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侯府夜宴藏玄机,西域幻术起惊变 (第1/2页)
这封信的落款时间,大约是师姐嫁入侯府半年后。
信中的语气充满了焦虑和恐惧,收信人似乎是一个代号为“青鸾”的人。
信中提到:“‘秋水’之意不在侯门,而在深宫……彼所求者,非财非权,乃‘惊蛰’之日后,‘龙脉’倾覆之机……吾偶听得片语,心惊肉跳,恐已惹杀身之祸……‘青鸾’,若吾遭不测,望将此物交予可信之人,揭此惊天阴谋……”
深宫?!
“秋水”的最终目标竟然是深宫?!
指向哪位后妃?
还是……陛下?!
“惊蛰”?
“龙脉”?
这阴谋竟然大到要倾覆龙脉?!
上官拨弦看得心惊肉跳!
师姐当年竟然查到了如此可怕的秘密!
难怪会招来杀身之祸!
后面的几封信,语气愈发急促和绝望,似乎“青鸾”并未及时回应,或者遇到了什么困难。
师姐在信中提到丁几个关键人名和地点代号,但都用密码代替,一时难以完全破译。
唯一能看出的,是师姐在最后一封信中写道:“止焰似有所察,屡问‘玄蛇’之事,其立场难明,吾不敢轻信……唯有‘影’或可一托……”
止焰!
又是萧止焰!
师姐在最后关头,依旧对他保持警惕!
而上官拨弦几乎可以肯定,那个“影”,就是昨晚湖中舟上的斗篷人!
这些信,彻底证实了师姐对萧止焰的怀疑绝非空穴来风!
上官拨弦的心沉到了谷底,一种冰冷的绝望和被背叛的痛楚蔓延开来。
她想起与萧止焰的点点滴滴,那些“巧合”的相遇,那些“及时”的帮助,那些看似深情的眼神和话语……
难道真的都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他到底是谁?
“玄蛇”的人?
突厥的细作?
还是……有着更复杂身份的双面间谍?
她必须弄清楚!
就在她心乱如麻之际,窗外突然传来三声急促的布谷鸟叫——这是萧止焰发出的紧急求救信号!
他遇到危险了?!
上官拨弦心中一紧,几乎要立刻冲出去!
但师姐的警告和密信的内容如同冰水,瞬间浇熄了她的冲动。
这会不会是另一个陷阱?
利用她的关心,引她出去?
信号声愈发急促,甚至还夹杂了一声闷哼,仿佛有人受伤!
上官拨弦紧紧攥着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内心挣扎到了极点。
去,还是不去?
理智告诉她,这极有可能是陷阱。
情感却无法让她眼睁睁看着可能发生的危险而坐视不理。
最终,她一咬牙,还是决定去看看!
但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她迅速将铁盒和密信藏好,在身上藏了多种防身药物和暗器,然后才悄声循着信号的方向潜去。
信号来自侯府西北角,靠近陵园的一片竹林。
上官拨弦伏在竹林边缘,小心观察。
只见竹林深处,萧止焰正与两个黑衣蒙面人激烈交手!
他显然落于下风,手臂已然负伤,鲜血染红了衣袖,动作也迟滞了不少,险象环生!
那两名黑衣人武功路数诡异狠辣,招招致命,确实是专业杀手的样子。
看起来不像是演戏……
难道是真的遭遇了袭击?
上官拨弦不再犹豫,指尖扣住淬了麻药的银针,正要出手——
突然,其中一名黑衣人卖了个破绽,萧止焰一剑刺去,却刺了个空!
另一名黑衣人趁机一掌狠狠拍向萧止焰的后心!
这一掌若是拍实,萧止焰不死也重伤!
千钧一发之际,上官拨弦手中的银针疾射而出,直取那黑衣人的眼睛!
黑衣人反应极快,猛地偏头躲过银针,掌势一偏,拍在了萧止焰的肩头。
萧止焰闷哼一声,向前踉跄几步。
两名黑衣人见有援手,互相对视一眼,毫不恋战,立刻抽身后退,身形几个起落,便消失在密林之中。
上官拨弦没有追击,她快步冲到萧止焰身边:“你怎么样?”
萧止焰脸色苍白,靠在一根竹子上喘息,肩头衣衫破碎,露出一个乌黑的掌印。
“没事……皮外伤……”
他咬着牙,看向上官拨弦,眼中充满了后怕和感激。
“拨弦……多谢你又救了我一命……”
“那些人是谁?”
上官拨弦一边警惕地注意四周,一边检查他的伤势。
掌力蕴含阴寒内劲,已伤及经脉,确实不轻。
“不知道……”
萧止焰摇头,眼神晦暗,“我收到风隼密报,说陵园附近有可疑人物活动,便前来查看,不料中了埋伏……他们武功极高,像是专业的死士……”
他的解释合情合理。
上官拨弦看着他苍白的脸和不断渗血的伤口,心中的疑虑再次动摇。
这伤……不像是假的。
难道师姐的怀疑真的是误会?
或者,袭击者是与萧止焰敌对的另一方势力?
她沉默地帮他处理伤口,敷上金疮药。
“拨弦……”
萧止焰忽然握住她的手,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脆弱。
“刚才那一刻,我以为我死定了……幸好你来了……”
他的手掌冰冷,带着血迹,微微颤抖。
上官拨弦的心猛地一软,几乎要脱口而出询问密信的事。
但最终,她还是强行压下了冲动,抽回了手,低声道:“此地不宜久留,我先扶你回去。”
她搀扶着萧止焰,慢慢走出竹林。
月光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依偎在一起,看似亲密无间,却各怀心事,中间仿佛隔着一层无法逾越的冰墙。
将萧止焰送回他在府外的秘密据点,叮嘱他好好养伤后,上官拨弦独自返回侯府。
她的心情更加沉重和混乱。
萧止焰的遇袭,看似洗清了他的一些嫌疑,但师姐的密信和警告依旧像一根刺,扎在她心里。
她感觉自己仿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迷局,真假难辨,敌友难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