将一杯温热的茶盏轻轻放在她手边。
声音是自己都未察觉的柔和。
上官拨弦从繁复的符号中抬起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