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璎珞坠亡牵古镜,拨弦识计破迷局 (第1/2页)
这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一阵压抑的、却极具穿透力的哭泣声和骚动,从侯府西北角的“锦瑟院”传来。
锦瑟院住的是永宁侯一位不得宠的姬妾,柳氏。
柳氏年近三十,姿色寻常,性子怯懦,平日几乎毫无存在感,唯一值得称道的,便是她嫁入侯府时带来的嫁妆中,有一面据说是前朝宫廷流出的古铜镜,名曰“浮生镜”,被视为祥瑞,连侯夫人和邱侧妃都偶尔会借去把玩。
而上官拨弦被外院的管事嬷嬷临时叫去锦瑟院帮忙时,听到的流言却令人毛骨悚然。
柳氏身边最得宠、也是最年轻俏丽的丫鬟,名唤璎珞的,几日前偶然照了那面“浮生镜”,竟在镜中看到了自己满头珠翠、却七窍流血的恐怖影像!
小丫鬟当时就吓傻了,回去后便精神恍惚,胡言乱语,几日后,竟真的如镜中所预示的那般,在夜间失足从锦瑟院的阁楼上跌落,头颅撞在假山上,当场香消玉殒,死状凄惨,竟真的与镜中影像有几分吻合!
府中顿时流言四起,皆传那“浮生镜”乃不祥之物,能照见人未来的死状,璎珞便是被镜妖勾了魂去。
上官拨弦被派去的差事,便是协助处理璎珞的后事,顺便“安抚”受惊过度的柳氏。
她踏入锦瑟院时,院内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下人们面色惶惶,行走间都低着头,不敢多言。
正房内隐隐传来柳氏低低的、神经质的啜泣声。
上官拨弦低眉顺眼地跟着管事嬷嬷进了厢房,看到了璎珞的尸身。
小丫鬟已经换上了干净的衣服,但额角那个巨大的、凹陷下去的伤口依然触目惊心,脸上残留着惊骇扭曲的表情,仿佛死前看到了极其可怕的景象。
管事嬷嬷嫌恶地瞥了一眼,便催促着赶紧入殓抬走。
上官拨弦趁着他人在忙碌,假意上前整理遗容,指尖飞快地检查了璎珞的头部伤口和颈骨。
伤口确实符合高处坠落撞击所致,并非伪造。
但……她的指甲缝隙里,似乎也沾染了一些极细微的、彩色的……粉末?
她不动声色地用银针刮取少许。
此外,璎珞的右手紧紧攥着,似乎握着什么东西。
上官拨弦借着衣袖遮掩,轻轻掰开她冰冷僵硬的手指——
掌心赫然是一小片碎裂的、边缘锐利的……铜镜碎片?
上面似乎还残留着半個极其古怪的刻痕。
上官拨弦心中巨震,迅速将碎片纳入袖中。
处理完璎珞的尸身,她又被引去见了柳氏。
柳氏哭得双眼红肿,神情涣散,紧紧抓着一个老嬷嬷的手,嘴里反复念叨着:“镜妖……是镜妖索命……璎珞看到了……下一个就是我……就是我啊……”
上官拨弦垂首站在一旁,默默观察着柳氏和她房中的摆设。
那面传说中的“浮生镜”并未放在明处,想必已被收了起来,或者被侯夫人等主子派人取走了。
“姨娘莫要自己吓自己,”老嬷嬷低声安慰着,“那镜子定是有什么蹊跷,已报给夫人了,夫人会做主的……”
正说着,门外丫鬟通报:“姨娘,萧大人来了,想问问璎珞姑娘的事。”
柳氏如同受惊的兔子,猛地一颤,哭得更凶:“不见!我谁也不见!让他走!”
老嬷嬷无奈,只好自己出去应对。
上官拨弦心中一动。
萧止焰来了?
他对此事倒是关切得很。
她借着给柳氏倒水的机会,留在室内,耳朵却留意着外间的对话。
萧止焰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清朗温和,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嬷嬷不必担心,晚辈只是例行公事,听闻府中又生变故,特来查看。既然姨娘受惊不便,那晚辈便向嬷嬷询问几句可好?”
老嬷嬷连声应允。
萧止焰问了些关于璎珞近日行为、何时照镜、照镜后反应等细节问题。
老嬷嬷一一答了,与传言大致相符。
“那面‘浮生镜’,不知此刻在何处?可否容晚辈一观?”萧止焰提出了关键要求。
老嬷嬷迟疑了一下,低声道:“回大人,那镜子……那镜子昨日就被邱侧妃娘娘派人来取走了……说是要请高人看看,祛祛邪气……”
邱侧妃?
上官拨弦倒水的动作微微一顿。
又是她?
这位深居简出、却似乎无处不在的侧妃娘娘,的手伸得可真长。
萧止焰似乎也沉默了片刻,才道:“原来如此。那便罢了。嬷嬷好生照顾姨娘,若有需要,可随时来万年县衙寻我。”
送走萧止焰,上官拨弦也寻了个借口离开锦瑟院。
返回灵堂的路上,她的袖中藏着那枚铜镜碎片和璎珞指甲里的彩色粉末,心中疑窦丛生。
璎珞的死,真的是意外?还是被精心策划的谋杀?
那面“浮生镜”是关键。
它能照出死状?
这太过荒诞,绝非真相。
更大的可能是,有人利用那面镜子,对璎珞进行了心理暗示或恐吓,导致其精神恍惚,最终“意外”丧命。
或者,那镜子本身就有问题?
而璎珞死前紧紧攥着的铜镜碎片,以及指甲里的彩色粉末,又藏着什么线索?
邱侧妃急匆匆地取走镜子,是为了“祛邪”,还是为了……毁灭证据?
回到灵堂偏室,上官拨弦立刻开始检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